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字音训练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第一单元
1、妖ráo( ) 4、一代天jiāo( 7、田pǔ( ) 10、喑( )哑 13、留滞( ) 16、jié( )难 19、qī( )息 第二单元
21、旁wù( ) 2、风sāo( ) 3、红zhuāng( )素guǒ( 5、成吉思汗( ) 6、稍逊( )
8、xuān( )rǎng( ) 9、qiǎng( )bǎo( 11、润如油gāo( ) 12、禁gù( )
14、静mì( ) 15、chōng( )jǐng( ) 17、颤( )抖 18、jiāng( )硬
20、荡yàng( )
22、zhēng( )引 23、xiè( )dú( )
)
) )
24、断zhāng( )取义 25、言行相gù( ) 26、强guō( )不舍
27、pián( )进 28、教huì( ) 29、yǔn( )落
30、灵jiù( ) 31、ruì( )智 32、líng( )驾
33、mí( )留之际 34、mèi( )上欺下 36、凭( )吊 37、lí( )民百姓 39、kè( )尽职守 40、恼( )羞成怒 42、重dǎo( )覆zhé( )43、孤军fèn( 45、yùn( )含 46、污miè( ) 48、曙( )光 49、怜mǐn( ) 51、shì( )dú( )之情 52、yú( )词 54、tì( )sì( )横流 55、yōng( )lù(57、气吞斗( )牛 58、tǎn( )tè( 35、jiān( )而有之 38、诅( )咒
41、扶yè( )
44、深suì( )
47、浩hàn( )无际 50、sù( )然起敬
53、kuò( )然无累
)56、自zhī( )之明 ) 59、繁yǎn( )
)战
60、抽yē( ) 61、刹( )那间 62、麦suì( )
63、化为wū( )有 64、一póu( )黄土 65、无与lún( )比 66、怒不可è( ) 67、zhù( )立
第三单元
68、阴huì( ) 71、小zhān( )帽 74、quán( )骨 77、鄙yí( ) 80、深dài( ) 83、liáo( )逗 86、撅( )断 89、mì( )食 69、xiāo( )索 72、bǐ( )谷 75、bì( )间 78、chī( )笑 81、wǎnɡ( )然 84、胆qiè( ) 87、旧chá( )儿 90、xī( )闹 70、jì( )sì( 73、huān( )猪 76、è( )然 79、sè( )索
82、zì( )suī( 85、xiē( )斯底里 88、chuō( )破 91、qū( )除
)
)
92、jié( )jū( ) 93、栈( )桥 94、与日jù( )增
95、牡lì( ) 96、qiào( )开 97、lán( )lǚ( )
98、阔chuò( ) 99、shà( )白 100、chà( )异
101、呵( )斥 102、棱( )角 104、沙yǎ( ) 105、纸niǎn( )子 107、dū( )nɑnɡ( )
第四单元
108、机械( ) 109、jí( )取 111、持之以héng( ) 112、zīzī( )( ) 不倦 114、不言而yù( ) 115、轻而yì( )举 117、qí( )家 118、xiū( )身 20、pánɡ( )huánɡ( )121、zhào( )事 103、xī( )sū( ) 106、发jiǒnɡ( ) 110、根深dì( )固
113、锲( )而不舍
116、格物zhì( )zhī( 119、chénɡ( )意
122、一fān( )风顺
)
123、xiù( )手旁观 124、yí( )情 125、zǎo( )饰
126、jiǎo( )揉造作 127、狡xiá( ) 128、jié( )难
129、咀嚼( ) 130、味同嚼( )蜡 131、蒸liú( )
132、zhì( )碍 133、吹毛求cī( ) 135、要jué( ) 136、不求shèn( )解 138、因小shī( )大 139、huò( )然ɡuàn( 141、咬文jiáo ( )字 142、lún( )理 144、地大物bó( ) 145、jĭ( )梁 147、前pū( )后继 148、怀古伤jīn( ) 150、xuán( )虚之至
第五单元
151、水浒( ) 152、嗔( )怒 134、chǎn( )明
137、狂wànɡ( )自大)通 140、开juàn( )有益
143、寻章zhāi( )句
146、kuānɡ( )骗
149、wèi( )民请命
153、gān( )gà( )
154、朴( )刀 155、恁( )地 156、别( )拗( )
157、怨怅( ) 158、省( )得 159、晌( )午
160、qí( )qū( )161、怄( )气 162、兀( )自
163、逞( )辩 164、剜( )口 165、ɡān( )xì( )
166、吹xū( ) 167、nuònuò( )( )连声 168、忒( )
169、晁( )盖 170、面面厮qù( ) 171、ɡuō( )噪
172、duān ( )的 173、xún( )思 174、ɡòu( )当
175、鸡肋( ) 176、páo( )官 177、食讫( )
178、shì( )才放kuàng( ) 179、麾( )军 180、zèn( )害
181、绰( )刀 182、yáng( )装 183、禀( )请
184、大lù( ) 185、沉yín( ) 186、bān( )师
187、对答如liú( ) 188、huò( )乱 189、带挈( )
190、醺( ) 191、相( )公 192、tiǎn( )着
193、星宿( ) 194、斋( )公 195、拙( )病
196、桑zǐ( ) 197、jiǎo( )幸 198、xuān( )chǎng( )
199、dìng( )子 200、攥( ) 202、讳( ) 203、绾( ) 205、商zhuó( ) 206、wéi wéi( )( 208、shě( )与 209、yānɡ( )及 211、xù( )功 212、相yǔ( ) 214、挖心sōu( )胆 215、精血chéng( )聚 217、胡诌( ) 218、模( )样 220、cù( )拥 221、拈( )弓搭箭 第六单元
201、不xǐng( )人事
204、啐( )
207、倒( )运
210、管dài( )
213、nì( )烦
216、kuī( )望
219、guān( )寡孤独
222、作yī( )
)连声
223、阳夏( ) 224、缀( )耕 225、怅( )恨
226、苟( )富贵 227、嗟( )乎 228、鸿hú( )
229、闾( )左 230、適( )戍 231、度( )已失期
232、罾( ) 233、陈胜王( ) 235、烹( )食 236、篝( )火 238、笞( ) 239、徇( ) 241、 谯( )门 242、被( )坚 244、唐雎( ) 245、怫( )然 247、以头抢( )地 248、韩傀( ) 250、休jìn( ) 251、缟( )素 253、屏( )人 254、倾颓( ) 256、猖獗( ) 257、挟( )天子 234、间( )令
237、忿恚( ) 240、柘( ) 243、社jì( )
246、免冠( ) 徒跣( 249、要( )离 252、色náo() 255、度( )德 258、吴会( )
)
259、殆( ) 260、存恤( ) 261、胄( )
262、箪( )食 263、崩殂( ) 264、陟( )罚臧( )否( )
265、遗( )陛下 266、裨( )补阙( )漏 267、性行( )
268、 猥( )自 269、夙( )夜 270、驽( )马 271、攘( )除 272、归咎 ( ) 273、咨诹( ) 274、涕( )零 275、脉脉( ) 276、白蘋( )州 277、千嶂( ) 278、燕( )然 279、不寐( ) 280、擎( )苍 281、貂裘( ) 282、鬓( )微霜 283、舴( )艋 ( ) 284、下炙( ) 285、霹( )雳( 九年级上古诗文默写练习
1、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晏殊)
2、天下英雄谁敌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辛弃疾)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朝天子》王磐)
4、_______________,枳花照驿驿墙。(《商山早行》温庭筠)
5、________________,一任群芳妒。(《卜算子》陆游)
6、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苏轼)
7、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花阴》李清照)
8、_________________,赢,都做了土;______,_____________。(《山坡羊》张养浩)
9、满眼风光北固楼。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_____。(《南乡子》辛弃疾)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从双脸生。(《破阵子》晏殊)
11、《商山早行》中描写游子思乡的梦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浣溪沙》(苏轼)中描写村子温馨、祥和、清新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醉花阴》(李清照)中写女主人公情思难寄,而万分憔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卜算子》(陆游)中写梅花即使变成了泥也不忘播散芳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望江南》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渔家傲·秋思》:
