小学青年教师五年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修养、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后续发展。随着我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地扩大,为提高我校的综合竞争力,建设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理念新的青年教师队伍势在必行,特制定青年教师五年培训规划。
二、培养目标
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用“点法子,铺路子,压担子”的培训思路,提出“1235提升”的培训目标,即“一年适应环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校内骨干,五年成为镇级骨干”。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独立承担公开课,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在全镇同类学科教师中处于领先地位,力争成为市骨干教师。
3、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独立承担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成为学校教科研骨干。
4、具备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能够独挡一面,胜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的班集体班风优良。
三、培养对象
本校的青年教师。
四、主要培养措施
(一) 点法子
学校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指导教师,结对指导期限一般为三年,指导老师在青年教师成长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给他们出点子,指路子,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求:
1、师徒结对后,指导教师每学期期初与指导对象共同制订好指导计划,期末应写好指导小结和学习小结,并按时交教科室存档。
2、指导教师需耐心指导,尽心尽职。平时应多关心青年教师的日常工作,包括备课、批改、业务知识学习、班主任工作等各个方面。对青年教师的备课、讲课要把好关。每月至少听取结对青年教师研究课一节,并及时进行评课、指导。
3、青年教师要好学多问,勤思多写。每月至少听取指导教师示范课一节,并写好听课反思。向指导教师开设的汇报课,要结合指导老师的评课及自已的反思,及时写好教学案例。
4、青年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管理,跟随指导班主任学习并实践各项班主任教育及管理工作,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
5、结对指导的实绩将纳入结对双方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
(二)铺路子
尽可能给青年教师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鼓励青年教师登台亮相,崭露头角,尽显才华,大胆使用德才兼备,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担当教育教学重任,为他们的成长铺平道路。
1、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优先考虑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些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讲课实况录像,请相关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分析,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2、积极开展各种业务素质练兵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教学信息,推荐优秀文章在各类刊物上发表。
3、教师的业务进修、培训,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适当向优秀的青年教师倾斜,对有发展潜质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压担子,优先给予外出学习机会等手段促进其尽早成熟成为骨干教师。
4、每学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通过座谈会,听取青年教师有关学习、工作、生活方面意见,总结交流教学实践中的得失、体会、业绩。
(三)压担子
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加大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密度。对青年教师提出特殊的教育教学要求,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学工作。
【理论学习要求】
1、三年内青年教师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每周日下午阅览室集中学习一小时,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博览各类教育教学名著和杂志,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大量搜集多方教育教学信息,做好教学摘记。
2、每年自购并阅读一本教学专著,并写好读书笔记,阅后可凭发票与读书笔记到学校报销,但图书要入库,并于每年12月31日前到教科室登记备案。
【业务提高要求】
1、每月一次教学汇报课:学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听课剖析。
2、每学期一次教学技能的比武,形式有优质课评比、优秀教案评比、即兴演讲、借班上课等。
3、每学期一次备课笔记和教学反思展,试用期内的教师一律使用文本备课。
4、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拟出一份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试卷,提高自己的命题与评估能力。
【教育科研要求】
1、每年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五年内至少承担一镇级课题研究,熟悉教育科研基本流程与方法。
2、开设的汇报课,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并撰写教学反思。
3、寒暑假分别撰写一篇有观点的论文交教科室存档,争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级评比中获奖。
4、每月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教学案例,至少每年向各级报刊杂志投一次稿,投稿文章须在教科室登记备案。每年至少在椒江区《自主教育》及以上的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一篇教学论文或案例。
五、考核
每位青年教师每年上交给教科室个人成长记录表,由教导处、教科室联合考核,其中师德表现主要通过领导审查、教师互评,学生测评来统计其师德状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