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危机

来源:一二三四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7月 第27卷第4期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mal of Ctmngde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Ju1.2002 VoI.27 No.4 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危机 芦 风 (thai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经济全球化未改变资本主义的实质,全球资本主义不仅杜绝不了人类的战争,而且会使人与自然之 间的“战争”升级,使人类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人类为走出生态危机,必须打破关于科技的神话和关于市场的 神话。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生态危机;科技;市场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一‘489X(2002)04—0001—04 Economic Globa!iTafion and Ecological Crisis LU (Scientiifc and Technologicla Research Center,Shanxi Universiy,tTaiyuan,Shanxi 030006,China) Abstract: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not changed the nature of capitalism.Global capitalism cannot eliminate hu— man wars and will even worsen the conflict between man and nature,getting nla/1 deeper and deeper in the ecological cri— sis.T0 get rid of the crisis,man has to break up the myt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at of market. Key words:economic globalization;ecological crsis;science and tchenology;market 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资本主义” 我们不得不承认,全球化是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底色 的全球化。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学者宣 称:人类文明即将由现代文明进入后现代文lj】o实 际情况是:现代文明刚刚到达顶峰,它即便从此走向 有些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在l9世纪就已开始 了,但真正的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末才开始出现的 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与20世纪的两件大事密切 相关,一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特别是因特网的普 衰落,这个衰落期也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正如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我 们实际上并没有迈进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性时期,而 及应用,一是“冷战”的结束。应该说现代交通技术 和设施的发展已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必要条件,而 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才使商业贸易的触角跨越国界 伸进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冷战”期间,奉行根 本对立的意识形态,不仅政治制度根本不同,经济制 度也根本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经济全球 是正在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在其中现代性的后果比 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剧烈化更加普遍化了”…。 以现代性为价值导向和思想指导的现代西方文化就 是资本主义文化,正因为如此,西方有些学者也把今 日的全球化称为“全球资本主义”【2j。今天虽然还有 化。“冷战”结束之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 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和实行,这便为经济 全球化准备了制度条件。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有人欢喜有人忧。 收稿日期:2(X)2—04—30 中国等几个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一个不容 否认的事实是,资本主义是今日全球化的主流。 20世纪的历史和今日的全球资本主义证明:资 本主义尚未耗尽自己发展生产力的潜能,它在部分 作者简介:卢风(1956一),男,安徽六安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ttliSi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伦理 学、科技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吸取马克思的批评之后,不断地调整着生产关系,从 三 关于科技的神话与关于市场的神话 而继续释放物质生产力_3 J。马克思之后的西方资本 主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例如,在各资本主义国家 现代人的悲剧是,人们只知道人与人之间战争 的毁灭性危险,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战争却视若无睹。 内部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的逐渐改善,科学技 术的新发展。工人阶级不再绝对贫困化了,他们的 劳动条件也El趋改善。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 变,它的本质就是无止境地追求利润,无止境地追求 人们总以为,今天的生态危机是暂时的,科技进步会 轻而易举地解决环境或生态问题。