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器》
在探索问题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分析口算方法时.把学生口述的分解凑整法板书在黑板的右侧.列竖式法让学生自己板书.拨计数器、数人民币法让学生在台上拿着老师课前准备好的计数器、人民币演示.调解了学习的单一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学生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后.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拨计数器时.让学生读出声来效果会更好.更能把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 2、在小组交流时.有的小组没有很好的交流.而只是流于形式.以后多指导他们应该怎样交流、讨论.
《回收废电池》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突出“满十进一”的算理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对许多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学时我用了以下的方法;1在列竖式的时候.问一问这个1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学生需要完整的讲题 2以112+129为例子.问问十位上的4是怎么来的.所以在此强调进来的1. 3、巩固反馈.在练习比较中总结出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总结出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4、通过练习了2道题后.展示一位同学的.提出问题;她的结果又没有问题?你觉得错在什么地方呢?进而又在此强调进1的重要性.以及这个小1不要忘记写了.更不能忘记加了.在学生做题中.我特别检查了本班的6个学困生的做题情况.发现有5个全对.成功率挺高的.
《十年的变化》
让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并让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和讲解.充分释放学
1 / 4
生的思维.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学生理清思路.熟练掌握算法. 对于本课的教学.还有一些遗憾;
第一.练习的量还可以再多一些.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
第二.在课开头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选择了和课本上相同的一个.对于其他的问题.老师也可做一些简单的处理.留作课后完成.否则这一环节就有点流于形式.
《小小图书馆》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习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与生活息息相关.把竖式修改变成了“森林医生”.看谁能帮助“森林医生”找到大树的病因.医好大树的病;把填数练习修改成了帮小红修补被狗咬坏了的本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肯定有点 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1、因为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我的预设发生冲突.直接让学生提减法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2、在教学中对课堂时间的调控和分配能力还差一些.前面提出问题的时间过长.导致后来的练习时间较少.部分练习题没有完成.
经过反思.我认为今后的教学应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努力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练习三》
1、教师应尽可能将教材中的练习题都做一遍.并主动去思考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或解题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师对教材预期不足而出现的措手不及的尴尬.并给与学生及时的点拨.如教材63页的数学游戏“神奇的495”.由于教材中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具体的方法.如果教师事先没有进行尝试和思考.当学生在
2 / 4
练习中用到含有0的三个数字时.教师可能就不知道如何指导.因为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是否一定要组成三位数.而事实上计算方法应是用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数减去最小的数.教师没有准备便无法明确告诉学生真正的游戏规则.
2、在日常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由于在本单元之前教材并没有出现过相关的估算要求.所以在本单元学习中当出现估算要求时多数学生不知所措.教师可以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渗透.增强学生的意识.那么在本单元学习中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小蝌蚪的成长》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小蝌蚪成长”的情境.结合口算、数线、计数器演示等直观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连续退位的计算道理. 1、坚持听算训练.
在教学之前.我先进行每天一次的听算训练.450-80 520+130 230+70 400-250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口算能力.
2、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列出算式后.我鼓励学生先进行估算.养成学生的估算意识.
强化算理.形成算法.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特别是计算412-89时.当十位被借走1后.要减8时.学生容易出现忘记已借走了1.会出现11-8的现象.在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结合计数器反复让学生体验这个连续退位的过程.达到让每个学生理解连续退位的计算道理.
对于教材出现的多种算法.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在口算方面掌握较好.但在竖式计算上却经常出错;有的学生拨计数器挺熟练的.但是在用数线表示计算过程时因为口算能力却出现困难. 《算的对吗》
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自觉验算的现状.比如在课堂练
3 / 4
习中.经常看到学生一旦完成后就举手喊道“老师.我做好了”.而不会去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在讲评课外作业或试卷中.也经常发现学生一拿到作业或试卷就会大喊后悔.因为许多错题都是可以通过自我验算能避免的.验算似乎成了一个累赘.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应付验算.竟会出现“虚假的验算”——从计算结果与验算结果来看是一致的.但与正确答案又不相符.验算纯粹是一种应付. 分析学生计算、解题中的错误.大量的事实都能说明是没有良好的习惯. 2 验算的习惯所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怎样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呢?从细节方面开始培养.
《练习四》
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在计算中.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缺一不可.在计算课中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方法是计算的程序化和模式化.因此.不懂得算理.光靠单纯机械的练习也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原理.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只是一种模仿.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所以.我们必须注重算理和算法的教学.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算法掌握牢固.计算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