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改背景下业余篮球训练[论文]

来源:一二三四网
新课改背景下业余篮球训练的探究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实验的推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多年来从事小学业余女子篮球队的训练,训练中把新课改中的目标、思路、方法运用到其中,收效颇大。本文就对这些创新加以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业余篮球训练;师生关系;探究

一直以来,面对小学生,我们的业余训练都采取简化专业队的训练手段,方法单一,枯燥乏味。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这些原有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改变训练思路,激发学生参加业余训练的兴趣,积极改变业余训练中的师生关系,创新业余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在训练过程中,要进行大胆的创新,充分挖掘小运动员的潜力,才能适应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学校体育竞技水平。 一、激发学生参加业余训练的兴趣

学生是否能积极参加业余训练,最初往往是源于对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注重运动兴趣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运动是每个学生的内在需要,当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能推动一个人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力,形成体育动机。那么,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他们的体育动机,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投入篮球训练之中呢? 1.营造氛围。在学校内通过校本篮球课程的开设及墙报、讲座、图片、电视等形式的宣传工作,展现体育浓厚的内涵及对学生身心

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就能满足学生接受刺激、追求乐趣的需要。

2.创造机会。给学生展示才能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满足学生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促使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向训练队靠拢的重要条件。没有学生谈何训练?为此,我们经常在学校内组织一些竞赛,如班级之间的对抗赛、年级对抗赛、投篮比赛、运球比赛等,给学生以展示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参与运动的热情。

3.及时评价。在队员参加比赛后,对取得良好成绩和表现出优良作风的队员进行表扬和奖励(评价),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满足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最普遍、最强烈的需要——自我价值的需要,激励其他队员为优秀成绩去努力拼搏,同时也提高了队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地位,让有天赋的学生向训练队靠拢,为训练队不断有后备力量进而形成梯队建设打下基础。

4.加强交流。教师要经常与队员交流思想,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与队员建立师生、朋友等多层关系,加强队员的集体凝聚力,力争把训练队创建成一个光荣的集体,让他们为自己能成为集体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二、积极改变业余训练中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互信的,新时期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师生关系应借鉴这一观点,在训练中积极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训

练方法,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还要经常找他们谈谈心,交流情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多方面关心、照顾,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在训练队中,要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教师主讲为主导。教师要致力营造一种广开言路的民主氛围,改变以前盲目灌输的做法,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充分参与训练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训练课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发挥比在传统训练教学更大的作用。总之,教师要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练;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练;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练;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练。 三、创新业余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新课改中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元化,给训练手段与方法也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训练中,教师应进一步打破原有的枯燥乏味的训练方法,借鉴新课改体育教学中的教法与学法,并与传统的训练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1.训练中展示体育魅力。业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在训练工作中,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训练内容尽量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谨防挫伤队员的积极性;合理安排一些竞赛活动,依实际情况在表扬、肯定的同时,运用适当的、适时的批评,展现业余体育训练的挑战性。 2.训练中体会自我价值。业余训练中,针对学生的能力,制定可

达到的训练目标,增加学生在训练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3.训练中创设自主空间。在业余训练中,教师要借鉴新课改教学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训练中的优缺点,自由选择训练内容和训练伙伴;自主制定训练目标,教师仅做正确的引导和协助,给学生创设充分自主的训练空间。

总之,小学阶段应充分重视业余体育训练,对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大胆改革,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的体育运动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