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肝病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来源:一二三四网
・118・ Jourr ̄0f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2008。Vo1.11 No.4 2优化反应机理教学内容 反应机理(反应历程)是描述化学反应所经历的反应过 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界面过于花哨且动感十足,学生的吸引 力都被课件的外在形式所吸引,教学过程中喧宾夺主,阻碍学 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堂教学效果反而事倍功半。这样做 程和途径。理解反应机理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化学反应本 质,可反应机理因其微观性而不易讲解。例如烯烃的亲电加 成反应,反应过程中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分子轨道杂 也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 的认知规律,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 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把解决学科教 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重点考虑课件内容而非界面。 4.2运用多媒体技术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虽 然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 化,但有机化学课程学习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 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在课件中把所有的抽象内容都形象化 了就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特定的场景中,限制了学生思 化方式的改变、电子云的变化以及原料、中间体和产物的空 间立体形象等,这些过程都是微观现象。通过3D造模软件 配合Flash等动画制作软件 J可以放大原子,放慢化学反应 速度,拉长反应时间,形象地表现亲电试剂的进攻和碳正离 子的形成过程,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抽象概念形象化,把反应 过程中的瞬间变化的复杂过程模拟出来,在头脑中建立“看 得见”、“连续变化”、“动”的过程。 维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因 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一个“度”,要留给学生一 定的思维空间,既给学生某些启发和引导,又不致于扼杀学 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由于目前知识更新换代频率加快,知识总量激增,与医 药有关的化学问题日益增加,学生仅仅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 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设法拓宽学生知识面。运用现代 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时,可以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最新 的研究成果及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及时地显现在屏幕上,以形 综上所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可以对药学专业有机 化学课堂教学作出优化,但不能全盘抛弃传统的教学技术、 教学方法。只有适当采用其他媒体并保留其优势的方面以 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象生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同时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所具 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在相同的单位 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有时间介绍有机化学专 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讲解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时, 可以首先运用动画分别讲解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的机 理。而后将四个动画同时列出作一对比,而后例证该机理。 由于动画的形象生动性,可以快速帮助学生理解苯环亲电取 代反应机理,在该认知基础之上,再顺势引入“足球烯”这一 [1]刘素芳,成志毅.用Mathcad制作烷烃构象模型旋转动画 [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2):187—188. [2]张海军,陈建村,施34. 磊,等.有机化学多媒体课件中分 子结构模型的制作[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3,4(2):32 —较新研究成果的介绍,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容量。 [3]刘军,刘先勇.三维动画模拟有机化学反应机理[J].计 (编辑汤敏华) 4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4.1运用多媒体技术应突出教学内容 现在的一些运用多 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22(8):627—630. 中医肝病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毛德文,龙富立,韦新,何梅燕。林强。区锏,邱华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关键词:中医内科;肝病;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7486(2008)04—0118—03 中医内科临床见习课的目的是加强中医理论与临床实 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临床工作的能力,它是 中医专业学生接触患者、进入临床角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 节。中医肝病系统疾病教学内容繁多,而临床见习时数有 收稿日期:2008—09—01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课题(编号:2006C142);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NO: 200710600F08) 作者简介:毛德文(1968一),湖南洞口人,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2008年第1l卷第4期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3.2以问题为中心・119・ 针对所见习的病例,向学生提出相关 限。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对中医肝病内科临床见 习带教的体会。 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等临床思维能 力。在学生接触患者前,我们给学生提出若干个问题,如黄 1 端正对中医肝病内科学的认识 中医肝病内科见习的主要任务是使医学生了解和掌握 肝病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 查,培养医学生初步的临床诊疗思维。中医肝病内科虽然归 属中医内科系统,但由于部分肝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以及 重型肝炎/肝衰竭、肝癌等危重病患者相对较多,使得部分见 疸之阳黄与阴黄之间的鉴别、积聚中积与聚的鉴别等等,使 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见习,一边回想学过的理论知 识,一边结合临床实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个以 临床问题为中心的临床医学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典型肝病 的印象。 习医生产生巨大的心理恐惧;而肝病学科又属于消化学科的 一个分支,又使部分见习医生不引起重视,认为中医肝病内 科的学习是非常恐怖的或是不必要的。实际上,中医肝病内 科虽然部分病种具有传染性,但只要我们做好个人防护就完 全不用担心;而且见习内容是较为基础的知识,主要是见习 常见的肝着、积聚、黄疸、鼓胀等的症状、体征、诊断和鉴别诊 断。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就能圆满完成中医肝病内科见习 任务,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如黄疸病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腹腔穿刺放腹水术、胸腔穿刺放胸水术、腹水超 滤浓缩回输术、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等等。 2充分做好见习带教准备工作 根据我院医学生临床见习大纲要求,在中医肝病系统疾 病中,肝着、黄疸、鼓胀等是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为提高临 床带教效果,我们充分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要求带 教老师提前备课,选择好典型、重点病种(肝着、黄疸、鼓胀), 收集相关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资 源,将平时临床上典型的症状、体征等收集起来,以便带教过 程中给同学仔细介绍这些典型案例。二是见习前列出见习 提纲,要求同学复习肝着、黄疸、鼓胀等病种的中医病因病 机、常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辨证论治等内容,以更快、更好 地跟随老师带教的步伐。三是要求带教老师认真寻找好见 习病例,耐心说服患者以获其配合,避免出现患者在见习过 程中出现反感情绪甚至不合作,以便学生在见习时医患双方 能有效地互动。尽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充分做好准备,提 高中医肝病内科临床见习带教效果。 ・ 3改进见习带教方法 临床见习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实 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我们改变传统的“灌注式”或 “填鸭式”教学,积极改进带教方法,在临床见习中引进了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我们具体做法如下: 3.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 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学中应重点解 决的问题u J。我们让学生充当医生角色,直接到患者病床前 对患者进行询问和查体,提高了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的主动 性,要求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勤用脑。要求学生积极问诊, 掌握问诊方法和技巧;并在示范体检之后,鼓励学生多动手, 并纠正不正确的手法,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 3.3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学习能促进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和 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在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后,我们将学 生分成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派1名代表陈述总结好的 内容,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纠正。带教老师进行引 导、启发、评分,选出1组为优胜组并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 最后由带教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答疑、归纳知识要点。 PBL教学的精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学 生面对问题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 精神。研究显示,采用积极参与临床工作、施行分组见习等 改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病例分析和临床思维能力_2 J。 4充分利用模拟教学资源 当前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渐渐增强,在学生见习时不太 合作;加上见习人数次数增多与见习病源有限的矛盾日益突 出,较多操作训练难以完成;另外如果见习期间患者阳性体 征不明显时也非常影响见习的效果。模拟教学在很大程度 上克服了这些困难。我们充分利用我院临床教学培训基地 的模拟教学资源,如SimMan综合模拟人(高端模拟人)能真 实地模拟肝病重点病种的病理生理改变,表现出相应的各种 临床症状体征,可根据临床教学需要随时设置。另外,标准 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V)E 3J能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 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在临床见习带教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 作用。我们合理利用医院培养的标准化病人资源,让学生亲 自对SP进行肝着、黄疸、鼓胀等病种的问诊和体格检查操 练。当学生在临床见习面对真实的病人时,问诊及体格检查 技能均有明显的提高。 5适当介绍肝病新进展 我们的教科书由于篇幅限制和出版周期长等各种原因, 往往不能及时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知识和观点,尤其是肝病相 关病种在教科书中所占比例较少,而肝病知识更新相对较 快。因此适当介绍一些肝病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对于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信息、了解疾病诊 治的新进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中药抗病毒治疗 的研究、中药调节免疫作用的研究、中药护肝退黄的研究以 及本学科在中医药防治急黄病(重型肝炎/肝衰竭)、肝着(慢 性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等中医药研究新进 展;重症肝病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内镜下介入治疗的新方 法、重型肝炎/盱衰竭等急危重症的药物治疗、核苷类似物药 物抗病毒治疗面临的耐药问题、自身肝细胞移植、干细胞移 ・120・ Journal Of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2008.Vo1.11 No.4 植等现代医学研究新进展,结合多媒体及CAI课件演示,可 让学生有直观方面的感性认识。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们的 参考文献 [1]姚斌,胡国亮,许雯,等.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也可以使他们能全面地学习到中医、西医在肝病 领域的知识点,扩大知识面,树立学生对中医药防治肝病的 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 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能更轻松 而快速地熟悉和掌握中医肝病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 知识及肝病内科部分治疗的技术操作,形成初步的临床诊疗 思维,为其将来真正进入临床打下扎实的基础。 改革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3,(6):51—53. [2]董西林,王雅娟,李家芝.内科临床见习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42 —44. [3]蔡定彬,王娜,孙464. 丽,等.关于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 量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4):463— (编辑汤敏华) 医学生临床实习能力培养的探讨 黄翎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530011) 关键词:教学方法;医学生;临床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86(2008)04—0120—02 医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从课堂走 向病房、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阶段,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 相结合的桥梁,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的关键 结合,不知道该掌握哪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 致于在实习中出现盲从、不知所措的现象。甚至认为自己是 “免费劳动力”,产生干活多了吃亏的思想,最终挫伤了实习 的积极性,进而可能出现违反科室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的 现象。 1.2带教水平和教学方法的问题临床实习生对各带教层 时期。临床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不断提高 和保证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临床教学的目的是 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基本 临床知识及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医学生要在实习期间实现理 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巩固、应用并升华, 次有不同的评价。对中级职称带教老师评价最高,对高级职 称带教老师次之,对初级职称带教老师评价最低。分析其原 因为中级职称者带教经验较为丰富,知识结构较全面,临床 基本功较扎实,学生与之沟通容易;初级职称者年资较低,临 床工作时问短,缺乏临床和带教经验,而临床实习中往往较 多的是初级职称者带教实习生。部分带教教师忽略了学生 参与临床诊疗活动是临床思维的培养和临床操作技能训练 的过程,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习,造成 学生写病历时不认真采集病史及检查患者,原封不动的照抄 使之转变为临床工作能力,完成医师从业前的最后训练,为13 后顺利成为执业医师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临 床带教十分重要。笔者通过临床带教,认为目前医学生在临 床实习中存在积极性不够,欠缺参与意识等问题,现对其进行 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方法供在临床带教中参考。 1医学生临床实习的现状 1.1实习目的欠明确 对医学生来说,进入临床实习前所 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是相对独立和分散的,造成对所学 知识理解和记忆相对比较古板,而当真正接触到临床实际工 作时就暴露出了基础概念含糊不清、基本理论似懂非懂、知 识点不连贯、思维逻辑性差等问题,对临床实习阶段重要性 认识不足或认识模糊。因此,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 住院医师的住院记录后了事,查房过程中不看患者,只是机 械被动地跟随老师巡视患者,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主动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不 注重进行诊断学的望、触、叩、听基本诊断方法及外科的消毒 换药、穿手术衣、手术打结等基本操作的训练。 1.3就业竞争压力的影响 一些大医院逐渐趋向于聘用具 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已通过四级或六级大学英语考试的 动状态,不能将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具体临床实际相 收稿日期:2008—06—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