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供动力 注入活力 形成恒力

来源:一二三四网


提供动力 注入活力 形成恒力

——扎兰屯市扎实推进党工共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扎兰屯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为落实好“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有关要求,发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工组织的各自优势,扩大党工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覆盖面,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总工会,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党工共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保障,为党工共建发展提供动力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扎兰屯市成立以市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以相关单位责任人为成员的党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总工会设立办公室,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全市党工共建工作的政策宣传、业务指导等工作。建立出台了党工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工共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其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在领导小组的安排主持下,每半年召开一次有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工商局、工商联、经济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全市党工共建工作的发展情况,研究解决党工共建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贯彻方针、积极引导。扎兰屯市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党对非公有制企业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服务、积极引导的工作方针。积极与企业负责人、党员职工交心谈心,向他们宣传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工共建

1

工作的重大意义;悉心为企业业主、党员、工人服务,解决实际困难,使企业打消顾虑,理解、认可并支持党工共建工作的开展;使党工共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党员、工会会员在节能降耗、勇挑重担方面当先锋、作示范,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整体上台阶。

选好配强,合力推动。在选派指导员工作中,扎兰屯市严格程序,通过基层党委推荐、组织审核、征得企业主的同意后,进行选派,确保选派党工指导员的质量。目前,全市已有一支115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工作经验丰富、有着多方面的优势的党工指导员队伍上岗工作。工作中,党建指导员既能担任党建指导员,又能兼任工建指导员,实行相互兼任、“一岗双责”,协调互动,合力推动党工共建工作。

二、开扩思路,为党工共建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设置模式。扎兰屯市针对本地区企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等特点,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科学的基层党组织和工会设置模式,实现党、工组织设置多元化、广覆盖,充分发挥党、工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模范作用,激发组织活力,取得良好成效。把党组织和工会建立在市场、产(行)业和重点工程项目上,逐步构建成“上下贯通、左右横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格局。通过创新设置模式,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的全覆盖,为党工共建发展注入了活力。

创新活动载体。以开展“双创”活动为重点,提升全

2

市党工共建工作水平,力争使党组织达到“五好”目标,工会达到“五有”标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广泛开展“亮身份、争示范”活动,要求企业党员、会员上岗期间一律佩带党徽,并在显要位置悬挂市委统一设计的“牢记宗旨、服务群众”标志牌。同时结合开展“非公先锋”创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摊位、党员先锋车活动。目前,选树市级党员示范岗12个、示范摊位3个、示范经营户5个、党员先锋车5个。

三、健全机制,为党工共建发展形成恒力

扎兰屯市在做好党工共建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其他地区好的做法,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党工共建工作实现持续发展。

一是形成完善的党工共建工作体系。开展党工共建两年多来,通过各部门不断努力,党工共建机制不断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已经形成。建立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领导机制,强化了以经常性联合督查、组织分片指导推进、定期检查通报等制度,使党工共建工作基本实现制度化。

二是完善党工共建教育培训机制。市委组织部和总工会每年以加强党工共建指导员队伍、构建教育培训平台为重点,集中抓好党工共建联席成员单位负责人、“两新”企业主、党工建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从事党工共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业务水平,拓宽他们联系群众、服务企业的渠道。

3

三是建立健全落实激励和保障机制。扎兰屯市建立了《党(工)建指导员管理办法》、《党工共建专项基金使用办法》。采取以财政拨付为主体,党费和工会会费为补充、企业经费大力支持的形式,多渠道筹集经费,为党工共建活动开展提供物质保障,促进了党组织和工会的改善办公环境、开展组织活动、购买学习资料等内容的规范性建设。同时,市委组织部和工会每年从市管党委和工会会费中拿出5万元作为党工共建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工会开展党工共建工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