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窗》教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窗》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欣赏课文精彩的语言,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到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见解。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活动,能认识人性的美丑,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初步学会欣赏小小说。通过对课文的感悟,引导学生分析、阅读和讨论相结合,在对全文的具体认识和透沏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课文精彩语句的欣赏

(2)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钱钟书先生说“窗户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在我们的生活中寻常不过,但窗也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字眼,它是迎来光明的地方,也是多彩世界的了望口。也许窗外有七色阳光,窗内还有动人的故事。课前同学们读了泰格特的小说《窗》,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窗”的故事呢?

2、 了解作者。(学生互相说说) 3、 指名讲述故事,组织评价。 故事情节:同病房的两位重病人刚开始相处融洽,靠窗的病人为不靠窗的病人讲述窗外的美景。不靠窗的病人由享受到嫉妒,最终见死不救,导致靠窗病人的死亡。自己如愿以偿后却发现外面只是一堵墙。

二、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读书、思考,写下自己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或想提出来和老师同学探讨的问题(从内容、写法切入)

2、组织学生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提出的问题,交流并确定小组内最有价值的问题并上交。

3、选代表和老师一起筛选本节课拟讨论的问题,学生领回感兴趣的问题,自选学习伙伴,结成小小组,明确分工,讨论问题

4、组织交流、评价

重点如下:

1、指导分析小说的途径

问: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板书:三要素) 问:三要素的核心是什么? 答:人物形象。

师: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既然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显然 小说的主题思想是

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来展现的。

2、故事的结局除令你感到意外、震惊,还给你什么感觉?关于故事悲剧性的结局,有人说都是“窗”惹的祸,也有人说一扇窗户有什么错,究竟谁对谁错呢?我们不忙下结论,等真正读透读懂了课文,我们才有发言权。

学生自由讨论,言之有理即可,目的是启发下面的讨论。

3、问:通过刚才对文章内容的粗略了解,你能断定谁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吗? 答:另一个病人。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分析另一位病人是怎样一个人,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

提问:

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他们的性格如何?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靠窗的病人心地善良,忘记疾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不靠窗的病人自私,冷酷无情,心胸狭隘,见死不救。

对比手法突出赞扬了“另一个病人”无私的品质,他心胸广阔、视野开阔,讽刺了自私的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表现“惩恶扬善”的主题。)(具体语句见“教参”)

4、概括说说作者对生活有什么独特的感悟?(学生有见解、能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这样理解:《窗》呼唤与向往人与人之间自由交流思想,人与人之间要坦诚,要相互信任。窗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人类之间的象征,代表着更高的人类进化,关上窗户是保护个人的空间,让灵魂得以自由。

5、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最精彩?哪些地方的议论幽默风趣?或是见解深刻?把他们找出来,在小组内把自己欣赏的地方读一读,说说自己的见解。

①(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老师参与讨论,或是进行指导) ②指名几个小组把自己学习的内容讲述一次。 ③质疑。(学生问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如描写环境的句子:

“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教师适当启发学生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故事发生的前提,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6、为什么不以“墙”为题?

因为窗是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窗,既是病房的窗,又是人物心灵的窗户。 7、如果开头就说破透过窗户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样就没有悬念,人物塑造就不会成功,就不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8、教师小结:如何鉴赏小小说

在抓住三要素的基础上,更要突出两个特点:

1、小小说,往往在结尾设计巧妙,出乎人的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 2、小小说,刻画的人物虽少,却能活灵活现地表现中心,警示世人。

三、课外延伸 讨论:

1、有人可能说,现在人心叵测,从眼睛里往往看不透人的内心,那又是为什么?那么于此说来“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此话是否要重新理解呢?的确,我们现在有些人道德沦丧,骗子横行,如果仅从他的眼睛去判断他的人品,可能大错特错了。“窗可以算是房屋的眼睛”你是否也有新的理解? (学生畅所欲言)

2、古今中外都有非常自私的人,私欲膨胀会产生哪些恶劣的行径? 在新世纪,我们作为新的一代,该怎样做呢? (讨论后自由发言)

四、语文活动: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创造情境:假如一个新的病人进了这间病房,这扇“窗”下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看谁给小说续的结尾好。形成文字写成一篇500—600字的小短文。

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尽可能做到合理,有创意。教师组织交流、评价。

(可能是惭愧,悔恨;也可能是心安理得,至死不悟;也可能是昼夜不眠,导致病情恶化;也可能是思想转变,好好养病,像靠窗的病人一样,为后来的病人编造美丽的谎言。)

五、课后活动:听歌曲《爱的奉献》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新时期更要做一个服务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