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
1.1为加强和规范公司系统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依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1.2本文件提出的各项措施适用于公司系统的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和公司系统投资建设的电力工程中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1.3本文件所称的起重机械主要指电力建设中常用的大型起重机械和中小型起重设备,其中大型起重机械包括: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混凝土布料机、施工升降机、缆索起重机、塔带机、输变电用牵张设备等;常用中小型起重设备包括:钢索液压提升装置、简易升降机、吊篮、卷扬机、电动葫芦、手动葫芦、千斤顶等及其他起重机械。其中对牵张设备和中小型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可根据情况执行本文件中的适用执行。
____组织与职责
2.1施工单位是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对起重机械从购置、租赁、安装、维修、检验、使用、拆除到报废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经理是本单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应明确生产副经理或总工程师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起重机械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第1页共16页
2.2施工单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体系由施工单位本部、施工项目部、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三个层次构成,各个层次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职责如下:
2.2.1施工单位本部
施工单位本部必须设置机械管理部门,对企业施工生产中的起重机械和一般机械进行归口管理;是起重机械专业安全管理部门,重点负责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机械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起重机械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2).负责建立单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体系、机械岗位责任制和制定起重机械安全目标或安全指标;负责对各施工项目部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下达的安全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并组织评价、考核和奖罚。
(3).会同单位有关部门编制企业技术装备规划,并负责编制和参与审定机械设备购置计划,负责单位起重机械安装维修资质认证工作。
(4).负责或参与编制重要机械和起重机械的选型、购置、大修、改造、报废、租赁等方面的安全及技术经济论证方案,组织起重机械技术检测和鉴定工作;办理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手续和报废注销手续。
(5).负责为施工项目部配置、租赁起重机械,并组织运输、试验、验收,确认满足施工要求。
第2页共16页
(6).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查本企业所用施工机械和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审定起重机械安拆、大修改造作业方案,参与编制或审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机械配置和大型吊装方案。
(7).负责组织单位层面的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用、维修、运输、试验等过程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安全控制措施的编制,并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督和指导。
(8).负责组织编制单位起重机械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审查和指导施工项目部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和演练。
(9).按有关规定负责单纯机械事故和机械未遂事故的调查处理,参与机械事故并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10).负责对各施工项目部、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状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或专项检查、评价和考核,并指导、追踪、督查缺陷整改情况。
(11).配合组织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取证;建立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
(12).负责机械设备购置费用、折旧费、大修费的使用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不断提高起重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13).负责建立单位施工机械总台账和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
(14).负责制订单位起重机械原始记录、检查表、统计报表、机械和相关人员台账、机械合同等标准资料格式,并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存档。
第3页共16页
(15).参与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审查,重点审查分包单位自带起重机械的数量与安全状况、以及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责任方面的条款。
(16).负责组织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竞赛评比表彰,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管理经验。
(17).负责组织对新型或进口起重机械的相关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及方法的引进消化和推广工作。
2.2.2施工单位施工项目部
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是项目施工中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设置项目生产副经理或总工程师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项目施工过程中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施工项目部必须建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图)、机械安全岗位责任制和起重机械安全目标。
2.2.3施工单位起重机械使用单位
施工单位应设立起重机械专业生产经营(或租赁)单位(如机械租赁公司、机械化施工公司等),简称起重机械专业单位。施工企业的起重机械专业单位应具有安装、拆卸和维修起重机的专业人员。
施工单位的各公司、各工地、各分包队等使用起重机械的单位,简称一般机械使用单位。一般机械使用单位应根据使用起重机械的数量,适应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需求,设置专职或兼职机械管理员。
起重机械专业单位和一般机械使用单位在本文件中统称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起重机械使用单位是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保障单位,应接受企业机械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考核。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与施工项目部间应按照企业内部规定或相关合同协议,明确双方的起重机械
第4页共16页
安全管理职责,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接受施工项目部的监督管理与考核。
2.2.4施工单位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主要职责:
(1).根据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结合现场的实际,制订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办法或细则及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机械安全岗位责任制。
(2).制定本单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目标,并分解至作业班组和岗位。
(3).建立起重机械台账,掌握所使用起重机械数量和安全技术状况,保证全部起重机械完好并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
(4).负责编制所使用的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维修保养规程、检查检验规程、安拆作业指导书、作业方案和维修计划和方案,并按规定上报审批。
(5).负责对本单位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及参与起重机械作业的有关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技术交底,建立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台账,定期向企业机械管理部门提出认证或换证计划,保证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6).负责根据起重机械的作业类别(安装、拆卸、试验、操作、维修、检查、检验)、作业过程、环境条件进行危险源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制订安全措施。
