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状况的变化论文

来源:一二三四网
主国绽金!晦压!Q!!生!旦墓丝鲞箜!塑£!i!i型丛!!塑堂!!£蝤塑:也堕!Q垣』吐呈!:盟!:!・论著・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状况的变化孙占彬【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认知状况的改变及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人研究的65例老年化疗乳腺癌患者为化疗组,63例行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为未化疗组,以及6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化疗组于化疗前(T1)及化疗后(T2)应用成套神经心理学测试,未化疗组及对照组心理学测试时间与化疗组一致。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及不同化疗方案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结果化疗组T2时,数字广度倒背、数字符号、延迟记忆、再认回忆记忆评分显著下降,完成TMT任务B、Stroop任务B、任务C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T2时,CT组数字广度倒背、数字符号、延迟记忆、再认回忆记忆评分显著低于未化疗组及对照组(P均<0.05),完成TMT任务B、Stroop任务B、任务C时间显著长于未化疗组及对照组(P均<0.05)。在rI’2时,FAC组患者数字数字符号、延迟记忆、再认回忆记忆评分显著低于AT组及AF组(P均<0.05),完成TMT任务B显长于AT组及AF组(P均<0.05),AT组与AF组各测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化疗可损害老年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主要表现在执行能力、注意能力及记忆上的不同程度改变。FAC化疗方案较AT及AF方案更显著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认知损害功能。【关键词】老年乳腺癌;化疗;认知功能;神经心理学测试化疗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是指肿瘤患者接受化(2)入组前接受过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时或化疗后引起的认知功能的损害,患者常表现疗及内分泌治疗的患者;(3)合并焦虑、抑郁、认知为记忆功能、学习能力、注意力、信息加工速度及执功能障碍史及精神疾病史患者;(4)合并其他可导行能力的改变¨J。国外文献报道旧J,肿瘤患者化疗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史患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且患者大多数者;(5)有药物依赖史、酒精史或正在服用改善认知表现轻中度、呈间歇性,不容易觉察,不同地区、人群功能障碍的药物患者。符合化疗指征:(1)肿瘤>2也存在异质性,容易导致漏诊。与年轻化疗人群相cm;(2)淋巴结阳性;(3)激素受体阴性;(4)HER.2比,老年化疗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各器官功能衰退,阳性;(5)组织学分级为3级的68例为化疗组(脱化疗后更容易并发认知功能障碍"一。化疗后认知落3例,纳入研究65例),平均年龄(65.1±3.6)岁;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同时降低患者治平均教育年限(11.9+2.1)年;接受FAC(多西他赛疗依从性,影响患者治疗效果Ho。本研究将探讨化+氟尿嘧啶+环磷酰胺)方案22例,AT(紫杉醇+阿疗对老年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对不霉素)方案20例,AF(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16同化疗方案对患者认知损害程度进行分析,旨在提例;TNM分期为11b~111b。对于肿瘤直径≤2em者高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且淋巴结为阴性的患者不需要行化疗治疗者65例,为未化疗组(脱落2例,纳入研究63例),平均年龄资料与方法(65.4±3.6)岁;平均教育年限(12.0±2.4)年;TNM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分期为Ia~11a。另选取65例同期在本院行身体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检查自愿参与研究的女性体检者(年龄>60岁)为人标准:(1)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2)病理诊断为对照组(脱落2例,纳人研究63例),排除标准与乳0~Ⅲ级浸润性导管癌,无远处脏器转移;(3)患者均腺癌患者一致,平均年龄(64.9±3.4)岁;平均教育于术后6个月内人组;(4)年龄>60岁;(5)均签署年限(12.3±2.6)年。3组患者年龄、教育年限差异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晚期恶性转移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2.研究工具:应用成套神经心理学评估工具对DOI: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6.06.020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作者单位:042500山西省安泽县人民医院外科表(Mo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万方数据主垦绫金堕废垫!垒生垒旦筮丝鲞箍垒翅£!型型丛!!型些堂£丛塑:』!塑垫!!t!堂:丝z盟!:!抑郁量表(HADM)、数字广度、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数字符号、连线任务(TMT)、词汇流畅性测试(VFT)、Stroop色词任务。其中数字广度包括顺背及倒背任务。AVLT测试包括即刻记忆、长时延迟记忆及长时记忆延迟再认。连线任务分为任务A及任务B,Stroop色词任务包括颜色识别(A)、不同字颜色识别(B)及干扰字颜色识别(c)。3.测试方法:化疗组于术后确诊但未行化疗药物治疗时(T1)对患者应用成套神经心理学评估工具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当患者化疗结束后(T2)再次应用成套神经心理学评估工具对其认知行为进行测评。未化疗组及健康对照组测试时间与化疗组一致,均于T1、rI’2时间段接受测试。上述各组测试均由两位接受过神经,1、5'理学系统性培训的高年资医师完成,对于差异者由第三位高年资医师进行仲裁。4.