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2013年第3期 实践・思考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减少相挂钩的探讨 张敬松’王洪禄 聂威。 (1、铁岭市国土资源局,辽宁铁岭112000;2、铁岭市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局,辽宁铁岭112000; 3、开原市国土资源局,辽宁开原112300) 摘要:从《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入手,通过 现有农村居民点分散、人均用地超标和空心现象分析,探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实施挂钩政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相应 保障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挂钩;建议 目前我国村镇建设用地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4.6倍, 根据调查,我国城市需旧城改造的面积约占建成面积的10% 且用地布局散乱、分散无序,粗放利用现象严重_】I。国务院指 :“按 左右,旧城改造后,容积率一般可提高1~2倍,如果这些土地都挖 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提出土 掘出来,其价值量是巨大的。如果盲目向郊外发展,尽管现在的发 地利用调整和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措施。”这为新一轮土地利用 展成本是降低了,但旧城区的土地价值量也降低了,结果很可能 规划修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将“挂钩政策”提到了新的高度,开 是得不偿失。同时,我国城市现有存量建设用地调整利用的潜力 6xlo4hm , 始由理论探讨阶段转向实际操作阶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巨大,1998年初步调查,全国城市未用的闲置土地11.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问题。 占当年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5.4%I 。 统筹城乡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既是节约集约用地的 坚抓住我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机遇,优化城市用地 重要途径,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结构优化与布局调整 结构,提高集约利用程度,逐步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 控制增量转 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 的根本性转变 。土地供应从增量为主向盘活存量、钩的政策措施,确定挂钩周转指标。 1 挂钩政策实施的可行-陛与必要-性 1.1农村居民点多、小、散 变。由于城市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在一定程 度上就是土地利用结构的竞争。通过灵活的土地资产处置政策, 实行“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活地兴企”等_丁程,将一些经济效 技术设备落后的企业搬出市区,在原企业占地进行高技术、 受传统农业和自然经济影响,农村自然村布局零乱分散的现 益差、象仍然存在。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320.7万个自然村、63-4万 高效益、环保型的开发建设,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 个行政村、2.2万个集镇、近2万个建制镇,自然村犹如“满天繁 结构的双优化,既盘活土地资产,又推进城市经济布局和结构的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星”到处散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居民点建设在主要干道 调整,两旁,呈现出“线状沿路爬”的零散分布,形成所谓的“马路经济”, 2.2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公路修到哪,房子就建设到哪。这不仅带来许多安全问题,而且直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农用地整理相 接导致了村庄功能不完善,基础和公用设施投资分散得不到合理 比,具有特殊性,推动其工作不能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形成有 效的利益驱动机制,要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加强农村土地产 利用,占用大量耕地,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1.2“空心村”、“烂心村”现象突出 权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形成之前,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建设由于缺乏规划指导,一直处于随 农民开展农村建没用地整理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 意性的自发建设状态。主要表现为:外新内旧、建新弃旧,导致只 不高。见新房不见新村。形成了“村外光”、“村内糠”的“空心村”、“烂心 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整理模式,积极 村”。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都很低,土地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十分 探索新模式。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2个主要 突出。 部分: 从以上这几个方面人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相当可观。 是村民居住的安置模式,主要有:公寓化或社区化的整理 一随着经济特别足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 模式,村庄整体搬迁、异地改造的整理模式,缩并自然村、建设中 村庄内部用地改造控制型的整理模式等。二是 民进城的愿望也相当强烈。再加上经济发达地区对建设用地需求 心村的整理模式,的强烈愿望以及政府的大力倡导,为“挂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 资金筹措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村集体自主型 利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政策基础。 1.3挂钩是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必然途径 等。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一方面,要学习 一些典型模式的经验,因地制宜,适时创新和探索一些新的模式; 对于条件适当的地区,要对整理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挂钩政策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现 另一方面,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在落实土地用途管制、促进耕地 参考文献 保护、提高集约用地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l叶J规 [1】王文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利用问题探讨【JJ.江西农业 划空间布局不合理、规划管理薄弱、配套措施跟不上等问题。一些 学报,2006,18(2):143—144. 21段瑞兰,孙凯.关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 地方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农用地整理力度却没有同步跟上。 f钩政策的思考『J].山东国土资源,2006(11). 造成了规划实施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同 步增长。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按规划合理撤并农村零散居 [3]李元.集约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城市土地运营水平【JJ.求是,2004 民点,大力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耕,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减少 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 2促进挂钩健康有序进行的相关建议 (3):17—19. 4]刘彦随,邓旭升,甘红,等.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态势及优化对策 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确保实现土地 f【J1.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6). [5】Jiang,B.Implementing new system to eompensaterequesting land.China Real Estate,1999,8,24(in Chinese). 2.1 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