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观看实验知道口腔病菌的传播方式,学习看懂图示和进行简单的记录。 2、学会打喷嚏时能用手帕、手遮住嘴,或转过脸等正确方式,逐渐养成良好文明的卫生习惯。 健康 ★ 社会 科学 ★★ 语言 艺术 活动准备:气球、纸屑、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三个孩子在进餐,其中一个小朋友打喷嚏了,小朋友们都责怪他不讲卫生。小朋友很委屈地说:“打喷嚏不是我故意的,又没有东西跑出来,哪里不卫生?”
重点提问:小朋友这样说有道理吗?为什么? 打喷嚏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打喷嚏时,我们要用手或手帕遮挡一下,否则非常不卫生。 2、实验、图示的观察和比较:
实验:在气球内装上小纸屑并吹大,一下子将气球内的气放出,模仿打喷嚏时,细菌喷出的情景。
图示:用图示记录下实验的结果。 3、实验与讨论:
第一次实验:在气球内放小纸屑表示看不见得细菌,将气球吹大,然后突然放气,会看到纸屑撒满一地。------用气球装纸屑的实验,模仿打喷嚏的结果,并记录。
第二次实验:同一实验们只是在放气时,请一个幼儿将手遮住气球口,会看见气球的气没有了,但只有少量纸屑漏出。-----用手遮住气球口,模仿打喷嚏后用手遮住的结果,并记录。 讨论:
重点提问:比较两次实验,纸屑喷出量有何不同? 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小结:我们打喷嚏后,如果用手或者手帕遮挡一下,细菌就能减少喷出。 活动延伸:投放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让幼儿操作感知。 附:记录表格 第一次实验(自然状态) 第二次实验(用手遮挡) 实验现象(记录纸屑喷出的量) 得出结论
(上海市徐汇区宛南实验幼儿园 杨月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