①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同意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壮志难酬句(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江城子·密州出猎》
①运用用典,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旨句(表达作者报效国家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武陵春》创意独特表现忧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①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义相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军旅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战斗激烈紧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20、《观刈麦》:
①表现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侧面表现农民的辛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体现农民劳作的矛盾心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体现农民赋税沉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1)、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 , 。 (2)、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 , 。
(3)、想象雪后美景的句子是: , , 。
(4)、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
(5)、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主旨句): , , 。
22.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
今夜偏知春气暖, 。
23.温庭筠《商山早行》: 人迹板桥霜。
24.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
25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
, 。
26.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27.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28.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 。
29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 。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 。
30.《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蕴含其中的诗句是“ ”。
31.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销愁永昼)》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是: 。
32 辛弃疾《南乡子》: ?悠悠, 。
?曹刘。
33温庭筠《望江南》:象征着女主人的不尽情思、无穷愁怨,断肠情怀难排遣的句子是: , 。
34.“断肠人在天涯”让人联想到温庭筠《梦江南》中描写望穿秋水、凄苦惆怅心情的句子是:
35.范仲淹《渔家傲》: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的句子是: , , 。
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36.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
, 。
37.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38.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是 , 39.宋朝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化抽象为具体,集中抒写自己内心深重愁苦的句子是: ,
。
29.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30.《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31.《陈涉世家》中指出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32.《陈涉世家》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 33、《出师表》默写
①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说明诸葛亮出山后形势危急、临危受命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⑨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陈涉世家》中可以体现陈胜平等意识及坚决抗争的信念的句子是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3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1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35、《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 。
3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 。
37《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中,辛弃疾以“ ,”直抒胸臆、直叙壮志。
38《渔家傲》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的句子是 , 。
39、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 。
40、《观刈麦》中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1、《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
42《观刈麦》中直接表现农民劳动繁忙辛苦的句子 , 。
43、《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在《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子 , 。
4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 , , 。
45、《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 。
九上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文,完成18~2l题。(16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
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度已失期/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斩。
译文:
②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
答: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
答: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一—————,根本原因足———一
7、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8、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予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元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9.选出加“▲”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3分)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10.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3分)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B上使(之)外将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D.失期,法皆斩(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等死,死国可乎?
