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
71例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史春利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301800)
摘要总结分析
71例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常见低血压原因,提出防范措施。通过对患者病情重点评估,合理应用血管活性
药物,适时补液,及时提醒术者调整导管位置,严密观察有创压变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心理护理,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 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低血压;护理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3969/j.issn. 1006-9143.2017.01.016 文章编号 1006-9143(2017)01-0033-02
vention , PCI)作为治疗 急性心 肌梗死 ( Acute Myocardial Infarc-
tion,AMI)的有效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能迅速而持
久地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 积,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多重因素相互作 用,术中常出现血压下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会使患 者失去抢救时机导致严重后果。作为常规监测内容,有创血压 监测在术中能及时地发现血压的瞬间变化,提供动态信息,为 抢救治疗争取宝贵时间,对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安全具有 重大意义。本文总结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71例 急诊PCI术中低血压情况,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人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
12例;行支架植入术68例(植入支架1〜3枚),经皮冠状动脉
成形术(PTCA)3例;临时起搏8例,主动脉球嚢反搏泵(IABP) 支持11例。术中持续监测有创血压变化,71例低血压患者收 缩压降至90 mmHg (1 mmHg = 0.133 kPa)以下,最低达 62 mmHg,平均动脉压降低20%〜30%。立即通知医生,判断低
血压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手术均成功安返病房。
2
低血压原因
2.1病变因素研究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下壁心肌梗死、 下壁伴右室梗死术中易出现低血压[1];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单 纯前壁冠脉近心端病变易出现低血压及心源性休克气本组患 者下壁心肌梗死38例,占53.5%;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9例, 占26.7 %;下壁合并右室梗死9例,占12.7%;前壁心肌梗死5 例(均为冠脉近端病变),占7.0%。单支病变32例,合并双支、 三支病变39例,心源性休克11例。
2.2药物因素本组术中18例由于冠脉内应用硝酸甘油后
1
临床资料
本组A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发生低血压71例。男51 例,女20例,年龄35〜81岁,均符合AMI诊断。其中广泛前壁 心肌梗死19例,前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心肌梗死38例,下 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9例。经股动脉入路59例,桡动脉入路
作者简介:史春利(1966-),女,副主任护师,护士长,本科
(剂量0.2〜0.8 mg)出现血压降低,其中5例在多次给药后,7 例患者合并多支病变。在术中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可直接扩 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供血、减轻冠脉痉挛,更准确的判断病变
而导致暴露性角膜炎。眼病患者患眼已受到疾病的损害,手术 中对非手术眼的保护更显重要,眼保护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本观察中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可见在 层流洁净手术室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生理盐水滴眼+盐水棉 片覆盖敷贴包眼法亦可预防眼科全麻手术患者非术眼暴露性 角膜炎的发生。两组患者非术眼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率比较,观 察组四个观察指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因此,相比于红霉素眼膏,生理盐水滴眼+盐水棉片覆盖敷 贴包眼法,在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同时,可有效的减轻患者非 术眼术后的不适症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涂抹红霉素眼膏对非术眼进行保护,会引起术后视物模 糊、眼部黏滞感和异物感等不适症状,致使患者揉眼,增加非 术眼损伤和感染的风险,且在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间的空气 净化等级和洁净程度很髙,使用抗生素眼膏进行眼保护的意义 不大,还可能引起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过敏的风险叱采用生理 盐水滴眼+盐水棉片覆盖敷贴包眼的方法对非术眼进行保护, 生理盐水滴眼能缓解角膜干燥,有效维持角膜表面的湿润状 态;脑棉片表面光滑柔软、保湿性好,用生理盐水浸湿后覆盖眼
部,再用透明敷贴粘贴,使眼睑闭合,确保眼部外周环境的湿 润,减少了角膜表面的摩擦损伤,保护了角膜上皮的完整。
在现代层流洁净手术室,眼科全麻手术中非术眼保护重 点在于维持其角膜光滑湿润的生理状态以及上下眼睑的持续 闭合状态,采用生理盐水滴眼+盐水棉片覆盖敷贴包眼的非术 眼保护方案可重建和维持角膜的双重保护屏障,有效地减少 暴露性角膜炎和眼部不适症状的发生,提髙患者舒适度,免去 药物对眼部的干扰,取材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宁,谢少清.全麻患者手术中暴露性角膜炎的预防tn.护理实践与研究,
[2]林菊珍,冯祖莲,陈显琴.两种不同眼角膜保护方法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
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2):1810-1812.〔3〕张秀华,林建玲,莫家全.医用水凝胶眼疗贴在脊柱外科全麻手术中预防眼
部并发症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5,14(9):886-887.〔4〕张志慧,曾秀仪,李铭.新型全麻手术患者眼部保护方案及效果[J].中华现代
护理杂志,2011,17(32):3860-3862.
(2016-03-09 收稿,2016-08-03 修回)
2012,9(23): 132-133.
