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20kV春平甲线电力电缆外护套绝缘缺陷分析

来源:一二三四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8月 吉 林 电 力 Aug.2006 第34卷 第4期(总第185期) Jilin Electric Power Vo1.34 No.4(Ser.No.185) 2 2 0 kV春平甲线电力电缆外护套绝缘缺陷分析 Analysis of Sheath Defect on 220 kV Chunping Jiaxian Cable Line 欧景茹,梁晓亮 (长春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130033) 摘 要:介绍了长春地区220 kV春平甲线电力电缆基本概况及其外护套绝缘缺陷,对电缆运行情况做了调研与分 析,通过实测春平甲线电缆测试数据,提出电缆运行负荷不超过额定负荷60%,提高电缆运行环境等解决方案,以 保证电缆线路安全运行。 关键词:缺陷;电力电缆;外护套;绝缘;环流 中图分类号:TM726.4 ̄TM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306(2006)02—0042—04 电缆在隧道内敷设呈正三角形排列,在电缆管 通过对电缆样品测试,发现电缆外护套绝缘厚 内敷设则采用水平排列方式,V相处于中间位置。 度不均匀,最薄处只有1.75 mm,远远小于标称值 由于电缆路径地势落差较大,若地势很低,电缆就可 (6.O0 ram)和保证值(4.20 ram);电缆金属护层感 能长期浸泡在水中,可能导致电缆外护套绝缘大幅 应电压与环流不平衡,且环流较大,电缆外护套绝缘 下降,金属护套环流较大。220 kV春平甲线交联聚 不合格。 乙烯电力电缆就出现这种情况。经相关技术人员多 次分析、测试与研讨,并与国内其他省、市电缆公司 2 电缆运行情况与分析 及相关单位就电缆的设计、敷设、安装、试验及运行 维护方面调研,吸取了相关单位的运行维护经验,保 2.1 单芯电缆线路的感应电压和环流 证了电缆线路的正常运行。 单芯电缆线路在正常运行时,金属护套会产生 感应电压(最高感应电压设计值小于50 V)。采用交 1 春平甲线电缆概况及电缆外护套缺陷 叉互联方式安装,降低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并减少 电缆金属护套环流(即金属护套接地电流)。采用正 1.1 电缆概况 三角形敷设,理论上,各段金属护套感应电压相位相 电缆型号为YJLWO3—220kV一1×630,总长度 差120。,幅值相等,其向量和为0,即电缆金属护套 1.86 km,每段长度约0.62 km,采用同路径并排敷 上感应电压相互抵消,护套环流为0。但实际上,由 设4回66 kV电缆线路与2回220 kV电缆线路。 于电缆三相排列不对称或非正三角排列,电缆每段 在敷设过程中发现,一段U相与二段w相电 位长度不等,临近带电电缆线路相互感应的作用,电 缆外护套绝缘不合格,有接地点。该电缆线路于 缆外护套绝缘水平低有接地点等因素,会使金属护 2001年12月施工结束,耐压试验合格。由于负荷原 套上存在一定感应电压而产生环流。 因,电缆空载24 h后退出运行。在停运期间,电缆 2.2环流与电缆运行负荷的关系 井、管进水严重,电缆与接头被浸泡在水中,电缆外 电缆金属护套的环流与电缆运行负荷有关。经 护套绝缘大幅下降,该电缆线路于2002年1O月再 调研,杭州电力公司规定护套环流不超过负荷电流 次投入运行,发现金属护套环流较大,与三相不平 的5%,上海电缆输变电公司规定护套环流不超过 衡,同时电缆外护套绝缘不合格。 1O A,且三相环流基本保持平衡。对电缆外护套绝 1.2电缆外护套缺陷 缘电阻相关规定不小于2 M ̄/km(上述规定没有标 收稿日期:2006—04—06 作者简介:欧景茹(1973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电缆工程安装、检修及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4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8月 吉 林 电 力 Aug.2006 第34卷 第4期(总第185期) Jilin Electric Power Vo1.34 No.4(Ser.No.185) 准依据,仅为单位内部规定)。 在2003年6月13日,我们对春平甲线电缆金 2.3电缆外护套的绝缘电阻 属护套感应电压与环流进行测试。感应电压测量是 电缆的外护套绝缘电阻低,在正常运行情况下, 在交叉互联箱处保护器两端对地电压6组数据,环 外护套绝缘薄弱处的泄漏电流大,外护套绝缘表面 流是采用钳型电流表,同时在两个终端处测得6组 局部发热,将加速该处外护套绝缘的老化。若电缆发 数据,测试接线见图1,其中负荷为130 A,回流线电 生单相接地故障或有过电压产生时,电缆外护套绝 流为1O A。 