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的出处

来源:一二三四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的出处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6年第01期

最早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差别很大。“国”最初就是指一个城、一个邦或者一个邑。住在里面的人叫“国人”,住在外边的人叫“野人”。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国,当时说“万国来朝”,不一定有上万个,但至少有几千个。经过长期兼并和淘汰,到战国后期,才号称“七雄”。“中”的本义是一面旗帜。最早的“中”字右边还有几横,表示旗上飘扬的流苏。但这个旗帜不是随便放的。商代人一般放在兵营或者什么地方的中间、中心、中央。这两个字合起来,“中国”就是万国中处于中间的国、中央的国、最重要的国。由此延伸出来,在地域上就是中原,就是一大片平原或者一大片地域中间的地方。这才是古代“中国”的本义。

关于“中国”一词的起源,至今发现的最早证据是在陕西出土的一个古代的器物“何尊”上的铭文,其中已经出现了“中国”两字。铭文的大意是:周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这一带后,在祭天的时候说,我现在开始拥有中国了。其它的文献在提到周武王的时候也载有这件事。所以证明“中国”这个词的出现至少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

从政治上讲,“中国”往往就等于中原王朝或者中央王朝。比如唐宋的时候它所管辖的范围一般就可以称为中国。但当时云南缅甸一带的南诏,中原王朝管不到,它当然不是中国,而现在中国的概念肯定包括云南了。从民族上讲,“中国”的含义又往往等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于华夏诸族或者汉族,与它对应的是所谓的蛮、夷、戎、狄这些少数民族,而它们一般不被认为是中国。如南边的云南、贵州,北边的蒙古高原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从文化上讲,“中国”往往只是华夏族或汉族的文化才被当作中国文化。甚至到现在为止,讲中国文化或者“国学”,往往还有这样的缺陷。从地理上讲,“中国”往往只等同于中原地区,但这个概念是逐步扩大的。如历史上的楚国、巴蜀,最早连自己都称蛮夷,后来才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摘自《党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