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航天文化特色学校的实践和思考 ◇颛孙长宗 自2009年以来,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在办学 理念、育人目标、课程建设等方面开拓进取,不懈努 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文化自觉。其次是 文化重构。重新梳理闵行三中办学传统和核心文化, 按照时代要求进行科学评估,进而突出航天文化的 核心和引领作用,逐步用“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 风、学风)进行概括和固化。再次是课程融合。在基础 型、拓展型、研究型三大类型课程和其他丰富多彩的 力,学校呈现出喜人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以航天文 化教育为龙头的特色办学模式。 一、确立特色创建目标,带动学校全面发展 我校是一所公办普通完全中学,地处上海市较 为偏远的闵行区南端黄浦江畔。闵行区域内和周边 育人途径中渗透航天文化内容。要努力做到科学合 理、循序渐进,在尊重课程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前 航天单位富集,为学校航天科技特色发展提供了丰 富的校外资源和优越的学习条件。我校充分利用学 生家长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把航天教育课堂由狭 小的学校扩展到广大的社会,形成了航天科技课程 的基础体系。 课程建设方面,突出航天文化的核心和统领作 提下达到最佳效果。最后是项目驱动。确立了—个 题为《基于航天文化的中学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研 究》的市级科研项目,通过课题研究和硬件建设,推 动创建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三、实施重点建设项目,保证工作务实有序 我们的重点之一是建设航天科技教育展示馆, 目前已启动建设,它有多方面功能。第一,航天精神 宣导功能。通过航天发展史和我国航天发展成就展 区,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航天科技成就和航天精神, 用,重构学校课程,在基础型课程中自然渗透,在拓 展型课程中体现特色,在研究型课程中凸显优势。 学生发展方面,通过航天知识和文化的学习,着力 提升学生的探究、合作、创造精神,培养适应现代社 会的综合素质。教师发展方面,将航天文化作为师 认识航天工作是勇敢者、合作者和创新者的舞台,航 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精 天文化是自信、严谨、拼搏与奉献的精神的诠释。引 益求精的科学意识,精诚合作的团队理念,勇攀高 领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自觉肩负起建设航天强国的 峰的创造品格。学校发展方面,逐步树立航天文化 使命。第二,航天知识普及功能。科普宣传区拓展学 生航天视野,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志趣,也为各类 航天课程的有效开设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第三,课 品牌,在育人理念和路径上形成特色,不断扩大影 响,在普通中学的发展中发挥示范和辐射效应。 二、制定特色创建策略,凝聚学校发展能量 首先是理念先行。我们总结多年来航天特色教 程实施基地功能。航天科技教育展示馆以其丰富的 航天资源,为基础型课程学科教学提供了定向的延 展方向,通过实验操作、体验互动等环节,促进对基 础型课程的学习,为校本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育经验,强化特色办学理念,结合人才培养和师德 建设的要求,使多元办学、特色发展的先进教育理 的教学提供实验基地。第四,科技创新乐园功能。航 作者简介:颛孙长宗,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校长(上海,200240) 基础教育参考・2014/10 j3 } 管理论坛 天科技教育展示馆针对有相关爱好学生的兴趣,为 其提供亲身探索实践、模拟操作、改造创新的实验 环境,并在专家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在航 天教育基地自我体验,自主学习,大胆创新。第五, 社会服务基地功能。展示馆建成后,不仅满足本校 航天科普教育活动需求,还可发挥辐射作用,承担 区域内和兄弟区县青少年航天科技创新、实践体 验、科学普及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责任。 场馆建设努力突出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即隐眭教育与直观教育相结合、趣味性与体 验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基础性与创 造陛相结合。展示内容既有一般中学生都能理解的 基本航天知识,也为有强烈探究兴趣的学生提供了 更多实验发现、探究创造的空间。 展馆架构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包括5个部 分——航天历史文化区、航天发射模拟区、体验互 动活动区、创新实验研究区、航天成果陈列区。建成 后采取科普学习型、特色课程型、创新探究型管理, 欢迎校内外各学校的学生来校参观学习,满足更多 学生的学习愿望。不断完善航天基础型课程、拓展 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等特色课程体系。对部分航天 兴趣浓厚、特长明显的学生,学校安排专门的指导 教师,在教师的个别化辅导下,开展验证性、体验性 的航天创新实验。 重点之二是建设航天文化特色校园。首先是不 断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围绕学校“创建航天文化教 育特色”这一整体办学目标,使学生在校内有更多 的活动场所。其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航天部 门的帮助下,学校将建设三大校园航天文化宣传阵 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探究,主 动发展。 近年来,学校广泛开展航天文化宣传与教育活 动,优化航天文化节、我的航天梦——航天模型竞 赛活动,积极聘请航天专家来校做讲座,使学生与 专家面对面交流;积极参加上海市宇航学会举行的 “育航天种子,做有责任的人”航天科普活动,使学 生在亲自种植和体验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探究 38基础教育参考・2014/10 意识和责任感;举办火箭模型制作比赛,展示学生 的各类科技活动成果;利用航天科技展板、航天小 报、航天黑板报和编写航天科技成果文集等,为学 生构建各类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 乐,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染、陶冶,增强科学意识、 提升文化修养、培育航天精神。今后我们将通过不 懈努力,使学校很快形成三大活动中心,即上海市 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示范中心、上海市航天爱好者 活动中心、上海市青少年航天科普教师培训中心。 四、落实课程保障措施,积累学校发展强大后劲 基础型课程整合渗透。根据学校特色建设总体 目标,确立分年级的课程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基础 性课程中的航天资源加强航天科技文化教育,编写 学科航天辅助教材,通过课堂渗透、学科内拓展和 隐I生教育等途径和方式,有效落实航天科技文化教 育目标。 拓展型课程培育优势。立足于对学校已有的拓 展型课程体系的梳理和整合,依托闵行区独特的航 天科技资源,综合学科教学与德育内容,在原有拓 展型课程的时空内,开发具有航天文化教育特色的 拓展型课程,编写相关的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有 效实施,培育优势。 研究型课程凝聚精神。我校研究型课程为航天 科技活动搭建了一个收放自如的平台,使学校航天 科技活动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活动时空。在特色学 校建设中,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更加注重引 导学生在研究中深刻体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把 这种精神迁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凝聚成不怕困 难、敢于创新、精益求精、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三中 精神。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我校 师生将循序渐进,稳步前进,多方协调,处理好特色 和基础、特色和本色的教育教学关系,将特色深深 植根于本色之中。旧 (责任编辑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