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公司参观区域发生突发事故时游客因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为,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疏散游客,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1.1危险性分析
我司厂区为工业旅游景区,园区内部分区域常年有外来人员参观游览,参观区域可同时接待上百人同时参观,参观区域人群密集,流动性大,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疏散,容易造成人群拥堵,甚至拥挤踩踏事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1.2 事故类型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人员跌倒、踩踏等事故。 1.3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可能事故区域:展厅、总部大楼等参观区域。
1.4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事故可能发生在参观人数较多或超出该区域可容纳人数时,事故可能引起人员心理恐慌,造成现场混乱。事故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影响较广。 1.5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当参观区域发生火灾等安生事故时,或参观人员人与人之间发生意外冲突造成现场失控等情况时。
1.6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事故现场还可能引发人员疏散过程中发生的人员跌倒、踩踏等事故;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事故类型、严重程度等,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应急响应级别、事态发展情况合理调配人员进行应急抢险工作。
事故现场应以~部主管、现场兼职安全员以及事故现场周边岗位人员为主进行抢险救灾工作,抢险过程中所有人员应听从~部主管指挥。 2.1事故现场人员职责:
一、事故现场岗位人员或附近人员职责:
发现事故时,及时上报班组长、部门兼职安全员、部门负责人(经理、主管)、主管等现场领导,在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如安抚参观人员,引导大家往安全集结点疏散等。 二、部门兼职安全员职责
接到员工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险,同时负责上报部门负责人(经理、主管)、主管,并听从部门负责人(经理、主管)、主管的调遣。
三、现场负责人职责(~部主管):
接到员工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险,同时负责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并听从公司应急指挥部的调遣,对事故现场初期处置负责。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疏散条件及权限
疏散条件:当参观区域发生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以及自然灾害(地震)时,需要启动本应急预案,组织参观人员疏散。由~部主管发布紧急疏散指令。 (2) 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公司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根据事故发生地点、种类、强度和事故可能的危害方向通知本单位安全负责人(应急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以及可能的应急响应级别,同时按预定方案展开行动。 (3) 事故通报
安全负责人(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故级别和影响程度,决定是否向临近单位通报,如可能影响则立即用电话方式通知临近单位。 临近相关单位电话号码见附件。 (4) 扩大应急响应程序
启动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后,当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急总指挥)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援或者建议启动上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即本预案设置的一级响应级别。 政府相关部门和保障单位电话号码见附件。 (5) 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危害消除后,由公司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现场恢复正常。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参观区域疏散方案
(1)~部主管负责参观区域的疏散工作,接到疏散警报后,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的疏散,防止惊慌和拥挤;疏导员应按负责区域进入指定位置,配合现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
(2)疏散人员的途径。疏导人员应优先安排参观人员从最近的安全出口分开疏散,如因某安全出口遇火灾或烟雾等无法疏散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从邻近区域的安全出口疏散,无特殊情况,严禁跨区域疏散。
(3)疏散人员的基本顺序。事故现场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疏散顺序应首先疏散事故区域,再疏散与事故区域相邻的区域,其次是疏散其它区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区域可以同时疏散。
(4)疏散集合。疏散出来的人员应按对应的集合点集合,由各区域负责人清点人数。
3.3疏散处置程序 3.3.1口头引导
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 3.3.2广播引导
在接到安全事故报警后,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事故广播系统,将指挥员的命令、事故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广播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3.3.3强行疏导
如果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 3.3.4制止脱险者重返事故现场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3.3.5被困人员的疏散
有关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散出来,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 4 注意事项
4.1保持安全疏导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摔倒的事故发生。 4.2应遵循的疏导顺序
(1)疏散应先事故点(层),后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安全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
(2)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疏散中应按先老、弱、病、残、妇、先客人、观众、后员工、最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
(3)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救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4)疏散、控制事故现场,控制火势和火场排烟,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5)疏散中,禁止使用普通电梯运载人员,以防中途停电,窜入烟火和成为火势蔓延通道而引起事故发生。
(6)逃生中注意自我保护,学会逃生基本方法,疏导人员应指导逃生疏散人员,正确运用逃生方法,尽快撤离事故现场。
(7)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按其指引方向,尽快引导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8)疏导人员应佩戴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手套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