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将HAc—Ac- 溶液稀释一倍,溶液的[H3O+] 就减少到原来的1 / 2。
B.0.1mol·L-1的KH2PO4和0.05mol·L-1的NaOH等体积混合,可配成缓冲溶液。 C.0.2mol·L-1的HCl与0.2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可配成缓冲溶液。 D.在正常人血浆中[CO2]溶解 /[HCO3-] 约为20 / 1。
E.0.1mol·L-1NaH2PO4溶液与0.1mol·L-1 Na2HPO4溶液的pH值相等。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红的变色范围为4.4~6.2 ,故在pH=5.2时溶液应呈现红与黄的混合颜色。 B.对同一反应,不管用哪种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都一样。 C.温度升高使分子的碰撞频率增加,这是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主要原因。 D.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化学反应。 E.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005 + 0.1 + 0.005 = 1.110
3.下面几种仪器构造中,哪一种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结构? A. 光源 → 吸收池 → 单色器 → 检测器 → 显示器
B.光源 → 吸收池 → 单色器 → 检测器
C.光源 → 单色器 → 吸收池 → 检测器
D.光源 → 单色器 → 吸收池 → 检测器 → 显示器
E.光源 → 单色器 → 吸收池 → 显示器 → 检测器
4.下列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 只要反应及温度一定,正、逆向的反应速率常数应相等。
B.决定反应速率大小的活化能、速率常数均与温度无关。 C.化学反应速率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 D.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 E.反应级数必是正整数。
5.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溶液的pH与浓度基本无关。
A.NaOH B.Na3PO4 C.NaAc D.NH4CN E.H3PO4
6.下列哪项符合二级反应特征
A.k的单位:[时间-1 B.k的单位:[时间-2 C.k的单位:[时间1 D.t1/2 = 1/K E.t1/2= 1/kc0
7. 在定量分析中,减小偶然误差可用
A.校正仪器 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C.空白试验 D.对照试验 E.掩蔽杂质干扰
8.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的lgc对t为直线关系,则该反应为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零级反应 D.2/3级反应 E.无法确定
9. 在HAc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Ac固体,将使
A.溶液的离子活度因子增大 B.HAc的离解度增大 C.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 D.HAc溶液的酸度减少 E.HAc的Ka减小
10.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某浓度的HAc溶液时,正确的说法是 A. 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 B. 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为中性 C. 计量点与滴定终点完全一致 D. 由于指示剂选择而造成的误差是偶然误差 E.到达滴定终点时,所消耗NaOH物质的量与HAc物质的量相等
11.人体血浆存在的主要缓冲对中的共轭碱是
A.CO32- B.H2CO3 C.HCO3- D.H2PO4- E.PO43-
12.下列哪种溶液不具有缓冲作用 A.0.1 mol·L-1 HAc— 0.1 mol·L-1 NaAc B.0.1 mol·L-1HAc— 0.05 mol·L-1 NaOH C.0.1 mol·L-1HCl— 0.1 mol·L-1 NaOH D.0.1 mol·L-1 NH3— 0.2 mol·L-1 NH4Cl E.0.1 mol·L-1 H3PO4和0.15 mol·L-1 NaOH
13.酸碱质子理论中,在水中以下哪组属于两性物质
A.H2O和H2SO4 B.H2PO4 - 和NH4+ C.H2PO4 -和NaCl D.NaHCO3和Na2CO3 E.HS - 和HPO42-
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H2O的共轭酸是OH -。
B.Ksp (MgCO3) = 6.82×10-6 ,意味着沉淀平衡时,[Mg2+] = [CO32- ] =( 6.82×10-6)。 C.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两性物质溶液的pH与两性物质的浓度绝对无关。
D.H2O、HAc和C2H5OH三种溶剂中,能最好地区分HBr和HCl酸性强弱的是H2O。 E.对难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依数性中的bB应该用溶液中溶质质点的质量摩尔浓度的总和。
15.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mol·L-1,其pH大于7的是
A. NH4Cl B.NaNO3 C.NaAc D.NH4Ac E.NaCl
1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物质B的浓度”就是“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 B.表示质量浓度时,质量的单位可以改变,溶液体积的单位也可以改变。 C.温度一定时,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解在100g水中,则两溶液的⊿p1=⊿p2。 D.纯溶剂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力称为渗透压。
