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选择题

来源:一二三四网
第八章单项选择题

1.我们之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B) A.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大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D.公有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体制

2.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B) A.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

B.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要求 D.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走资本主义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A. 公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私有制经济

5.到1999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已有3160万户。1999年8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个人独资企业法》。近年来,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在税收、土地征用、企业开办进出口业务等方面,逐步取消一切不利于个人资本投资和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这一材料主要表明,我国(B)

A.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B.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鼓励资本主义发展

6.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是(B)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C.我国的基本国情 D.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7.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D)

A.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收入分配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公平和效率并重

8.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破坏,关键要靠(B)

A.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 B.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C.科技创新 D.人的自觉性

9.我国大部分乡镇企业和县级市,区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已经完成。私营个人经济迅速成长。这表明我国在努力(A) A.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使更多的人有就业机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0.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B)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共同富裕

11.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A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C) A、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B、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1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D)的新概念

A、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B、计划与市场在内的统一的经济

C、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D、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D)

A、实现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经济混合

16.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B)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的 C、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D、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决定的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所有制结构应该是(D) A、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B、以私营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混合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应当是 (C)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外资经济 19.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B)

A、公有资产占优势上 B、控制力上 C、集体经济大发展上 D、国有资产占优势上 20.按劳分配的尺度是(C)

A、需要 B、资本 C、劳动 D、工作能力 2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B)

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D、劳动者的个人受辱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 22.按劳分配原则是要在劳动报酬上承认(B)

A、阶级的差别 B、劳动的差别 C、劳动力价值的差别 D、社会地位的差别 23.分配方式是由(A)决定的

A 、生产方式 B、交换方式 C、消费方式 D、可供分配的产品数量 24.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是(D)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C、风险补偿收入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 25.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B)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剥削收入 D、风险收入 26.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把按劳分配和(C) A、按资分配结合起来 B、按风险分配结合起来

C、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D、 福利性分配结合起来 27.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D)

A、一部分人先富 B、大多数人富裕 C、先富带动后富 D、共同富裕 28.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B)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D、发展多种分配方式 29.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D)

A、物质生产增长向精神生产增长转变 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C、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A)

A、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