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来源:一二三四网
金融经济农场经济管理2008.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聂洪顺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内生经济理论中的Pagano模型,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1990年至2006年的相关数据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深化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重要结论。

关键词:黑龙江;农村金融;农村经济;SPSS

本文拟建立一个经济增长模型,通过以往的数据来分析和研究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得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影响。

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均衡条件为:总储蓄等于总投资。假定金融中介成本的存在,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为!,总储蓄率为S,经济增长率为g,则:

g=△Yt+1=A\"St=A#S

YtYt

(1.3)

济增长产生影响,所以要设立一个政策变量P,P为虚拟变量。

由上述分析,可构造回归方程如下:g=+,RFD+-r+.P+/(0

GDP

(1.6)

*

该方程所反映的经济含义是:经济增长率依赖于边际资本生产率、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本文旨在根据该模型所反映的与金融因素相关的各指标之间的关系,逐一加以分析:

第一,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代表了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部门的效率。金融发展水平用金融资产的总量(FD)与GDP的比率来衡量,具体到农村金融领域,则应用农村金融资产与农业GDP的比率来衡量。此外,虽然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也是影响金融部门效率的重要因素,但在黑龙江省农村领域中所占比重极小,可不予考虑。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可表示为:

&=’0+(1RFD+)

GDP

(1.4)

表1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影响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增长

的指标及其解释

指标农村FIR实际利率政策变量

符号

指标含义

[RFD/GDP]农村金融深化程度

rp

货币市场实际收益率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在指标和数据的选取过程中做了如下技术处理:

第一,衡量“农村经济增长”的指标应该采用“农村国民收入”,但由于缺少相关的统计资料,本文用“第一产业GDP”数据代表。由于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仍为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所以衡量其“农村经济增长”,可以用“第一产业GDP”近似代替(张启文,2003)。(从2005年开始,统计数据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一产业中增加了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农村FIR”即“农村金融相关率”,考虑到我国存在长期的通货膨胀、交易手段落后以及支付体系效率低下等问题,

本文采用Arestis、Demetriades和Luintel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设计的指标:

一、模型的建立

本文拟利用内生经济理论中的Pagano模型的简单分析框架,通过构建一个模型来了解金融如何把储蓄转化为投资,进而解释农村金融发展作用于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在内生增长模型中,总产出是总资本存量的线性函数:

Y=AK本存量。

用I代表投资,则It=Kt+1-Kt,将其代入(1.1)可得:

△Yt+1=AIt

YtYt

*

(1.1)

其中,A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K为资

该式中*为随机误差项。

第二,储蓄率S会受到银行保证金和定期存款的影响,表示为:

S=T0+T1r++

(1.5)

第三,我国金融发展一直是受政府严

(1.2)

格控制的,政府的重大政策改革将会对经

黑龙江省2007年软科学计划项目“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与实证研究”合同号码GZ07D205。

48

农场经济管理2008.3

FIR=RL/RGDP,其中RL表示农村贷款余额,RGDP表示农村GDP。

第三“,农村贷款余额”是根据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二者之和计算得出。

第四“,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因为无法直接取得“农村实际利率”指标“,名义利率”采用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按执行时间加权平均“,通货膨胀率”采用黑龙江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率。

第五,政策变量以1994年为界划分,因为1993年12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商业化原则运作,不再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

第六,因为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般都存在一至两年的时滞,所以本文模型中利率指标采用滞后一期的实际利率值。

综上所述,可将回归方程变形为:In(GDP)=!+\"In(RFDGDP

)+#r+$P+%0

三、模型回归分析及结论

本文运用SPSS(13.0版本)统计分析软件,对1990~2006年的数据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中所用的相关数据见表2。其中,在对实际利率计算中“,通货膨胀率”采用黑龙江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率近似表示。

表2

相关变量数据单位:亿元;%

年份农业GDP农村FIR滞后一期的

虚实际利率变拟量1990160.30.3169051.4201991148.30.279635-0.9401992167.00.407784-5.2001993198.40.368447-9.7201994305.20.314875-3.3211995371.20.3060344.1111996444.20.2978384.9711997460.20.3205126.2311998429.10.4092286.8311999377.20.4878044.4512000383.20.3906571.8512001435.60.3666203.5212002474.20.3652462.2812003504.80.378565-0.7712004593.30.3753581.8512005684.60.3610860.8512006

737.6

0.352223

0.33

1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1994~2007,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7

表2中农村FIR值是根据下表数据计算得出:

表3

农村FIR相关数据单位:亿元

年份第一产业

GDP农业贷款余额乡镇企业贷款余额

1990

160.335.715.11991148.330.211.271992167.045.422.71993198.441.931.21994305.255.640.51995371.264.049.61996444.274.358.01997460.285.262.31998429.1105.170.51999377.2109.574.52000383.289.959.82001435.6100.059.72002474.2112.460.82003504.8128.063.12004593.3162.959.82005684.6221.725.52006

737.6

259.6

0.2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1994~2007

表4

金融机构法定一年期存款利率单位:%

89.2.190.4.1590.8.2191.4.2193.5.1593.7.1196.5.196.8.2397.10.2311.3410.088.647.569.1810.989.187.475.6798.3.2598.7.198.12.799.6.1002.2.2104.10.2906.8.1907.3.18———5.224.773.782.251.982.252.522.7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7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相关系数R=0.918,判定系数R2=0.843,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为0.804,F检验值为21.461各变量回归系数见下表:

表5

Coefficients

Model

UnstandardizedStandardizedCoefficientsCoefficientsB

Std.ErrorBeta

tSig.

1(Constant)

5.3250.45211.779

0

农村

FIR0.2100.3940.0630.5320.604滞后实际利率-0.6291.666-0.58-0.3780.712虚拟变量

1.0050.166

0.9406.051

0

注:上表中t栏数据为T检验值,sig.栏为显著性水平。

可得到回归方程为:

In(GDP)=5.325+0.21In(

RFD

GDP

)-0.629r+1.005p综上所述,从SPSS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总体拟合效果很好。尤其是农村金融深化指标FIR及虚拟变量p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解释程度极高。农村金融深化指标FIR上升一个百分点,农村经济增长率将提高0.21;政策变量的变化使农村经济增长率提高1.00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的深化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也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

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可见,利率指标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增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见散点图1,即实际利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增长将下降0.629个百分点。这与麦金农的观点相反(发展中国家应提高实际利率水平,以消除金融抑制现象。高利率真实地反映了资本的稀缺

金融经济

性,可以提高居民的储蓄率,同时抑制低效率的投资活动,使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结果是合理的,因为黑龙江省农业属于传统产业,主要农产品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比较利益下降,则对农业的投资意愿也会下降;居民储蓄不具有利率弹性,资金将会逐渐过剩。因此,提高利率反而使得投资需求降低和居民储蓄继续增加,从而严重抑制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在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是高度正相关的,同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会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鉴于目前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特征符合凯恩斯所描述的“萧条经济”状态: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业投资利润率低下。所以,在制定利率政策时不宜采取提高利率的手段。

图1滞后一期的实际利率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

关系散点图

参考文献:

[1]张启文.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M].黑

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9.

[2]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

长问题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4.[3]董晓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

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4]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李刚.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

相关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5,(4).[6]米建国.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4).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常佳鲁〕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