1E.若 c ( MnO ) 0 .2 mol L 41/2
15, 则c(MnO4 -) = 1 mol·L-1
1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所含小分子和小离子的质量低于胶体物质的质量,所以由小分子和小离子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比胶体渗透压小。
B.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C.若两种溶液的渗透压相等,其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D.在临床上补液时只能用9g·L-1NaCl或50g·L-1葡萄糖等渗溶液。 E.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决定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水的转移。
18.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说来,反应的活化能愈小,反应速率愈高。
B. 一般情况下,不管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都增大。
C.复合反应中,速率控制步骤决定着整个反应的速率,但反应总级数与速率控制步骤的反应级数不一定相同。
D.反应A+B→C+D 达平衡后,如升高体系温度,则生成C的产量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E.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19.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吸收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溶剂及溶液浓度有关。 B.κ愈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光愈易吸收,测定灵敏度愈高。
C.溶液中无干扰物质存在时,应选择波长λmax的光作入射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D.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及光的吸收定律,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E.在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可表示为lg(I0 / It)
20.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有色物质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无关。
B.当物质的可见-紫外光谱有两个以上吸收峰时,可根据不同吸收峰处的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物质的依据。
C.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棱镜、透镜、光窗、氢灯和光电管均应用光学玻璃制造。
D.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愈低,透光率就越大。 E.溶液偏离Beer定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单色光不纯。
21.0.01 mol·L-1H3A 溶液的pH约为 (H3A的 :Ka1= 1×10-2 , Ka2= 1×10-8 , Ka3= 1×10-12 )
A.2 B.4 C.5 D.7 E.6
22. 某弱酸HA的浓度c为0.1mol·L-1 ,测得该溶液在37℃时的渗透压为283.5 kPa,则该物质的解离度为
A.1% B.5% C.10% D.20% E.30%
23. When H2SO4 is added to the saturated solution of PbSO4 the solubility of PbSO4 would A. increase slightly. B. increase greatly. C. decrease slightly. D. decrease greatly. E. unchange.
24. For an elementary reaction 2A = D + 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A.υ = k c(A) B.υ= k c 2(A) C.υ= k c 1/2(A) D.ln c = -kt + ln c0 E.t1/2 = c0/2k
25. The range of titration jump is from 8.7 to 5.3 for the titration of 0.01000 mol·L-1 of NaOH by 0.01000 mol·L-1 of HCl,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be chosen as indicator? A.phenothalin B.methyl red C.methyl orange D.A or B E.A, B or C
26. 某元素的三价离子的电子组态为[Xe]4f145d3,该元素属于 A. 第五周期,ⅢB族,d区 B. 第五周期,ⅥB族,ds区 C. 第六周期,ⅥB族,d区 D. 第六周期,ⅢA族,p区 E. 第六周期,ⅢB族,d区
27. 下列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少的是
A. 26Fe B. 22Ti C. 24Cr D. 28Ni E. 30Zn
28. 下列分子中极性最小的分子是
A. ClF3 B. H2S C. AlF3 D. PH3 E. CH3F
29. 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下列原子序数中,哪一个元素和它不是同一族的? A. 7 B. 15 C. 51 D. 69 E. 83
30. 用分子轨道理论判断下列分子中具有顺磁性的分子为 A. H2 B. CO C. N2 D. O2 E. F2
31. 浓硝酸中同时存在哪些分子间作用力?