病例脱落情况:133例乳腺癌患者在T2时间段评估时有5例出现脱落,其中化疗组3例(未完成化疗2例,病情恶化l例),均为FAC化疗组患者,未化疗组2例(1例病情恶化,l例主动退出)。对照组,112时间段评估时有2例患者主动退出。其余受试者均顺利完成T1、眩时间段所有的测试。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结果1.3组受试者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比较:化疗组rI'2时,数字广度倒背、数字符号、延迟记忆、再认回忆记忆评分显著下降,完成TMT任务B、Stroop任务B、任务C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T2时,化疗组数字广度倒背、数字符号、延迟记忆、再认回忆记忆评分显著低于未化疗组及对照组(P均<0.05),完成TMT任务B、Stroop任务B、任务C时间显著长于未化疗组及对照组(P均<0.05)。见表1。2.不同化疗方案患者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比较:在rI’2时,FAC组患者数字符号、延迟记忆、再认回忆记忆评分显著低于TC组及AC组(P均<0.05),完成TMT任务B显著长于TC组及AC组(P均<0.05),TC组与AC组各测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O.05)。见表2。讨论近年相关研究指出”J,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容易并发认知功能障碍,且这种障碍多为轻中度、间歇性,不容易察觉。本研究采用成套神经心理学工具对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化疗组患者在rr2时间段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及注意力评分显著低于T1时间段,且在rI’23组老年乳腺癌患者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比较(;士s)注:与同组内Tl比较,8P均(0.05;与未化疗组和对照组T2比较,8P均<O.05万方数据生圄绽盒蝤座垫!i至鱼旦筮!!鲞筮!塑£堕型世丛!i丝塑丛£!i坠:』!堡!Q!!:y!!:!!。№:!表2老年乳腺癌不同化疗方案患者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比较(;±s)注:与AT组和AF组同时间比较,8P均<0.05时间段,化疗组在记忆功能、执行能力及注意力评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信息加工速度较未化疗组及对照组慢。而未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神经心理学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而提示化疗可损害乳腺癌患者记忆功能、注意力及执行力,结果与Crowgey等’6o报道一致。陈新贵等一1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损害是化疗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损害与抑郁或焦虑等症状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本研究可信度及科学性,在患者人组时本研究已排除焦虑、抑郁的干扰,从而明确了化疗后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与情绪因素无关。最近研究指出,肿瘤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结构改变有关¨J。Askren等一1对化疗后1月内的肿瘤患者行MRI检查,结果显示患正常组织细胞生理功能,不同的化疗方案对患者的毒副作用也不同,但对于化疗方案是否会影响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目前尚没有一致结论。FAC方案、AT方案、AF方案是乳腺癌化疗常用的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在rr2时间段时FAC组患者记忆功能、执行功能及注意力评分等方面评分显著低于AT组及AF组(P均<0.05),AT组与AF组各测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O.05),从而提示FAC化疗方案较AT及AF方案更显著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认知损害功能。Chert等¨纠通过动物体外实验发现,环磷酰胺可通过抑制大鼠神经上皮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从而损伤神经管,导致大鼠神经功能损害。郑敏等¨到研究指出,环磷酰胺可抑制发育大鼠神经上皮细胞增殖及促进神经细胞凋亡。考虑其可能原因与蒽环类化疗药物直接进入脑组织并引起神经免疫反应有关,而多西他赛、氟尿嘧啶、紫杉醇、阿霉素等药物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进人神经细胞中,使得这些化疗药物部分进入或完全被阻隔进入脑组织中,减轻了化疔药物对脑组织的损伤。这提示临床工作者在选择化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化疗药物对患者远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以降低肿瘤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综上所述,化疗可损害老年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主要表现在执行能力、注意能力及记忆上的不同程度改变,且不同的化疗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者颞叶、额叶、小脑区、左侧丘脑灰质密度显著减少。Zheng等¨刨应用弥散量成像技术发现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枕叶、顶叶、双侧额叶等部位脑白质完整性发生显著改变。Cheung等…o应用MRI技术对乳腺癌化疗前后患者脑区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化疗前患者执行工作记忆时额叶区活动明显,而化疗后该区域活动受限。因此可认为化疗药物可通过某一机制,如直接损失神经元细胞、神经免疫反应、血脑屏障等途径对神经元产生毒副作用,从而导致脑微小结构改变,并最终导致认知功能损伤。众所周知,化疗药物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损害万方数据・548・虫国绽金!逝压!Q!!生!旦筮!呈鲞筮!塑£!迦型堕!!丝堕堕些i塑:血堕!Q!!,y!!:!!:盟!:!exercisebehavior,cardiorespiratoryfitness,andcognitivefunctioninearlybreastcancer的程度也不一样。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1)本研究只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前后的对比,缺乏长期跟踪随访。