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11月30日 第3O卷第22期JModMedHealth,November 30,2014,Vo1.30,No.22 ・35l5・ 热射病1例高压氧护理 顾晓静,陈 文,毛进娜(青岛市中心医院高压氧科,山东266042) 【关键词】 中暑; 高压氧; 护理; 病理报告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4.22.0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19(2014)22—3515.02 1%麻黄碱液,以利收缩鼻黏膜血管,改善鼻腔通气,疏通耳咽管, 防止中耳气压伤的发生[51。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障碍。病死率 往往很高,一般为20%~70%,50岁以上患者高达80%t”。高压氧 能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增加血氧含量,减少中枢神经的 2.2.4因患者时有抽搐,为防止坠床,采用担架抬入舱内。检查随 缺氧性损伤,促进患者苏醒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降低病死率和 致残率目。因此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 氧治疗的护理是否到位则是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顺利完成高压 氧治疗和转危为安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科在2013年8月与重症监 身携带的心电监护仪、微量泵运转正常,电量充足;各种引流管路 通畅。处于关闭状态。调整好茂菲滴管液面,避免加压时液面升高 影响观察。 2.3入舱后护理 护科合作成功救治1例老年热射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3.1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平卧位,肩部抬高15。一30。, 套管1:3覆盖双层湿纱布,可湿化吸入的氧气。患者能自行咳嗽时, 协助拍背,及时将痰液擦去,防止再次吸入气管。如果出现呼吸不 畅、痰鸣音明显时需及时吸痰.舱内负压吸引器是利用舱内外负 压差达到吸引目的的,因此应缓慢打开真空压力表,调整压力为 患者,男,61岁,户外工作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昏迷,呼之 不应,体温40℃,后出现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2013年8月 8日急诊入院.入院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92xl09L~.中性粒细 胞百分比74.2%,血小板计数25 ̄10 L一。血气分析:pH=7.46。氧 0.02~0.04MPa即可,吸痰时动作轻、准,导管插入不宜过深,吸引 分压52.3 mm Hg(1 mm Hg--O.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23.1 mm Hg。 初步诊断:中暑(热射病),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时左右旋转边退边吸,每次不宜超过15 s,吸痰结束后立即给予 吸氧。 电解质紊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 危)。给予控制体温。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输血补充血小 板、改善凝血功能,并补液、抗感染及脑保护等对症治疗,病情曾 一2.3.2加压期间预防中耳气压伤。加压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有无 耳阻塞、闷胀等感觉,对患者时常用手拉耳朵现象要重视,应及时 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或捏鼻闭嘴鼓气。特别是新患者和前3次进 舱的患者,在压力升至O.03 0.06MPa时[01,及时打开咽鼓管,以防 度好转,神志较之前清晰,第12天突然出现意识模糊并逐渐丧 失,四肢肌张力高,第14天行气管切开术,第20天呼吸机脱机后 行高压氧治疗以促醒及脑康复,治疗压力0.2MPa,每天1次,10 d 耳气压伤。昏迷患者不能主动做调压动作时,可以协助做张嘴动 作,加压期间注意患者有无躁动、呻吟等;如有吞咽功能者可以用 棉签蘸水滴于患者嘴中吞咽,以缓解耳部不适。必要时可暂停加 压,待其安静后再继续。 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神志清,能进行简单交流,偶有 双上肢及全身性抽动,第2个疗程结束后患者可自行下床活动. 无抽搐,双下肢偶有乏力,于9月28日出院。 2讨 论 2.3.3各种管路的护理。首先要清楚各种导管的用途,保持引流 通畅,固定好位置,防止脱落,观察引流液性质;减压时开放所有 引流管,防止因减压时空气膨胀而造成对软组织的压迫损伤。带 2.1准备阶段 2.1.1 医生会诊后首先与家属沟通,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家 属的恐惧心理,取得配合;同时提醒家属为确保安全,进舱人员要 更换纯棉衣物,防止产生静电火花;严禁将手机、打火机、电子玩 有气囊的气管插管。气囊中可注人生理盐水,以免减压时囊中气 体膨胀造成气囊破裂或压迫气管壁造成损伤。 2.3.4静脉输液护理。在高气压环境下要采用吊桶或软性塑料袋 输液装置;加压时,茂菲滴管液面会上升,输液速度减慢,减压时 具等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舱内[31。 2.1.2将携带进舱的心电监护仪、微量泵,需符合进舱要求;同时 请重症监护科护士在患者来本科之前将仪器电池电量充足:备齐 静脉输液液体。 2.1.3患者有气管切开,抵抗力弱,为防止交叉感染需要单舱治 疗,保持舱内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每立方米菌落数小于500个 。 2.2人舱前护理 则相反,因此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及滴管内液面.保持输液通畅; 微量泵保持运转良好。 2.3.5舱内抽搐护理。频繁抽搐可引起呼吸暂停和缺氧而加重脑 损害,并且减压过程中屏气,是引起肺内压过高的主要原因,可引 起肺气压伤。此患者时有抽搐.因此进舱前已遵医嘱给予冬眠合 剂微量静脉泵人,在舱内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随时调整泵药速度. 2.2.1患者进舱前首先会同技术人员常规检查氧舱设备,保证运 以缓解症状;备好压舌板及舌钳,防止舌咬伤。如减压过程中发生 抽搐应暂停减压。待缓解后再继续。约束四肢防止各种导管脱落。 2.3.6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电监护异常时及时 处理。吸氧期间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有无刺激性咳嗽、 1:3唇或颜面部肌肉颤动及面色苍白等氧中毒征兆.发现异常立即 停止吸氧改吸舱内空气,并报告舱外医生是否减压出舱。加、减压 转正常。 2.2.2备好急救物品,如:舱内吸痰瓶、舌钳、开口器、压舌板、吸 痰管等以及急救药品 2.2.3患者病情危重.因此高压氧治疗时本科护士及重症监护科 医生共同陪护。进舱前教会进舱人员做咽鼓管开启动作,如张嘴、 咀嚼、吞咽、捏鼻闭嘴鼓气动作等。对首次进舱者可向鼻腔内滴人 期间舱内温度发生变化,及时开启空调并增减盖被,避免温差过 作者简介:顾晓静(1976一),女,江苏连云港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高压氧护理方面工作;E—mail:gu ̄777@126.tom。 3516- 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11月30日 第3O卷第22期JModMedHealth,November 30,2014,Vo1.30,No.22 大引起患者不适。 压氧治疗的护理与一般的临床护理有所区别,只有精心做好入舱 前后的护理,才能保障患者有效吸氧,顺利达到治疗目的,并避免 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2.3.7心理护理。患者清醒后由于气管切开暂时不能言语,表现 焦虑、烦躁,护士除了给予关心、安慰患者,并进行有关疾病治疗 的知识宣教,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情绪,积极配合高压氧 治疗。 