缘薄弱处易发生击穿。如果外护套发生多处击穿,电 3.2.1.1金属护套感应电压理论计算与分析 缆金属护套将会形成多点接地,构成接地电流回路, a。三角形敷设时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有效值 使金属护套中产生较大局部环流,导致金属护套局 Xu—Xv—Xw—X一2w(1n 2 /Ds)X10 Q/m 部发热,在长时间的电、热作用下,在接地点处金属 其中: 为电缆中心距,Ds为金属护套直径。 护套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造成主绝缘局部过热和由 Xl—X2:0 于金属护套腐蚀致使主绝缘外露,易发生电缆故障。 Usu一--jIuXu+j1wXl一--jIuX V/m 2.4电缆最大载流量的规定 Usv=jIuXu+j1wXw一一j vX V/m 若电缆金属护套发生多点接地,为减少电缆金 【厂sw一--j1wXw+jluX2一一j wX V/m 属护套环流,必须限制电缆线路运行最大的载流量, 感应电压有效值:IUsu I—IUsv I—I【厂sw I: 上海输变电公司规定电缆额定载流减少4O 。 IX一2 ̄I(1n 2sfDs、)X10 V/m 2.5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与金属护套环流的规定 b.水平敷设时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 目前国内电缆行业标准与规程没有关于电缆外 Xu—Xw:2 n 2S/DX 10一 Q/m 护套绝缘电阻与金属护套环流的定量规定,长春电 Xl—X2=2 n 2×10一 a/m 力集团有限公司借鉴同行业的运行管理经验,规定 Usu一--jIuXu+jlwXl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不小于2 M ̄/km,金属护套环 Usv一+j ̄IuXu+jwlwXw一--jlvXl 流不超过5 负荷电流,且三相环流基本保持平衡。 Usw一一j∞ wXw+j∞ uX2 若不满足上述规定,则电缆允许最大负荷应限制在 各相感应电压有效值为: 额定载流量的6O 以内运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__●●-●● _-_一 l sul—l swl—j√(X +XuX。+X{), I【,svI=IXu 3春平甲线电缆测试数据分析 从理论计算可知,在水平敷设时中间相(V相) 感应电压低于两个边相(U、W相)感应电压。这是 3.1核对交叉换位 金属护套感应电压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针对电缆金属护套环流较大与三相不平衡的情 3.2.1.2实际测量分析 况,核对电缆交叉互联换位是否正确,电缆护层保护 护套感应电压实际测量数据见图1,基本符合 器是否良好,核对交叉换位正确,电缆保护器试验合 理论计算值。实测数据采用平均偏差与绝对偏差进 格,互联箱接地良好。 行对比分析。 3.2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 3.2.2断开变电所侧金属护套一端测试 3.2.1正常状态下测量 如图2所示,断开金属护套的一端接地,在金属 7.0A 6.8V 7.0 A w w 平泉v v电缆 一次变 升空站 U U 圈1 感应电压、环流测试接线 ・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8月 吉 林 电 力 Aug.2006 第34卷 第4期(总第185期) Jilin Electric Power Vo1.34 No.4(Ser.No.185) 护套上产生感应电压符合理论分析,由于金属护套 表1 春平甲线电缆金属护套环流测试数据 与地没有形成回路,因而不产生环流(其中负荷电流 为112 A,回流线电流为0 A)。 3.2.3电缆空载运行测量 电缆空载时,导体流过的只是充电电流,根据欧 姆定律,XLPE型绝缘电阻定为R≥5 000 Ma/km。 其充电电流很小,由自身互感产生的感应电压可忽 略不计,实际测量中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可视为临近 带电线路的感应所致。计算最大平均偏差为17.9% 偏差l7%与绝对偏差22.3%,说明电缆外护套存在 与28.6 ,最大绝对偏差为29.2 与24.0 。可 一定缺陷。电缆每相环流都汇集到回流线上,回流线 见,邻近带电线路的互感对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 上三相电流环流互相抵消,电流应很小,但实测回流 存在很大影响,这也是造成金属护套感应电压不平 线的电流较大,且超过任何一相的环流,说明三相环 衡原因之一。