• 34 •《天津护理〉
)2017年2月第25卷1期
范围。但如果硝酸甘油剂量掌握不好可导致血压下降,亦或血 压不升,导致严重后果。
2.3操作因素导管头端的位置可直接影响有创压变化。导管
3.4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必须先纠正心律失常。本组7 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立即给予200W电除颤后恢复自主心律, 3例血压回升;其余4例给予胺碘酮及多巴胺持续静滴,心律 失常纠正,血压得到控制。29例下壁AMI中5例出现一过性 血压降低,未经处理很快恢复正常;18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立即给予阿托品0.5〜1 mg静脉推注,同时嘱患者用力咳嗽,随 动过缓、传导阻滞,给予临时起搏基础上联合多巴胺静脉滴注, 与冠脉血管不同轴导致头端顶壁、导管打折、导管进入冠脉过 深等都可以使有创压下降;尤其在冠脉口有病变的情况下非 常容易诱发冠脉痉挛,出现有创压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如果 本组有5例由于冠脉口有病变导致低血压,其中2例是左主 6例患者出现严重窦性心 不及时调整会诱发心率下降,致脑供血不足出现阿斯综合征。 着心率提高血压随之上升至正常;
干病变;2例导管过深导致;4例导管头顶壁造成。
2.4再
灌注因素急诊PCI术中在导丝通过或球嚢扩张后会
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因心电活动不稳定会导致一过性血压 下降,但处理不及时或合并多支病变等因素会导致血压持续 不升。本组7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出现室速、室颤导致血压下 降。有29例下壁心肌梗死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导致 血压下降。其中5例为一过性;18例给予药物支持;6例右冠 优势型近端病变,血压持续不升。
2.5迷走反射诱发低血压老年人由于机体代偿能力差,同时
多伴有多支病变易出现低血压。加之精神紧张、局部疼痛、导 管刺激等可诱发低血压[4]。本组老年患者居多,其中有3例患 者精神髙度紧张,出现迷走反射诱发低血压。
2.6无复流现象术中低血压可使冠脉内形成急性血栓,导致 支架后无复流;而无复流后心肌迅速缺血、缺氧,心肌收缩无 力导致血压下降;两者互为因果。本组6例患者在植入支架后 出现冠脉无复流导致血压下降。4例患者出现胸痛、胸闷,血 压曲线下降,造影显示血管中远端无复流。
2.7灌
注不足本组12例
AMI患者由于发病后恶心呕吐、大
汗等原因,导致全身灌注不足,也是造成低血压的不利因素。3护理对策
3.1 AMI患者病情复杂,要求护士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重点评 估。了解患者病情、年龄、基础血压、入院血压数值等。对入院存 在低血压状态者,接到通知后,常规备好NSIOO mL入多巴胺
100 mg或
NS18 mL入多巴胺20 mg(每mL含多巴胺1 mg);
心源性休克患者做好IABP的准备。本组12例患者术前存在
低灌注,术中提醒术者给予患者补充液体维持正常的动脉压, 保证了心、肾、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9例下壁伴右室心肌 梗死的患者经过术中静脉内快速补液,同时鞘管内推注生理盐 水100〜200 mL,有创压提升20 mmHg以上,保证了手术的顺 利进行。本组11例多支病变患者术中持续血压不升给予IABP 支持,即维持了有效动脉压,又对减少无复流有积极作用。3.2在反复多次应用硝酸甘油后密切观察血压曲线变化,确保 收缩压维持在90 mmHg以上。对于血压持续不升,告知术者 暂停手术,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待血压回升后继续进行手 术。本组由于单纯应用硝酸甘油造成的低血压,停用后血压回 升;12例给予静脉推注多巴胺3〜5 jjug,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3.3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和导管耗材,在导管送入冠脉口、球囊 扩张、推注对比剂等关键操作时要密切关注有创压变化,异常血 压数值立即向术者报告。本组11例患者由于操作造成的压力降 低,通过术者及时调整导管位置使低血压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使有创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因此再灌注后时段是关注有创压力 的重点时段,此时快速有效的护理干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曰。 3.5护士应全程陪伴患者,给予心理安慰,使其配合手术;术中 注意患者主诉,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遵 医嘱给予地西泮或吗啡静脉推注。本组3例由于迷走反射导 致的低血压给予上述措施后低血压纠正。
3.6密切关注有创压变化、压力曲线波幅,排除伪差血压。保证 传感器的准确位置;各连接系统紧密;压力延长管内无气体、 血液、造影剂等。对于导管操作、药物影响、再灌注因素导致的 一过性低血压,通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很快纠正;但对于持 续性低血压必须遵医嘱予药物支持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尤其 是多支病变、多因素叠加的患者。术中给药需个体化,密切观 察药物反应。老年患者较年轻患者对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慢,因 此在应用多巴胺等药物后要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滴速。通 过观察,部分患者在静脉推注多巴胺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可根据患者不同体重静脉点滴多巴胺,既能达到提髙血压作 用又能降低其副反应发生。本组12例患者给予多巴胺静脉滴 注3〜5 (Jig/kg.min小剂量维持,血压逐渐提筒20~40 mmHg, 既提升了血压又不因增加心率而增加心肌耗氧。维持正常的 有创压对减少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减少无复流现象有非常 积极的作用%
4小结
AMI是危急重症,急诊PCI风险髙,手术难度髙;同时患
者存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加大了手术风险,手术成功与否与 术中护理措施的及时有效息息相关。急诊PCI动脉压力监测 至关重要,可为病情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监测能及时发
现血压的瞬间变化,为术者提供血压动态信息,为抢救治疗争 取宝贵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永斌.姚朱华,程立松,等.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
中再灌注性低血压的相关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1;):24-27. 〔2〕李晓彤,马勇波.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人治疗时动脉压力监测与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8):939-941.
〔3〕王青,王瑜,黄雪汝.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人治疗中心律失常的分析及护
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67-1968.
〔4〕赵春燕,黄立红.心导管术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
2015,23(2): 139-140.
〔5〕岳世玉.50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人治疗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
天津护理,2015,23(5):421-422.〔6〕王飞燕.急诊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后无复流患者的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
治,2015,15(6) :504-505.
(2016-03-16 收稿,2016-07-04 收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