(7).负责编制起重机械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按规定上报审查;配合一般起重机械事故的调查处理。
(8).负责对起重机械结构件、零部件在安装前及拆卸后的检查,对在用起重机械进行定期和经常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验
第5页共16页
收,对存在的重大隐患缺陷上报企业机械管理部门及起重机械所在施工项目部。
(9).负责建立所使用的起重机械动态档案,填写起重机械安装、变换工况、试验、运行、保养、维修、安全技术交底、故障处理、检查及缺陷整改记录、拆卸、停用、事故记录和交接班记录等,并根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
(10).负责起重机械安装过程的质量检验,参与起重机械轨道或基础的验收。配备常规的检测仪器,建立检测仪器台账,检测仪器需经检定合格。
(11).按维修保养规程,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____起重吊装作业“十不吊”制度 第1条指挥信号不明不准吊。
第2条机械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时不准吊。 第3条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 第4条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准吊。 第5条斜牵斜挂不准吊。
第6条散物捆扎不牢或物件装放过满不准吊。 第7条吊物上有人不准吊。 第8条埋在地下物不准吊。
第9条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4完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与记录资料措施
4.1施工单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与使用制度;
第6页共16页
(2)租用与分包工程自带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3)起重机械维修制度;
(4)起重机械安装维修队伍管理制度;
(5)起重机械安拆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查与执行制度;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与考核制度; (7)起重机械检验仪器、工器具管理制度; (8)机械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9)对施工项目部、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评价考核制度;
(10)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4.2施工单位至少应具备以下规程、标准和定额: (1)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2)起重机械保养和修理规程; (3)起重机械设备技术试验规程; (4)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艺规程; (5)起重机械安全、质量检验标准; (6)起重机械安全检查标准; (7)输变电工器具安全检查标准;
(8)起重机械企业自检用“安全技术检验报告书”;
(9)对施工项目部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起重机安全管理的评价标准。
(10)起重机械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各种安全措施。 4.3施工单位至少应制订以下主要工作计划: (1)起重机械及工器具购置更新计划;
第7页共16页
(2)起重机械大修、改造年度计划; (3)起重机械定期检验检测计划; (4)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取证计划; (5)起重机械安全检查和评价计划; (6)起重机械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4.4施工单位至少应有以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记录资料,并保证其完整、齐全和准确:
(1)起重机械台账; (2)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台账;
(3)企业对现场起重机械安全检查记录和缺陷整改验收记录; (4)上级部门对现场起重机械安全检查缺陷整改追踪记录; (5)对施工项目部和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评价和机械管理评比记录;
(6)起重机械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7)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考试、考核和奖惩记录; (8)有关机械安全会议、专业会议等记录; (9)其他有关记录、通报、文件等; (10)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 4.4.1原始资料部分
(1)购置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合格证; (2)新型(新产品)和超大型起重机械型式试验合格证; (3)使用说明书、有关图纸等设计文件; (4)使用登记证明。 4.4.2动态资料部分
第8页共16页
(1)安装告知书、安拆作业指导书、检验报告书;
(2)过程检验记录、安装后企业自检报告书、技术交底签字记录; (3)负荷试验记录、特殊检验报告(有关焊缝探伤、应力测试、校核计算等);
(4)大修鉴定和修竣验收记录、技术改造记录、报废鉴定和手续; (5)基础或轨道验收记录、特殊工况作业记录(超负荷作业、双机抬吊等);
(6)主要零部件更换记录、维修记录; (7)故障记录、事故及未遂事故记录。
4.5施工单位起重机械使用单位根据本文件明确的施工企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计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单位具有可操作性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及细则(或办法),其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安装、拆卸、维修、保养、检查整改、人员培训、安全奖罚、作业指导书与措施编审、档案资料管理、测量仪器使用管理等。
4.6施工单位起重机械使用单位根据本措施中企业起重机械资料管理要求留存的记录资料外,至少还应具有以下管理资料:变换工况记录、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操作和维护人员变更记录;测量仪器台账、测量仪器使用规程等。
4.7施工单位施工项目部应围绕起重机械进场准入、安拆队伍资质及人员资格管理、作业指导书编审与执行、起重机械安全检查与缺陷整改、起重机械使用管理等重点管理内容制定有关管理制度或细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____起重机械(机具)进场准入制度,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9页共16页
1.进场告知和手续(调入、租赁、分包队自带等);2.准入条件(整机、待安装的零部件检查标准);
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2)
主要是为了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进行,防止事故发生。下面是一个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的简要概述:
1. 起重作业管理制度:
a. 预先编制起重作业方案,包括起重设备的选择、使用方法、工作环境评估等内容。
b. 选派经过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起重作业,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c. 对起重作业进行临时标识和封锁,以保证其他人员的安全。 d. 起重作业前必须进行必要的交底和安全教育,确保每个作业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e. 进行起重作业的时候,必须按照计划和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方式或范围。
2. 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a. 对起重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工作状况良好。
b. 在起重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安全提示,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c. 起重设备设施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对不符合标准的设备设施必须停止使用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10页共16页
d. 对起重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的记录和台账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记录、检查记录等。
e. 起重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不得擅自操作或进行维护。
通过严格遵守和执行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起重作业的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对起重设备设施的状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3)
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旨在规范和保障起重作业的安全进行。以下是一些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1. 作业准备:
- 确定作业目标、范围和计划。
