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摩擦力专题很全含答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摩擦力专题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

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Q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mg C.3mg

B.2mg

D.4mg

( )

Q P F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

因数为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A.2mg C.1mg

B.1(m1m2)g D.2mg1mg

( )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B的控制,工

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工件(F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的大小为

A等于μmg B.大于μmg C小于μmg D.不能确定

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1-B-6

5、 水平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O1 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 端

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 后停止滑动,直到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送过程中,若皮带与轮不打滑,则关于物体受的摩擦力和图中P、Q两处(在O1、O2 连线上)皮带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的正确说法是( )

① 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P 处皮带受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② 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P 处皮带受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③ 在CB 段物体不受静摩擦力,Q 处皮带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④ 在CB 段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P 、Q 两处皮带始终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B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B为两边缘上的点,某时刻a、b、o、o’位于同一水平

面上,如图1-B-3所示.设该时刻a、b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a、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a、fb都是动力、而且方向相同 B.fa、fb都是阻力,而且方向相反

图1-B-8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为恒量,t为时间)把一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

C.fa若是动力,则fb一定是阻力,两力方向相反 D.fa若是阻力,则fb一定是动力,两方向相同

6 .如图所示,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B轮上带有负载,P、Q分

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Q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Q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

7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

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lA.

Km1gl

B.

K(m1m2)g(

l C.

Km2gl

D.

m1m2)gKm1m2

8 .如图所示,重物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1、m2、m3的物体分别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水平系在重物A.B

上,已知m1>m2+m3,A.B保持静止.现将m3解下放在物体A的上方,发现A.B仍处于静止.关于A.B间的摩擦力f1和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2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变大,f2不变 B.f1变大,f2变大 C.f1变小,f2不变 D.f1变小,f2变大

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左端,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小物块

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

m F 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m)g

D.如果增大恒力F,木板将会滑动

10.某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

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前和f后,则 A.f前向后,f后向前 C.f前向后,f后向后

B.f前向前,f后向后 D.f前向前,f后向前

( )

M ( )

m2 m3 ( )

A B m1 11.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物体A.B.C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共同沿水平面

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F

A B.B对C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F

B F C.C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F

C D.A与B间、B与C间、C与水平面间都不可能是光滑的

12.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的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能μ1=0,μ2=0 B.可能μ1≠0,μ2≠0 F A C.可能μ1≠0,μ2=0 D.一定有μ1=0,μ2≠0

13.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F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A B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14.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A.C两物体相连接,mA=1kg,mB=2kg,mC=3kg,物体 A. B.C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C物拉动,则作用在C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g=10m/s) A.6N

B.8N

C.10N

D.12N

2

15.质量为m1的长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质量为m2的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

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现加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拉木块A使其沿着B运动,而木板保持静止,这时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F C.2m2g

B.1(m1m2)g D.1m1gm1

( ) A F B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面上的木板上向左滑行,滑行时木板静止,木板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在木块滑行过程中,水平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v ( )

m A.4μmg ; B.3μmg ; C.2μmg ; D.μmg ;

M

18.A.B.C三物块分别为M、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联结,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

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 )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 m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A M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mo C

19.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

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水平力F向左拉动B,使B以速度做匀速运动, 这时绳水平,张力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F

B.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

C.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 D.若木板B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

2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叠放物体m,两者间有一条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相对地面静止。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m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M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21.如图7,人重600牛,木块A重400牛,人与A.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

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求(1)人对绳的拉力.(2)人脚给A的摩擦力方向和大小。

22.如图所示,物块P静止在水平面上。分别对它施加互相垂直的两个水平拉力F1、F2时(F1>F2)物块将分别沿F1、F2方向

滑动,对应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是f1、f2,若从静止开始同时施加这两个水平拉力,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f3。则比较这三个摩擦力的大小,有f1 ______ f2, f1 ______ f3。

P F1 F2

23.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运动,滑轮及细绳质量不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B.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左

C.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随水平力F的增大而增大 D.只要水平力F足够大.物体 A.B间一定会打滑

( )

24.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

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

1 .D解析:将P、Q看为一个整体,受两绳相等的拉力F0和地面的摩擦

力f及拉力F作用,做匀速运动,有F=2 F0-2mg,再对Q隔离,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F= F0+mg由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F=4mg.

2 .A 3 .

C.:讲析 钢板以速度ν

1

向右运动,则工件以等大速度相对钢板向左运动,设为ν

ˊ

ˊ

1

,同时工件被拉动还

具有另一速度ν2,故工件相对于钢板的运动速度应是ν

1

与ν

2的合成,即图中的速度ν

,滑动摩擦力阻碍二者间的相对运动,故工件

所受摩擦力与ν反向,即图中Fμ·要使工件沿导槽匀速运动,所施加的拉力只需与摩擦力的一个分力平衡,故F<Fμ<μmg

4 .B

5 .D 讲析:皮带传动装置有两个转动轮,应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受到皮带对它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是靠皮带所带动,

皮带对它的摩擦力是动力。由于题意未告知两轮的主、从关系,所以fa、fb谁是动力、谁是阻力不能确定,但是,无论转动方向如何,两轮的主、从关系怎样,fa、fb的方向将一定是相同的。(都向上或都向下)

6 .C 7 .A 8 .D 9 .A 10.C 11.C 12.B 13.C 14.B 15.C 16..D 17.B 18.A 19.D

20.B

21.(1)100N;(2)静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100牛 22.=,= 23.BCD

24.解: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则物体B对其压力 FN 2=GB=20N,

地面对A的支持力 FN 1=GA+ GB =60N,

因此A受B的滑动摩擦力

Ff 2=FN 2=20, A受地面的摩擦力 Ff 1=FN 1 =60,

又由题意得:F= Ff 1+ Ff 2=60+20=80,F= 32N,代入即可得到=0.4。

点拨:要计算动摩擦因数,必须考虑到物体A上、下两个表面都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