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开展维护工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消除或减少设备计划外停工,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进度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类生产、检测试验用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3 术语
关键设备:严重影响产品交付,无法迂回、替代的设备。
关键过程设备:生产产品特殊特性的设备(含加工的技术特性要求)。
设备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生产的计划外中断采取的措施,作为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设备预见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题的活动。 4 工作流程
4.1制定维护计划
4.1.1装备部技术室根据公司设备台账,编制设备管理基准书。
4.1.2装备部保全员根据设备管理基准书、设备档案资料、历史故障编制/修订专业点巡检基准书。 4.1.3设备操作者根据设备管理基准书编制/修订自主保全点检基准书。 4.1.4装备技术室每年年初根据 “关键、关键过程设备清单”,制定关键、关键过程设备定检计划。 4.1.5装备部保全员根据装备技术定检计划、专业点检基准书,制定保全年历/月历,并报生产部确认。
4.1.6装备部技术室根据设备定检结果、点巡检结果、黄卡确认结果,编制“节假日检修计划”。 4.1.7装备部技术室根据设备技术状态、基设施评估报告,编制“设备大修/改造计划”,并报公司主管装备领导批准。
4.2实施设备维护
4.2.1实施专业定检:装备部保全员按照装备技术定检计划实施定检,装备技术室提供技术支持并对定检结果确认。
4.2.2实施专业点巡检:装备部保全员按照专业点巡检基准书要求进行点巡检,发现问题记录到点巡检问题一元化管理表中。
4.2.3实施自主保全点检:设备操作者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要求,持证上岗操作设备,并按照附1中“设备维护工作标准”实施设备日常保养,按照自主保全点检基准书定期开展自主保全活动,发现问题填写设备黄白卡,白卡自行处理,黄卡交由保全员确认后进行处置。
4.2.4处置定检、点巡检、黄白卡问题点:装备部保全员对定检、点巡检、黄白卡问题点,实施进度管理,能够现场进行处置的立即进行修理,不能立即处置的问题交由装备技术室纳入“节假日检修计划”。 4.2.5实施节假日检修:
4.2.5.1装备部备件计划根据“节假日检修计划” 实施备件准备,对备件库存实施储备管理。
4.2.5.2装备部保全员按照“设备检修管理标准”要求实施节假日检修,并收集、汇总设备检修记录交技术室存档。
4.2.6实施设备大修/改造:
4.2.6.1装备部技术室编制设备大修/改造技术要求,按基础设施开发流程,填写选型选厂结论表,交商务小组确定大修/改造厂家,签订商务合同。
4.2.6.2大修/改造厂家根据合同要求实施大修/改造,生产部和装备合理安排生产和进度,保
证大修进度实施。
4.2.6.3设备大修改造完毕以后,设备技术首先按照技术协议要求,对设备基础精度及大修/改造项目进行逐项验收确认,并做出验收报告和结论。 4.2.7设备故障处理: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故障等异常问题,及时停机,填写设备停工单,提交设备保全
员进行处理。一般设备故障由装备部保全员按一般故障流程处理;对停工影响到生产进度的重大、长时间停工,装备部保全班长通知装备部技术室、装备部部长,并按重大停故障流程处理,同时通知生产部展开应急预案。 4.3设备维护检查
4.3.1设备保养确认:装备部按照附1:“设备维护工作标准”确认记录设备操作者设备保养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按照装备管理考核细则进行考核管理。
4.3.2检修\\定检确认:装备部技术室确认检修\\定检结果,当不符合时,按照相关检修标准实施修理工作,同时按照装备管理考核细则进行考核管理。
4.3.3设备大修改造验收合格以后,设备进入现场生产使用,现生产验证1个月以后,达到批生产质量要求,项目小组提交终验收报告,确认项目完工。 4.4设备维护记录
4.4.1装备部保全员每日填写保全日报,登陆保全信息。
4.4.2装备部保全员在重大停工3日内填写重大停报告书,记录重大停抢修处置记录,转交装备技术室对故障进行技术分析,制定对策计划,并跟踪对策的实施。