2.4出舱后护理 [1】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958-961. 2.4.1检查切口敷料及周围皮肤,有无渗血、皮下气肿,有无皮肤 瘙痒、关节疼痛等异常表现,以便及早发现减压病症状及时处理。 2.4.2于重症监护科做好患者交接,写好操舱记录。 f2]刘延梅,贺小丽,曹治叶,等.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及护 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726.2727. 【3]杨益.高压氧治疗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5:22.23. 2.4.3氧舱进行终末消毒.舱内物品及地面用500 mgm的含氯消 毒液擦拭,并用紫外线照射30 min。 综上所述,高热能快速导致大脑和脊髓的细胞死亡,继发脑 水肿和局部出血、颅内压增高以至昏迷。高压氧能改善脑细胞的 缺氧状态,能阻断脑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的恶性循环,促进侧 支循环的形成,从而减轻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但高压氧治疗 是在密闭舱体内进行的,治疗时患者与外界处于隔离状态,并且 f4】王淑兰,李海英.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22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o08,14(24):53. [5】 肖平田.高压氧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5. [6]吴钟琪.高压氧临床医学f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86. (收稿日期:2014.09.12) 因压力变化,会对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 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人工气道护理 陶雪江(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症医学科,重庆400042)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 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人工气道; 护理 doi:10.3969 ̄.issn.1009.5519.2014.22.0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19(2014)22—3516—03 助检查,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以及抑酸、 补液、抗感染、维持患者内环境稳定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治疗,呼 吸肌运动仍进行性减低,气道吸痰刺激无任何呛咳反应,痰液不 能排除,预期患者短期内呼吸肌不能恢复正常运动,故于2013年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常发 生在急性病毒感染之后,是主要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 液中蛋白和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 认为该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 动神经性疾病,首发症状是四肢急性、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腱反 3月13日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持续呼吸肌辅助呼吸,并行纤 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诊疗术及5次血浆置换治疗。患者经积极治 射消失,面瘫和周围性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呛咳、 声音嘶哑、咽反射消失、呼吸肌瘫痪、延髓麻痹等症状。其次是肺 部感染及心力衰竭。因此该病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且 疗和精心护理1个月后好转出院,生命体征平稳,脱离呼吸机,自 主呼吸平稳。咳痰能力好,四肢肌力恢复至Ⅲ一Ⅳ级。 2讨 论 严重,病死率高易延诊的特点。如果抢救不及时、护理不到位.则 病死率极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格林.巴 利综合征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工气道的护理将是救治成功的 人工气道是连接患者和呼吸机的唯一手段.人工气道建立的 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呼吸机治疗作用是否充分发挥,但是人工气 道建立后,使部分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如呼吸道对吸人 气体的加温、加湿和部分防御功能。气管切开术后也可产生一系 列并发症.有些甚至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所以人工气道的护理 就成为呼吸机治疗中很重要的环节,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直接影 响着呼吸机通气的疗效。而对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来说人工 气道的管理更显得重要了。本科对该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如下。 关键。本科于2013年3月收治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经过精 心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现将该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体会介绍 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其他劳动者,因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3 d, 呼吸困难1 d于2013年3月10日人院。人院前3 d,患者无明显 诱因出现四肢麻木,未重视;2d前四肢麻木加重,并逐渐出现肢 体乏力,于当地诊所给予消炎药物(具体不详)治疗,疗效不佳; 1 d前肢体麻木乏力逐渐加重。并逐渐出现感觉、运动障碍,遂于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入院脑脊液检查:蛋白1.838 g门L,细胞 数0.02xlO L-。,脑脊液IgG 23.5 mg/aL。肌电图检查结果考虑诊断 2.1层流病房 病房环境要清洁、安静、舒适,温度应保持在18~ 22℃。湿度应保持在5O%一70%。 2.2严格限制病房人员数量病房人员数2~3人,减少人员流动, 进人病房探视人员应按要求穿隔离衣、戴口罩、穿鞋套;医护人员 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认真做好手卫生,进行无菌操作时戴手套, 减少交叉感染。 2.3气管导管的护理 2.3.1取合适体位,床头抬高30。 45。(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明 显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发生;头部稍后仰以减轻导管对咽 格林.巴利综合征。予以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患者病情仍进一 步加重,出现呼吸肌无力,呼吸衰竭,急诊气管插管后转入本科治 疗。查体:四肢不能自主活动,肌力下降,双侧腱反射减弱,浅感觉 减退、深感觉减退。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入院后完善相关辅 作者简介:陶雪江(1981一),女,贵州锦屏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E—mail:taoxuejiang@163.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