电缆空载运行测试接线见图3,其负荷 流之间相位有很大偏差,有泄漏电流存在,即电缆外 电流为0 A。 护套存在缺陷。 3.3金属护套环流 3.4外护套绝缘电阻测试 在理论方面,金属护套环流同其感应电压应满 春平甲线投运前、后测量数据与2002年10月 足欧姆定律,感应电压的偏差较大会导致护套环流 到2003年6月测得数据相对比,电缆护套绝缘电阻 之间不平衡。从感应电压计算公式可知,金属护层感 下降很大,此时电缆被水浸泡严重,因而外护套绝缘 应电压是与电缆的负荷成正比关系,护套环流也应 下降较大;2003年6月与同年11月测试相对比,外 与负荷成正比关系。在实际中,护套感应电压会受到 护套绝缘相对有所升高,主要是长春地区在入冬前 临近带电线路互感影响,会产生一定偏差。从表1中 少雨、相对干燥,所以电缆井、管道比较干燥,测得其 得出护套环流数据同负荷电流几乎成正比关系,同 绝缘电阻值较大;在2004年3月测试前,发现电缆 理论分析相符。 及接头又发生被水浸泡,测得外护套绝缘电阻很低, 在表1中,U相环流较V相、w相相对高出约 在同年8月测试中,第1段电缆外护套绝缘达到较 1倍以上,超过负荷电流的5 ,且三相电流不平衡, 高值,其他段绝缘数据很差;2005年5月再次测试, 根据表1中第3组数据,环流的最大偏差为47%, 电缆护套绝缘全部降低到1 MQ以下。从表2测试 绝对偏差为52%,远大于金属护套感应电压的平均 数据分析,可得出电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干燥 7.2 V OA W W 平泉v v电缆 一次变 升空站 U U 圈2断开金属护套一端感应电压、环流测试接线 1.7 V W W 平泉v v电缆 一次变 升空站 U U 圈3电缆空载运行测试接线 ・4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8月 Aug.2006 第34卷 第4期(总第185期) Vo1.34 No.4(Ser.No.185) 环境中,电缆外护套绝缘水平较好(采用1 000 V摇 表测量测试,全部为现场实测值)。 4解决方案探讨 通过绝缘电阻测试,说明该电缆外护套绝缘存 在严重缺陷,属高阻故障;护套环流很大,且三相不 a.春平甲线电缆在采取可靠处理方案前,可按 平衡。 照目前运行方式继续运行,但应做好监视运行措施, 表2外护套绝缘电阻测试数据 MQ 同时保证电缆运行负荷不超过额定负荷60 。 b.通过电缆外护套定点定位仪器查找电缆外 护套的接地点,并进行修复。由于该线路大部分采用 电缆井与管道敷设方式,故障点精确定位较难;电缆 外护套每段的绝缘电阻较低,又为高阻故障,查找同 样困难;同时还可能存在多点高阻接地情况;采用上 述方法查出故障点难度较大。 c.提高电缆运行环境,保证电缆隧道、井、管道 干燥,使电缆不受潮。运行一段时间,监视金属护套 环流情况,再次测量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若没有升 高,可停运线路,采用故障定点仪粗测电缆故障点。 明确故障点在隧道内还是在管道内,若在隧道内可 精确定点并加以处理;若在管道内,精确定点很难, 由于电缆管本身绝缘,在保证干燥情况下,其绝缘性 能良好,可利用电缆管的绝缘性能来处理管内电缆 外护套多点接地缺陷。将电缆在管与井交界处除去 石磨层,断开电缆石磨层,增绕绝缘并封堵电缆管 孔,使电缆管与管内的电缆形成一个绝缘体,能够取 得较好效果。 (编辑李健平)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连续出版物:[标引序号]作者.文题CJ3.刊名,年,卷(期):起始一终止页码. 专 著:[标引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译 著:[标引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论 文 集:(标引序号]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一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标引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 专 利:[标引序号]申请者.专利名CP3.国名: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标引序号]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CS3. 技术报告:[标引序号]作者.文题[R].地名:责任单位,年. 电子出版物:[标引序号]作者.文题[EB/OL3.网址,发表日期. 报 纸:[标引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发表日期[版次]. 本刊编辑部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