- 编制作业方案和操作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
- 确定作业区域和安全措施,包括防护装置、安全标识等。 - 检查起重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和合格性。 2. 人员管理:
- 确保作业人员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 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 设置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明确职责和权限。 3. 设备设施管理:
- 确保起重设备设施的合法使用和定期检验。 - 检查起重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和工作状态。 - 定期保养起重设备设施,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部件。
第11页共16页
- 记录和报告起重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维修情况。 4. 作业管理:
- 按照作业方案和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 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和秩序,避免人员和设备设施相互干扰。 - 防止超负荷、超限高度等不安全操作。
- 做好起重物体的固定、悬挂和牵引,防止滑落和倾倒。 5. 安全防护管理:
-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 设置警示标识和警戒线,保护作业区域的安全。 - 建立预案和应急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6. 管理评估和改进:
- 定期进行起重作业的安全检查和评估。 - 收集和分析作业事故和近失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 根据评估结果和教训,及时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
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起重事故的发生,保护作业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提高起重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4)
起重作业是指使用起重设备进行物体的搬运、举升和安装等工作。为了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制定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第12页共16页
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是对起重设备和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规定和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起重设备的选用和购置:制度应规定起重设备的使用范围、性能要求、购买程序和验收标准等,确保所购买的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2. 起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制度应规定起重设备的安装要求、施工程序和调试标准,确保设备安装正确并能够正常工作。
3. 起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制度应规定起重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润滑和清洁等工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4. 起重作业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应规定起重作业的组织和管理要求,包括起重作业的计划编制、作业前的检查和准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等,以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进行。
5. 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制度应规定起重作业的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的要求,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事故的预案和应急措施等,以确保起重作业中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和处置。
6. 监督检查和评估:制度应规定起重设备设施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的要求,包括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起重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制定和实施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起重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加强对起重设备设施的管理,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工作质量。
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5)
第13页共16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的管理,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所有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的管理。
第三条 起重作业是指使用起重设备进行吊装、搬运等作业活动。
第四条 起重设备设施是指起重机械、吊车等机械设备。 第五条 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二章 起重作业管理
第六条 凡从事起重作业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
第七条 担任起重操作人员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八条 起重作业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方案,并报批相关部门。
第九条 起重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查并制定详细的作业流程。
第十条 在起重作业时,必须做好周围环境的保护措施,确保不会影响到他人安全。
第十一条 在起重作业时,必须按照作业方案和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第14页共16页
第十二条 起重作业完成后,必须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消除隐患。
第十三条 在起重作业过程中,如遇到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四条 在起重作业过程中,如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三章 起重设备设施管理
第十五条 起重设备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
第十六条 起重设备设施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记录相关数据。
第十七条 起重设备设施必须有专人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第十八条 起重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机维修,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九条 起重设备设施必须配备防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第四章 管理机构和责任
第二十条 公司应设立起重作业管理机构,负责起重作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公司应设立起重设备设施管理机构,负责起重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起重作业管理机构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机构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15页共16页
第二十三条 起重作业管理机构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机构应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第五章 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四条 公司应定期进行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二十五条 公司应定期邀请专业机构对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进行安全评估。
第二十六条 监管部门对公司的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
第六章 处罚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的人员,将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十八条 对在起重作业和起重设备设施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将给予奖励。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对本管理制度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16页共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