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管理・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4月第22卷第12期 临床药学指导在细菌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沙志勇 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平山分院药剂科,广东惠东5163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学指导在细菌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 治的8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处理,观察 组给予临床药学指导干预,全面监控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抗菌药耐药率。结 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的耐药率显著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学指导在细菌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 疗效果,降低耐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1抗生素;耐药性;药学质量监控;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5)04(c)一0152—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guidance of clinical pharmacy in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pneumonia SHA Zhi— 0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Pingshan Branch of People S Hospital of Huidong County in Guangdong Province,Huidong 516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uidance of clinical pharmacy in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pneumonia.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pneumonia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guidance of clinical pharmacy,usage of antibiotics during treatment was fully controlled.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antibiotics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2.5%.which was higher than 57.5%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ifcant difference(P<0.05).The resista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if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uidance of clinical pharmacy in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pneumonia is signiifcant,which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reduce the resistance rate,it is woa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Antibacterial agents;Drug resistance;Pharmaceutical quality control;Effect 临床药学是医疗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当前医学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研究的新型领域,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构成部 1.分I1_。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临床药学研究的重 选取2012年4月 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 要性日益凸显[21。各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相继响应卫生 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 部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展开以合理用药 全患者、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严重精神疾病 为中心的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工作,旨在提升医院的合 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 理用药率。优化其服务质量,但临床药学在我国不同 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 医院开展的效果不尽相同。甚至少部分医院仅流于形 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58~79岁,平均(66.9+5.3) 式,未取得相应效果_3J。抗菌治疗作为医院药物治疗的 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20例,大专及 年龄57~80 核心部分.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关系到医院抗感染的治 以上9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疗效果.正确监控抗生素治疗,对提高感染患者的治 岁,平均(67.1+5.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l0例, 疗效果、强化医院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 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 本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 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效果的影响。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1.22 No.12 April 2015 具有可比性。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4月第22卷第12期 3讨论 ・医疗管理・ 1.2方法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务工 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处理,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 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临床药学指导,进行药物质量监 作者的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合理 控与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配备资深临床药师,定期 用药是重要内容。促进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保证医 查房,加强临床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针对 疗质量、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和保障医疗安全的 不同患者的特征给予合理、科学的药物干预建议,并 重要工作,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 参与疑难病例会诊。②严格参照药效学知识与药代动 率、保护公众健康利益的有力措施,也是防止医疗资 力学,告知患者服药剂量与方法,合理安排药物治疗 源浪费、减轻国家和民众经济负担的民生之计,而抗 疗程,并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药物过敏史等确定用 生素作为临床使用量较大的药物类型,滥用现象十 药种类,确保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③做好 对抗生素使用过程的监控,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 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同时为每位患者构建用 药档案.记录其抗生素使用情况.保存治疗资料,治疗 全过程均给予药物检测.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 其耐药性。④严格贯彻循证药学理论,根据患者的个 人资料,确定抗生素使用方法;定期开设药师培训,提 高医院药剂师的临床用药水平。另外,定期对患者痰 液样本进行抽检,观察致病菌的生存与进展状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耐药率。 1.4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常规实验室检测各项 指标均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趋 向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实验室指标有所改 善;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变 化。