有研究指出,肿瘤患者化疗后3~10年仍可能发生认知功能损害,且仅有小部分患者症状得到缓解。(2)乳腺癌的治疗属于系统化治疗,部分患者化疗后需接受内分泌治疗,而这种治疗也可能对患者认知功能造成损害。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控制药物方案,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参考文献[1]毛秋粉,尹雅芙,刘浩,等.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J].中华l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l,05(15):4462-4464.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1.15,030.patientstreatedwithdoxorubiein—containingchemotherapy:apilotstudy[J].ApplPhysiolNutrMetab,2014,39(6):724-729.doi:10.1139/apnm一2013-0380.[7]陈新贵,李晶晶,朱春燕,等.乳腺癌化疗患者认知功能的队列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27.30.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叭.009.[8]侯庆石.脑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3.[9]AskrenMK,JungM,BermanMG,eta1.NeuromarkersoffatigueandacognitivecomplaintsfollowingchemotherapyforbreastfMRIcancer:prospectiveinvestigation[J].BreastCancerResTreat,2014,147(2):445—455.doi:10,1007/s10549-014—3092.6.【10]ZhengY,Luochangeamongj,BaobreastP,ela1.Long-termcognitivefunctionRescancersurvivors[J]BreastCancerTreat,2014,146(3):599—609.doi:10,1007/s10549-014—3044—1.CheungYT,FooYL,ShweM,eta1.Minimalclinicallyimportantofcancer[2]陈新贵,李晶晶,朱春燕,等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4):308.3t0.DOI:10.3760/ema.j.issn.1674-6554.2013.04.007.difference(MCID)forthefunctionalassessmenttherapy:cognitivefunction(FACT—Cog)inbreastcancerpatients[J].J[12]ClinEpidemiol,2014,67(7):811—820.doi:10.1016/J,eta1.Dissociationofdecisionmakingundercancer[3]陈新贵,朱春燕,汪凯,等.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11):1054—1056.DOI:10.3760/ema.j.issn.1674—6554.2013.11.031.j.jclinepi2013.12.叭1.ChenX,ZhuC,LiambiguityreceivingBrainanddecisionmakingunderriskinbreastpatientsadjuvantchemotherapy:aneuropsychologiealstudy[J].Res,2013,1533:63.72.doi:10.1016/[4]陈柯羽,王圆圆,张青,等,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7):l19—121.DOI:10,3877/cma.j.issn.t674—0785.2013.17.054.j.brainres.2013.08.015.[13]郑敏,管英俊,李如江,等.WIF一1、SFRP—l在环磷酰胺致大鼠神经管畸形中神经上皮细胞表达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64—4268.[5]王凯元,刘玲,李锦成,等.新辅助化疗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肿瘤I临床,2014,(12):801-805.DOI:10.3969/j.issn.1000—8179.20140081.[6]CrowgeyT,PetersKB,Hornsby(收稿日期:2016—03-18)WE,eta1.Relationshipbetween(本文编辑:张印朋)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横纹肌平面阻滞镇痛的效果分析刘晓华王燕【摘要】李立新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中的疗效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采用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腹横肌平面阻滞后各时间点进行采血和询问有无神经毒性症状,测量血浆总罗哌卡因浓度;对比分析有无神经毒性症状产妇的年龄、体质量、身高、BMI和罗哌卡因应用总剂量等临床特征,并比较血浆总罗哌卡因平均峰浓度和达到峰浓度所用时问,以评价出现神经毒性症状的血浆罗哌卡因阈浓度和给药剂量是否合适。结果有症状组产妇体质量(70.30+_7.90)kg和罗哌卡因应用总剂量(225.80-+17.60)mg显著高于无症状组(62.60±12.40)kg、(189.00±22.4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3、t=7.143,P均<0.05);有症状组产妇血浆总罗哌卡因平均峰浓度显著高于无症状组产妇[(2.82±0.55)mg/L与(1.33+_0.4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79,P<0.05),而有症状组产妇达到峰浓度所用时间显著短于无症状组[(26.80±5.40)min与(39.20+_6.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8,P<0.05)。结论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中,存在一定的神经毒性,罗哌卡因血浆总浓度2.2mg/L是判定临床毒性较为合理阈浓度;并且2.5mg/kg罗哌卡因的应用剂量只适用于体质量相对较轻的产妇,而DOI:103760/cma.j.issn.1008—6315.2016.06.021作者单位:716000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万方数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