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稻田高效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

来源:一二三四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稻田高效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08年第05期

1 稻田的选择和田间工程建设。①选田。宜选择水源有保证、水质良好无污染、水量充足、周围环境没被污染、排灌方便、不旱、洪涝不淹和保水性能良好的稻田。养殖稻田面积可大可小,但最好集中连片。②田间工程建设。环田沟要沿稻田埂内侧开挖成宽1~1.5米、深0.8米的环形沟。田块面积较大时,田中间要开挖宽0.5~1米、深0.5米的“十”字或“井”字型沟。一般环田沟和田间沟的面积应占稻田总面积的5%~10%。挖沟的田土要用来筑田埂。田埂修筑时应层层夯实,最后筑成高1米以上、顶部宽2米的提埂。田埂修筑完后,要在埂上安装防逃设施。防逃设施使用加厚的塑料薄膜,底部应入土深20厘米以上。上部高出田埂60~80厘米,每隔3米打1木桩,用于撑起塑料薄膜。进水渠以建在田埂上为好,排水口要建于虾沟的最低处。进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或栅栏围住,以防螯虾随水流外逃。遮阴棚建在离田埂1米处,每隔3米打1个高1.5的桩,用竹(木)架设,再在田埂上种瓜类、豆类、葫芦等植物并攀爬架上,炎夏可起到遮阴避暑作用,还可供应部分青绿饲料。

2 虾苗虾种放养要精心。放养前的10~15天,每亩应用50千克生石灰进行消毒,以杀灭野杂鱼、敌害生物和致病菌等。基肥施用量为亩施用腐熟厩肥500~800千克,接着田中注水深50~80厘米,10天后即可放养。为有利虾的生长和提供青绿饲料等,虾沟内要移植轮叶黑藻、金鱼藻、水浮莲等,但种植面积应控制在虾沟总面积的20%~25%,并使之零星分布。虾的放养方式有2种:一是头一年7~9月份将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让其自然繁殖,亩放养30克以上的成虾20千克(雌雄比3:1),第2年免耕种植水稻;二是5月份栽秧后,亩投放2~4厘米长幼虾5000~8000尾。虾苗虾种放养时应用3%食盐水浸洗消毒8~10分钟。 3 抓实田间饲养管理。稻田养虾平时一般不要求投喂人工饲料,但生长旺季每天可定时、定点按虾体重2%~3%投喂1~2次打碎的螺、蚌肉或屠宰厂的下脚料等,也可每隔7~15天投喂1次50~80千克水草或50~80千克腐熟猪、牛粪。养虾稻田晒田宜轻,不可将田水全排干,水排至四面刚露出即可,且时间宜短,一旦发生虾异常反应就应立即注水。养虾稻田基肥已施足,追肥可少用,若用则以施腐熟粪肥为好(每次每亩80~100千克)。化肥一般每月追施1次,亩用量为尿素5千克或复合肥10千克。追肥时先将田水排浅,让虾集中于田沟内,后再追肥(不可将肥撒田沟中),随即加深水位至正常状况。克氏原螯虾对农药敏感,不是万不得以不要施农药,确需防治时也应挑治。所用农药必须选用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等无公害生物农药,其他农药禁用。稻田用农药前田间应适当加深水位,喷药后及时换注新水。养殖间期,每隔15天,每亩应对水泼洒生石灰6~7千克预防虾病。稻田养虾要做到每天巡田,注意防逃和敌害生物为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