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 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检 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两组耐药率的比较 观察组中2例(5.0%)耐药,对照组中1 1例(27.5%) 耐药,观察组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X2=7.4397,P<O.05)。 分普遍。 统计资料显示,仅就感冒的治疗而言,大部分地 区医院医嘱中抗生素药物的出现率超过70.0%[51。有 研究显示,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既能够导致细菌耐药 性的发生,也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者可 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问,因此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应根 据各种抗生素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 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以及 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 情况制订抗生素治疗方案.并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质 量监控,定期开展临床疾病会诊;将其与药学工作紧 密结合,总结疾病治疗的药物应用特征,剖析不同药 物的安全性与治疗有效性。及时掌握潜在用药威胁: 使用循证分析理论,评估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提高 临床用药的安全性[7-9]。 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属于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工 作类型,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 。在我国当前 医疗发展的进程中,临床药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受 到很多因素制约,这导致大部分医院临床药学建设水 平偏低。研究显示,当前临床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 象时有发生,这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既影 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又加重其经济负担l1] 51,因此开展 抗生素临床质量监控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 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7.5%,且其耐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与相关报道结 果类似。 综上所述,为确保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抗生素滥 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需 积极开展临床药学质量监控,督促临床药师与医师构 建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在循证药学的指导下,科学、合 理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提升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廖础欣,卢荣枝.药学干预前后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 分析『J1.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1I):1052— 1054. 【2】黄艳飞.临床药师参与55例抗菌药物应用会诊情况分析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1.22 No.12 April 2015 ・医疗管理・ [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6):359—360. l76-18O.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4月第22卷第12期 【3】周军.抗菌药物应用病历质量缺陷分析及对策『J1.中国 卫生质量管理,2012,19(3):47—49. [4】秦立,赵培西,吴荣荣,等.临床药师参与会诊90例感染 【9林毅婕,9]卢琼贤,郑普生.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化管  ̄-[J1.现代医院,2014,14(9):75—76. [10]吴惠妃,邓北林,梅全喜,等.新形势下医院药学部门管 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药业,2012,21(16):69—71. [1 1】崔爱瑛.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J].中国医药科学,2013,15(16):59—60. 病例的分析[J】_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8): 756—759. [5]赵重博,吴纯洁.中药饮片品质评价与炮制过程质量监 控新技术[J].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14,14(3): 529—531. 【l21熊芬,苏芬丽,吉家兴,等.关于临床药学工作模式的思 考lJ1.现代医院,2013,13(9):107—108. [13】邵鹏群.临床药学质量监控对抗菌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22):183—184. [6]苏强,龙恩武,唐志立,等.DUE模式在抗菌药物专项整 治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证研究『J1.中国药师,2014,13(4): 630—632. [14]刘翠兰,刘成军.儿童细菌胜重症肺炎病原菌的临床分 析 儿科药学杂志,2010,16(2):44—46. [15】李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J]_当代医学,2012, 18(9):137—138. 【7】宋金波,向明,李方明,等.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模式评价[J】 .世界临床药物,201 1。32(4):234—238. 【8】王弈冬,岳晓萌,史宁,等.药物相关问题的国际监测干 预与经济性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3): (收稿日期:2015—01—13本文编辑:祁海文) (上接第148页) 【14】向邱,徐素琴,张子云,等.品管圈活动在呼吸重症监护 病房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2):104— 105. 高床头依从性中的应用fJ1_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 18(31):3814-3815. 【l8]周凯云,陈湘玉.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 的效果评价【J1.中华全科医学,2011,8(8):1057—1058. 【15】陈懿帆,高志英.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安 全留置时间的效果观察fJ】.中外医学研究,2013,l1(6): 90-91. 【19】纪艳菊,郑雷雷.品管圈对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 研究叽当代医学,2015,21(1):17—18. [20】伍慧.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运用【J】.当代 医学,2014,20(5):l7一l8. 【16】黄群,周凯云.品管圈在提高烧伤病人床单元舒适度中 的应用IJI.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692—1693. [17]刘光娣,陈军军,田永明.品管圈管理在提高ICU护士抬 (收稿日期:2015—01—26本文编辑:祁海文) (上接第151页) [12】王芝,许燕,施银,等.反思性学习在急诊护士业务学习 [17]初贵富.基于本体技术的PBL教学法在急诊临床实习 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8):2199— 2202. 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119一 l120. 【13]潘多,祝莹,陈水红,等.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流量变化 规律分析lJ1.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599—601. [14】刘继海,于学忠,朱华栋,等.强化初始培训在医学生向 f18]俞巧娣,黄亚娟,张朝梅,等.实景案例培训在急诊护士 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1.江苏医药,2013,39(17):2107— 2108. 急诊住院医生转换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 31(5):594—596. [19]郑宏宇,李涛,李毅云,等.以PBL为基础的模拟化教 学模式在急诊医学教学中运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 学教育,2010,(6):78—79. 【15]孟晓彦,李玉函,张建成,等.急诊科医护人员针刺伤原 因调查【J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0):1978—1980. 【16】曹敏,蒋莲萍,徐小燕,等.品管圈在推进急诊科护理人 员手卫生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 (18):4104—4105. [20]崔秋霞,吉云兰,张学梅,等.ECS模拟人在急诊科护士心 肺复苏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1.实用医学杂志,2010, 26(19):3633—3635. (收稿日期:2015—02—05本文编辑:祁海文)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1.22 No.12 April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