翻译:
12陈胜、吴广决定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3分)
答:
阅读(出师表》(节选) (14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猥自枉屈猥:(2)以咨善道诹:(3)由是感激感激
(4)以彰其咎彰:(5)此臣所以报先帝所以:(6)躬耕于南阳躬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伤先帝之明盖亦以精力白致者
B.若无兴德之言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托付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D.临表涕零
16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
17.(1)选文第2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四个四字短语回答)
(2)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用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的?(用原文回答)
(3)第一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的历史教训的?并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4)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5)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8.文中加点词“开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19.为了不堵塞“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0从这两段文字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执掌朝政有哪些告诫?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
21.诸葛亮认为,在执法方面应该“刑(处罚)”的是_________的人,应该“赏(奖赏)”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用原文填空)
22.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深圳市中考题)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己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今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右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23.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黑体词意思相同的两组:(①________②________)
a.为坛而盟/山盟海誓
b.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c.吴广为都尉/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从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来看,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睢不辱使命》练习
一、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
(1)唐睢不rǔ ____使命(2)秦王fú ___然怒(3)免冠徒xiǎn ____
(4)以头qiāng ____地(5)休jìn ____降于天(6)天下gǎo ___素
(7)秦王色náo ____ (8)huì ____星袭月(9)好收吾骨zhàng ___江边
(10)天上宫què ____ (11)三年jī ____旅客(12)低qǐ ____户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 )
(3)岂直五百里哉!( )( )
(4)长跪而谢之曰( )
(5)万籁此都寂( )
(6)今日又南冠( )
三、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
D、秦王不悦。
四、填空。
1、《战国策》是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
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___;聂政之刺韩傀也,____;要离之刺庆忌也,____。
五、阅读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2)长跪而谢之()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弗( )敢__ 长( )者__ 错( )意__ 怫( )然__ 免冠( )徒跣( ) ___
_ 以头抢( )地__ 休祲( )__ 缟( )素__ 色挠( ) __
七、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②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③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④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
⑤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案】
74、 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 。
75、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
76、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77、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 。
78、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
79、长烟落日孤城闭 。
80、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81、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82、吏禄三百石 , 岁晏有余粮 。
83、妇姑荷箪食 , 童稚携壶浆 。
84、足蒸暑气 , 背灼炎天光 。
85、力尽不知热 , 但惜夏日长 。
86、亲小人 , 远贤臣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87、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88、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89、 “ 陟罚臧否 , 不宜异同 ”。
答案:
18.C
19.①误了期限,按照(奏稿的)法律,都要被杀头。(意对即可) ②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③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20.A
2l.①号程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②《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意对即可)
答案:
19.(1)逃亡(2)去、往
20.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1.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2.答案要点:(1)士兵陈胜的敬畏(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23.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参考答案:
1.扩大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当(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所不同。
2.开张圣听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4.作*犯科为忠善
5.c
参考答案:
1.①a;②c;
2.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或: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占十分之六七。
3.有远大抱负(或有建功立业思想),有敢于反抗的精神,有卓越的宣传组织能力。
《唐睢不辱使命》答案:
一、(1)辱(2)怫(3)跣(4)抢(5)祲(6)缟(7)挠(8)彗(9)瘴(10)阙(11)羁(12)绮
二、(1)用,交换(2)派遣,出使(3)难道,只是(4)道歉(5)一切声响(6)囚徒三、C
四、1、西汉刘向33 2、安陵有胆有识3、彗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
五、1.(1)“仓”同“苍”,青色。(2)道歉。
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六(1)fú不敢。zhăng忠诚厚重的人,也指年高有德行的人。cuò放在心上。fú发怒的样子。guān xiăn摘下帽子,光着两脚。qiāng撞地。jìn吉祥和凶险。găo穿丧服。náo屈服的神色。
七①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②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③“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④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⑤“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