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轮机的反动度的含义:
反动度就是动叶栅中蒸汽膨胀的程度占级中总的应该膨胀程度的比例数,或指动叶片中焓降与这一级中静叶片和动叶片的总焓降之比。衡量气体在动叶片内膨胀程度的参数叫做反动度(又称反力度),定义是Ω=h2s/(h1s*+h2s),h2s是动叶片中的焓降,h1s*是静叶片的等熵焓降,Ω是透平级的反动度。反动度为零的级就叫做冲动级,但是一般冲动级都带有少量的反动度(0.02~0.15),静叶片和动叶片内等熵焓降相等的级称为反动级(Ω=0.5)。
二、电厂汽轮机中,调节级为什么是冲动级而不是反动级
调节级工作环境最恶劣,调节级做功能力最大,能量转化最多。这样,它后面的各级承担的做功量可以少一些,汽轮机的级就可以少一些,叶轮和汽缸也不必做得很大。正因为这样,调节级承受的应力很大(当然材料和工艺要求也非常高),如果采用反动级或反动度较大,动叶中的焓降较多,它的受力就会很大,对材质和制造工艺要求就会更高。因此,调节级应该是冲动级,而且它的反动度应该很小。
三、级的反动度为什么不大于0.5?
1、反动式汽轮机的反动度如果大于0.5,那么蒸汽在动叶里膨胀加大,动叶前后压差将增大,这样就造成了更大的漏汽损失,造成经济性下降。同时过大的反动度将造成轴向推力加剧,对机组安全性不利。
2、通常在内外缸夹层里引入一股中等压力的蒸汽流。当机组正常运行时,由于内缸温度很高,其热量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外缸,有使外缸超温的趋势,这时夹层汽流对外缸起冷
却作用。当机组冷态起动时,为使内缸尽可能迅速同步加热,以减小动静部分胀差和热应力,缩短起动时间,此时夹层汽流对汽缸起加热作用。内外缸夹层的冷却汽流是来自高压平衡活塞汽封的漏汽,漏汽通过夹层后,一部分与高压缸排汽汇合,另一部分则经过外缸上部的连通弯管进入中压平衡活塞汽封中段。汽缸夹层中的蒸汽状态决定了汽缸承受的压力情况。内缸两侧温差小而压差大,沿壁厚的温度梯度减至最低限度,热应力很小,故内缸主要承受压应力,起压力容器的作用;外缸内侧是冷却蒸汽,外侧是大气,其两侧温差大而压差小,主要承受温差的热应力,因此只需较薄的缸壁和较小的法兰,内外缸的法兰螺栓靠近缸壁中心线,使缸壁与法兰厚度相差不大,这样就使得汽缸、法兰、螺栓都易于加热。所以机组法兰、螺栓均未采用加热装置,简化了系统及起动操作程序,并可缩短起动时间。
3、反动式汽轮机轴向推力较大,国产引进型机组为了平衡高中压转子的轴向推力,高压级组和中压级组采取反向布置,并设置了3个平衡活塞。所谓平衡活塞就是将轴封的直径加大,在转子上形成较大凸肩,当蒸汽通过凸肩的齿形间隙,由其一端流向另一端时,因节流作用而产生压降。由于凸肩两侧所承受的汽压不同,于是产生与转子通流部分固有推力方向相反的轴向附加力,并与轴向推力相平衡。在高压进汽区域内,转子上加工有高、中压两级平衡活塞,用来平衡高压通流部分的轴向推力,高压缸排汽侧设有低压平衡活塞,用以平衡中压通流部分上的轴向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