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化学1.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试题2苏教版选修6

来源:一二三四网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

1.下列物质遇淀粉溶液会产生特殊蓝色的是 ( ) A.碘化钾 B.碘酸钾 C.碘单质 D.氯水

2.向KI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水,要将生成的碘从水中分离出来,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 A.过滤 B.蒸馏 C.结晶 D萃取 3.实验室提取碘水中的碘,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 A.酒精 B.汽油 C.苯 D.四氯化碳 4.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 A.不溶于水并且必须是无色的 B.不溶于水并且必须比水更易溶解碘 C.不溶于水并且必须密度比水大 D.不溶于水并且必须比水沸点低 5.向盛有碘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酒精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都分为两层,上层无色 B.都分为两层,上层有色 C.加酒精的不分层,加CCl4下层紫红色 D.都不分层 6.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实验中,在海带灰中加入蒸馏水,煮沸2~3min,再过滤。煮沸目的是 ( ) A.加快碘元素与水反应的速率 B.使溶液浓缩

C.使空气中的氧气更多地进入溶液 D.加速碘化物的溶解 7.下列关于分液漏斗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只要确认旋塞芯处不漏水就可以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所装液体的总量不得超过其总容量的3/4 C.振荡分液漏斗内所装液体的方法是将分液漏斗上下反复颠倒 D.振荡分液漏斗后,应迅速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的铁圈上,静置 8.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后,欲从混合物中回收MnO2,则正确操作顺序是 ( )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溶解,过滤,洗涤,加热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9.下列分离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离KNO3和氯化钠,常用结晶与重结晶 B.提纯含有碘的食盐,常用升华法 C.去除乙醇中的水分离常用蒸馏法 D.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分液法 10.物质的分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填写下列物质分离时需使用的方法名称。 (1)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2)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的分离 ; (3)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 (4)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 。 11.某食用精制盐的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可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反应的I2离子反应方程式

是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的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其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

2--2-(3)I2+2S2O3=2I+S4O6。某学生测定该静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 KI反应完全;

-3-1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10.0mL 2.0×10mol·L Na2S2O3溶液,反应恰好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②b中反应产生的I 2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该精制盐的碘含量是 用含w的代数式表示) 1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从上述步骤中可知,海带中含有的碘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泥三角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表面皿 C.坩埚 D.酒精灯 E.干燥器 (3)步骤⑥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还需经过蒸馏,指列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① ② ③ 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

; 最后晶态碘在 里聚集。

(4) 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若用碘盐中的KIO3作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氧化I,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可以在步骤④后进行,检验时可用的试剂是 。 (6)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苯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 → →A→G→ →E→F ②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7)步骤③得到的溶液有时候仍是浑浊的,其通常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5 CDABC 6—9 DBBC 10.(1)分液 (2)蒸馏(或分馏) (3)过滤 (4)蒸发

2-2-—+

11.(1) 1、5、3、3、3、3 (2)I2+SO3+ H2O= SO4+ 2I+2 H

b后将分液漏斗振荡、放气后静置 (3)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颜色。

-5 -5

1.0×10 423/w (Na2SO3:2.0×10 846/w )

12.(1)化合态(或I ) (2)C D

(3) 三个错误之处:①温度计水银球位置没有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②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错误;③加热时在烧杯上没有垫石棉网。

使用水浴的原因:①受热均匀 ②容易控制反应温度 ③反应温度低于100℃ (4)2I—+4H++MnO2+—+6H++IO-2=I2+Mn+2H2O 5I3=3I2+3 H2O

(5)淀粉 (6)① C B D A G H E F

②分液漏斗下端与接受液体的烧杯内壁相贴;控制好活塞,注意液体的流速。 与大气相通,使液体顺利流下。

(7)滤纸可能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蒸馏烧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