A. 色散力、氢键 B. 取向力、诱导力 C.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D.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E. 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3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ordination ions is colorless? A. [Ti(H2O)6]2+ B. [Fe(H2O)6]2+ C. [Fe(H2O)6]3+ D. [Co(NH3)6]3+ E. [Ag(NH3)2]+
33. 20ml 0.2mol.L-1 AgNO3 solution mixed with 35ml 0.10mol.L-1 NaCl solution, the structure of gained collid can be expressed by:
A. {[AgCl]m·nCl-·(n-x)Na+}x-·xNa+ B. {[AgCl]m·nAg+·(n-x)Cl-}x+·xCl- C. {[AgCl]m·nAg+·(n-x)NO3-}x+·xNO3- D. {[AgCl]m·nCl-·(n-x)Ag+}x-·xNa+ E. {[AgCl]m·nCl-·(n-x)Cl-}x-·xNa+
34. Point out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and the oxidation number of the central atom Cr in coordination compound [CrCl(NO2)(H2NCH2CH2NH2)2]Cl
A.6,Ⅱ B.4,Ⅱ C.6,Ⅲ D.4,Ⅲ E.8,Ⅲ
35. 在Fe(NO)2(CO)2中,Fe的氧化值是
A. -2 B. 0 C. +2 D. +3 E. +4
36. 对于八面体配合物,电子组态为d6的低自旋配合物的CFSE是 A. -1.2Δo B. -1.6Δo+P C. -2.0Δo+2P D. -2.4Δo+2P E. -1.8Δo +P
37. 预测下列钴的配合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
A. [Co(CN)6]3- B. [Co(NH3)6]2+ C. [Co(en)3]3+ D. [Co(CN)6]4- E. [Co(NH3)6]3+
38.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场八面体和弱场八面体中,d电子的排布方式均相同的是 A. Cr3+、Co3+ B. Fe3+、Co3+ C. Mn2+、Ni2+ D. Ti2+、Ni2+ E. Cr3+、V2+
39. 已知Ksp(AgSCN)=1.1×10-12, Ksp(AgI)=1.5×10-16, Ksp(Ag2C2O4)=1.0×10-11, 判断各电极电位①φ (AgSCN/Ag)、②φ (AgI/Ag)、③φ (Ag2C2O4/Ag)的高低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E. ②>①>③
40. 下列两个电极反应 (1)2HO22eH2O2
(2)1H2O2H1Oe222其电极电位分别为φ1和φ2, 则φ1与φ2的关系是
A.φ1=φ2 B.φ1=-φ2 C.φ1=2φ2 D.2φ1=φ
41. 下列两电池反应
(1)H2(g)1O(g)H2O(l)22θ
2 E.φ1=-2φ2
(2)2H2O(l)2H2(g)O2(g)
其标准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 则E1与E2的关系是
A.E1=E2 B.E1=-E2 C.E1=2E2 D.2E1=E2 E.E1=-2E2
42. 298.15K时,用pH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测得pH =7.00的标准缓冲溶液的电池电动势为0.395V, 当测定待测液的电池电动势为0.336V时,该待测液的pH为 A.5.00 B.6.00 C.8.00 D. 6.86 E.7.00
43. 下列哪个配离子是反磁性的
A.[V(NH3)6]3+ B.[Fe(H2O)6]3+ C.[Mn(CN)6]4- D.[FeF6]3- E.[Zn(NH3)4]2+
44. 某学生在作Fe(OH)3胶体聚沉实验时,用:①加硅酸胶体;②加Al(OH)3胶体;③加Al2 (SO4)3溶液;④加As2S3胶体;⑤加蒸馏水等五种方法,其中能观察到聚沉现象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E. ①④⑤
45. 欲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Na+和Cl-,可选用的方法是
A.过滤 B. 蒸馏 C. 盐析 D. 渗析 E. 重结晶
46. 下列关于共价键的描述,现代价键理论(VB法)认为不正确的是 A. σ键比π键牢固
B. σ键可单独存在,π键不能单独存在 C. 两成键原子间可形成一个以上的π键 D. 两成键原子间可形成一个以上的σ键 E. 单电子键不可能存在
47. 胶团结构中的扩散双电层是指
A. 胶核表面和吸附层 B. 吸附层与扩散层 C. 胶粒与扩散层 D. 吸附层与胶团间液 E. 胶核表面与扩散层
48. 配合物[Pt(NH3)Cl2(NC5H5)]的命名为
A. 吡啶·二氯·氨合铂(Ⅱ) B. 二氯·氨·吡啶合铂(Ⅱ) C. 氨·二氯·吡啶合铂(Ⅱ) D. 吡啶·氨·二氯合铂(Ⅱ) E. 二氯·吡啶·氨合铂(Ⅱ)
49. 下列对于氧化还原滴定法,哪一说法是错的? A.测定维生素C时,加入HAc使溶液保持一定的酸度 B.对于间接碘量法,淀粉指示剂须在近终点时才加入 C.高锰酸钾法也能用于测定一些无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D.用KMnO4滴定H2O2时,加热溶液使反应速度加快 E.对于高锰酸钾法,调节溶液的酸度不能用HCl
50. 将下列蛋白质分别溶于pH=5.9的缓冲溶液中,电泳时,移向负极的蛋白质是 A. 人血清白蛋白(pI=4.64) B. 血红蛋白(pI=6.7) C. 鱼精蛋白(pI=12.0) D. A与B E. B与C
二、填空题
1. 按所示格式填写下表 价层电子 5s1 5s1 5p1 5p1 5p1 5p1
2.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OF4、PO43-及BrF4- 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6分)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 OF4 PO43- BrF4- n l m s
三、计算题
1. 称取1.200g混合碱试样Na2CO3(Mr=106.0)和NaOH(Mr=40.00)或Na2CO3
和NaHCO3(Mr=84)混合物,溶于水后用0.500 0 mol·L-1 HCl溶液滴定至酚酞褪色,消耗30.00mL。再加入甲基橙,继续滴加HCl至呈现橙色,又用去5.00 mL。求:此试样含有什么物质?其含量各为多少?