4.4.3装备部保全班每月根据保全日报,汇总分析并制作保全月度报告书,交装备技术室确认,并跟踪对策的实施。
4.5设备维护总结
4.5.1装备部保全员根据保全月度报告书、重大停报告等设备故障分析报告,修订设备点巡检基准书,开展专业保全技能培训,并适时对操作人员等实施OPL培训。
4.5.3装备部技术室根据保全月度报告书、重大停报告等设备故障分析结果,及时编制或修订
关键设备易损件清单。
4.5.5 .CFT团队实施个别改善:根据保全月报、重大停报告书、回顾书、慢性疑难故障成立个别改善课题小组实施个别改善。
4.5.2对于设备设计缺陷造成的停工,实施设备改善,装备部技术室填写MP情报反馈设备采购部门,避免下次采购设备时同样问题发生。 5 附件
附1:设备维护工作标准 维护分类 类 子类 项目 范围 所有设备 方式 操作者和维修工分别实施 日常维护 润滑 1) 定点:确定设备上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每台设备都规定有润滑部位和润滑点,并配置有油眼、油嘴、油机、油槽、油杯、油箱、手动油泵等润滑装置。 2) 要求 3) 4) 5) 6) 定质:确定各润滑部位所用润滑油脂的品种、牌号和质量要求。 定量:确定各润滑部位加换油料的数量。 定期:确定各润滑部位加换油的周期和时间。 定人:确定各润滑部位加换油料的负责人。 “三过滤”:领用时过滤;转桶时过滤;向设备加油时过滤。 工作标准 具体要求
7) 8) 对于“关键设备”、“关键过程设备”的润滑状况纳入日保、周保和节假日保养的重点检查项目。 根据设备使用时间、润滑部位结构、用油量的多少、造成油料变质的条件、以及油料老化变质程度等具体情况,决定设备清洗换油部位间隔期。贮油量在200Kg 以上的设备,在清洗换油前二周内取样送化验,根据油质变化程度决定更换与否。 9) 国外进口精大稀有的设备,参照说明书及油质变化情况决定。精密机床液压、伺服系统等一律不准使用再生油料。 10) 新安装和大修后的设备,必须将内部的防锈油脂彻底清洗干净,新加润滑油料经跑合磨损后,即进行第一次清洗换油;第二次清洗换油在运行六个月进行。 1)操作者进行的润滑 a) 按照“设备润滑图表”上规定的内容实施。在设备开机前检查设备各贮油部位的油量、油质情况,并对各润滑部位进行可靠的润滑(凡每员加油一次或几次的润滑部位,如油眼、油咀、油杯,手动油泵、滑导面、丝杠、光杠等由操作工负责)。 b) c) 员中对每员加油几次的润滑部位,进行加油润滑。 在设备日、周、节假日保养结束后,对各润滑点进行加油润滑;对设备各表面运动部位进行加油润滑。 2)维修工进行的润滑 工作内容 a) 每日对各贮油部位(如齿轮箱、蜗轮箱、液压箱、润滑脂泵等),进行检查并补充加油;巡回检查设备油路是否畅通,游标、油窗是否清晰明亮,油滴是否有过省现象,对设备漏油部位及时修复;定期用精细滤油机对机床油箱中的在用油料进行过滤。 b) 按“月份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及完成情况表”及设备润滑“五定”、“三过滤”的要求,按期完成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及贮油部位消耗油料的补充(凡需拆卸后加脂的部位可配合设备检修进行清洗换油);并将设备清洗换油、中间过滤、补充加油的执行情况填入“月份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及完成情况表”,月底将表上交装备部。 c) 对设备中有缺陷的润滑系统和润滑装置修复和改进;负责各电器部件的清洗和加换油工作及公用设备的清洗加油工作;可根据设备的润滑情况、依据在用油的化验结果,对本单位设备油箱实施清洗换油,并作好“换油记录”。 范围 所有设备 方式 由操作者完成,包括日保养和周保养 日保养每员工作结束前15—20分钟对设备进行日保养,要求按机械设备制定,其它设备参照执行;要求 周保养每周末工作结束前2小时对设备进行保养,要求按各类设备保养内容进行,没有归类的设备可参照同类型设备执行。 1)设备日保养:清除设备表面切屑废料;不需拆卸的滑动面擦净,运动表面无黑油;润滑部位加注润滑油;运动部件应停放在规定位置;设备周围地面基本整洁。 设备保养 日常保养 工作内容 2)设备周保养: a) 金切设备保养内容: b) 擦试机床(含附件)表面浮灰,清除铁屑,设备周围地面干净整洁。 擦试滑台、导轨、刀架、丝杠、丝母、挂轮、齿条、镶条等。 清洗擦试分油器、油毡、油线、油咀、油标、油窗等。 检查冷却液质量,不合格时更换。 电机、电箱外表面、防护罩、电线等擦试浮灰。 各滑动面大扫后应均匀涂一薄层油防锈。 擦净设备工作台及导轨和导轨附近的氧化皮、积油、飞边等杂物,擦净配油盘上分油器外表面的废油。 冲锻压设备保养内容:
c) d) 擦净设备外表面上的积油及油污。 擦净设备滑动面。 擦净设备上堆积的废黄油,并将设备周围地面打扫干净。 电机电箱控制柜防护罩电线等擦试浮灰及油污。 擦试设备表面(含附件、工装)浮灰,清除工作台杂物,设备周围地面打扫干净。 擦试传动齿轮、链条、悬挂线挂钩、挂盘、线实验台、实验台传动机构。 擦试清理工位气路、工位油路、试验台气路、悬挂线气路。 润滑装置及润滑点完好有效。 擦试液压站、电机、控制箱、防护罩。 擦试炉身浮灰,清扫炉内氧化皮。 清扫烟道预热器会场,清扫退渣装置。 擦试润滑装置、油杯、油咀。 擦试电机、控制箱、防护罩。 生产线类设备保养内容: 工业炉窑类设备保养内容: 范围 所有设备,重点是“关键设备”、“关键过程设备”。 方式 以操作者为主,由维修工人进行指导和协作,电器部分和电器设备则由维修电工负责进行。 要求 按照“机械动力设备保养手册”在每年“元旦、春节、五一、高温假、十一”进行。 节假日定期保养 工作1) 2) 3) 4) 内容 5) 6) 7) 保持所有滑动导轨、所有丝杠、光杠清洁,无积存切屑分粉末,工作面不有黑油污物。 保持油杯、油咀、压油点、油窗、油标、油线等润滑装置完整无污物。 保持导轨的防护油毡或防护胶皮内外无积存铁屑和黑油。 油漆表面上不能有积灰。 热加工、锻压设备的导轨附近不应有积存的氧化皮。 压床调节丝杠,球头的润滑器应保持无污物和黑油。 所有电动机和电气控制设备外表无灰尘和油污。 点检 所有必须于员前由设备操作工人按点检表规定的部位进行点检的5个复杂系数以上的主要生产设范围 备。 操作者按“自主保全点检基准书”于每员员前15分钟进行点检,设备维修工、润滑工每天上员20方式 分钟后巡检检查收集操作工点检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范围 重点设备、危险设备 方式 维修人员和设备检验按“设备定检表”和定检计划进行; 范围 主要生产设备、关键过程设备、关键设备及其安全装置、附件 定检 设备检修 日常采用定期修理与状态维修相结合的预防维修方法。原则上每台设备每年安排进行一次检修。可根据方式 设备的开动状况和技术状态增加或减少,关键过程设备及关键设备每年必须确保安排进行一次检修。 ①部分解体、清洗、检查、修理。②更换或修复磨损件,局部修刮恢复精度。③润滑、液压系统清检修 要求 洗换油,电气系统检查修理。④根据设备实际状态进行针对性修理。⑤对安全保安件、仪器仪表进行效验和更换。 工作维修员按“检修作业指导书” 、“检修单”实施,并将实际完成修理情况、参加人员、停歇及修理时间、更换零部件等在“检修单”上进行认真填写。现场技术员要在检修时亲临现场,进行技术内容 指导、零件测绘,并记录需为下次检修准备的备件。设备检验员按“检修单”。 节假日检修
平时无法停机的设备、故障频繁的装备、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装备、存在安全隐患的装备、重点漏范围 油装备、重点和进口装备易损件的测绘、需核对和进行元器件改代的设备。 方式 高温、五一、十一等设备停产检修
要求 同日常检修,另外检修期间现场技术员、设备检验员及装备部有关人员要到现场。 工作同日常检修,另外注意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讲评、总结检修工作和安全工作。 内容 1) 2) 范围 3) 4) 设备的主要精度已接近加工工艺要求下限的设备; 设备的机械磨损、电气系统老化,故障率高,严重影响生产、安全的设备; 检修难度大,时间长,修理费用高的设备; 设备性能劣化,对安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设备。 设备大修/改造 方式 项目大修或整机大修 项目大修:恢复所修部位的性能、精度,并对整机进行检修、调整,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整机大修:对设备进行整体分解,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所有受损且已失效的部件、成件;电气要求 系统重新配线;修复设备的附件;翻新外观;大修后达到出厂精度标准,二次大修后的精度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工作按“设备大修理技术协议书”及验收标准要求。 内容 预见性维护 所有设备的点巡检;检测试验设备周期检定/鉴定和校准工作;特种危险设备、环境治理设备及装置的进行定期检定/鉴定工作;关键过程设备进行定检。 所有设备的日常维护;针对设备点巡检、状态监控、定检/鉴定、普查所发现的问题,组织安排设备的检修、大修、改造等计划性修理/改造工作。 预防性维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