2. 尿素的水解反应为CO(NH2)2 + H2O = 2NH3 + CO2,无酶存在下,反应活化能Ea为120 kJ·mol-1,而在尿素酶存在时,反应活化能降为46 kJ·mol-1,假定有、无酶存在,指数前因子A的数值相等,试计算:
(1) 由于尿素酶的催化,在37℃下反应速率是无酶存在时的多少倍? (2) 无酶存在时多少温度才能达到酶催化反应时的速率?
3. 已知电池 Ag│AgBr│Br-(1mol·L-1)‖Ag+(1mol·L-1)│Ag (1) 写出正极反应,负极反应,电池反应。
(2) 已知φ (Ag+/Ag)=0.799 6V,φ (AgBr/Ag)=0.071 33V 求上述298K时的电池电动势E、平衡常数K及Ksp(AgBr)。
(3)若要使上述两电极的电位相等,在正极溶液中加入I-达到平衡后的浓度为多少?已知
Ksp,AgI= 8.52×10-17。
4. 利用EDTA滴定法可测定尿液中的Ca2+、Mg2+含量。吸取尿样20.00 mL,加入pH = 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10 mL,以铬黑T为指示剂,0.010 25 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3.35 mL。另取尿样20.00 mL,加入NaOH溶液调pH=12,钙指示剂,以0.010 25 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2.65 mL(提示:此滴定条件下,Mg2+已形成Mg(OH)2沉淀)。计算尿液中的Ca2+、Mg2+含量(以g·L-1表示)。已知相对原子质量:Ca 40.08, Mg 24.31。
答 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价层电子 5s1 5s1 5p1 5p1 5p1 5p1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 n 5 5 5 5 5 5 l 0 0 1 1 1 1 OF4 5 三角双锥形 变形四面体 m 0 0 0 +1 -1 0 PO43- 4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s +1/2 -1/2 +1/2 +1/2 +1/2 -1/2 BrF4- 6 正八面体 平面正方形 三、计算题
1. 此试样含有NaOH和Na2CO3
2. (1) 设无催化剂时和有尿素酶催化时的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k1, k2,活化能分别为Ea1 ,Ea2,
根据Arrhenius 方程式
即,尿素酶催化时的水解速率是无催化剂时的2.9×1012倍
(2) 若无催化剂时的速率与370C时有转化酶催化时的速率相等,即:k1= k2,则
T = 775 K
3. (1) 正极反应:Ag+ + e- = Ag
负极反应:Ag + Br- = AgBr + e- 电池反应:Ag+ + Br- = AgBr
(2) E=φ (Ag+/Ag) - φ (AgBr/Ag) = 0.799 6 - 0.071 33 = 0.728 3(V)
K=2.0×1012 Ksp=1/K=4.9×10 -13
(3) 0.071 33=0.799 6+0.059 2 lg[Ag+] =0.799 6+0.059 2 lgKsp - 0.059 2 lg[I-]
0.0592 lg[I-]=0.799 6-0.071 33+0.059 2 lg(8.52×10-17) = - 0.222 4
[I-] = 1.74×10-4 mol·L-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