他们不明白,生 态问题不是单凭科技进步即可解决的,生态危机的 根源就是现代人类的贪婪,就是现代人对财富和权 力(或力量)的永不知足的追求。在培根、笛卡儿哲 学的熏陶下,在科技进步的激励下,人们认为,人类 可用逻辑的方法把握宇宙的一切奥秘(这便是“培根 一资本的增殖,也就是无止境地追求经济增长。 二贪欲与人对自然的“战争” 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经 济学家公开宣称: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贪欲的基础上 的。在他们看来,个人贪欲经市场整合之后即可转 化为公益。“资本家受贪欲的驱使而使利润最大化 笛卡儿理想”_6J),可以用技术的手段随心所欲地 控制环境。这是十足的狂妄。从波普到库恩的科学 哲学已用严密的论证形式和精细的科学史案例分析 表明科学不可能实现“培根一笛卡儿理想”_6J。现代 技术依赖现代科学,如果科学提供不了理智设计,技 术便无法显其神通。所以,如果科学实现不了“培根 一以增加自己的收入。不过,市场的力量却将这一个 人的不道德行为转化成有益于社会的善举。因此, 过一种建立在贪欲基础上的生活,虽说与基督教的 精神境界格格不入,却能良好地实现我们……的目 标——即缔造一个更为富强的社会并使与我们共同 生活的人们获益”_4J。对富强的追求就是对财富和 笛卡儿理想” 技术便无法随心所欲地控制环境。 遗憾的是大众不明白这一道理,政治家、金融家和企 业家们大多也不明白这一道理。今天,越来越多的 权力(或力量)的追求。如果富强就是人类追求的终 极目标,那么至少近现代世界史已证明:资本主义是 有史以来最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的制度。然而就 在历史证明资本主义是最有利于实现富强的同时, 它也表明以富强为终极目标的文明是危险的。因为 以富强为终极目标的文明造就了一个角力竞技世 界,一个无止境的追逐财富和权力的世界。在这样 人明白我们正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但没有多少人 认为,人类必须抑制贪欲才能走出生态危机,人们仍 把发展经济看作最最重要的事情,仍永不知足地追 求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全力以赴地追求经济发展 是可以理解的。它们是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逼的, 它们长期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它们没有理由 永远处于这样的地位。世界的责任在全球资本主义 的世界中,一方面有民族国家之间争夺经济利益和 政治霸权的战争,一方面有榨取地球以创造财富的 战争。如大卫・梭罗所言:人类不仅彼此之间进行战 的“领头羊”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已非常富 强了,“在最富有的国家里,人们的消费额是最贫困 国家消费额的四百倍”,“富国大工业企业的经理们 一天的收入高于穷国百姓一生的收入”_7 J。可它们 争,他们也对自然界进行战争_5 J。正因为如此,现代 人类生活在双重战争(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和人与自 还不知足,它们力图更加富强,以保住或争夺世界政 治和军事霸权,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美国拒不执 行“京都议定书”的理由是,执行“京都议定书”会影 响美 国经济的增长,像美国那样的富国,经济不能不 增长! 然之间的战争)的阴影之中。不同国家所贮存的核 武器总量已足以毁灭好几个地球,只要人类的物质 欲望和权力欲望仍在膨胀,核战争的阴影就挥之不 去。即便人类有足够的理智,保证不打大规模的核 战争,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我们也摆脱不了另一种战 争的毁灭性危险,即在贪欲的支配下,人类会不顾一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环境污染问题从根本 上讲是一个经济问题”,只有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是 个“稀缺的问题”,“才能充分了解环境污染问题”。 在他们看来,如果能认识到污染问题首先是个经济 问题,那便可以通过界定“污染权”而利用市场去控 制污染。即“让政府针对将环境当作废物槽使用的 情况,制定和实施一个产权体系” “基本思路就是, 由政府签发出可转让的污染权,比如允许污染权持 切地发展经济,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即不顾一切的 榨取地球,从而会使人类在生态危机中愈陷愈深。 今El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全人类在全球贸易和 全球竞争中榨取地球,可见这种全球化将意味着人 类对自然的战争的升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4期 卢风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危机 3 有者每周排放一个单位的污染物。所签发的全部污 “虚拟实境”和自然实境之间的界限永远不会消失, 染权的总数,必须与(通过)政治途径决定的目标污 人们决不会只在“虚拟实境”中满足自己的欲望。打 染水平相一致”。如果这一思路能得以实施,每个污 破关于科技的神话并不意味着散布对科技的怀疑。 染者便会尽力降低污染。他们认为这种方法的最大 现代文明已无可辩白地证明科技是人类解决各种具 的优越性就在于污染权是“可转让的这一事实” 界 体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发现和检测环境破坏程度, 定了可转让的污染权,“污染权的市场就会发展起 在特定环境中维护生态平衡、消除污染,也离不开科 来,随之而来的交换就能确定出污染权的市场价 技。打破关于科技的神话只意味着让人们理解科技 格”,一旦能确定污染权的市场价格,经济学的一整 的限度,让人们明白科技不能保证人类“在宇宙中为 套算法就有用武之地了l4J。简言之,出售污染权,即 所欲为”。现代文明长期受分析性的、_味追求力量 可激励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人们在“看不见的手” 的科技的指引,故人类长期以解剖切割的方式对待 的指挥下去降低污染、保护环境。我们不必怀疑这 自然。现代生态学的兴起应引起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种办法能在一定范围内奏效,但在实施这种办法时, 的转变。生态学告诉我们,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 让政府“针对将环境当作废物槽使用的情况制定和 有机整体,人类生存绝对依赖于生物圈、大气、水圈 实施一个产权体系”显然是关键的一步,可见,解决 和土壤。人类应该尊重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长 问题的关键一步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既 期以来,资本主义生产违背了生态学规律,人类严重 已涉及政治问题就不可能不涉及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污染了水圈和大气,大面积地侵占了野生动植物的 问题。例如,在立法、执法者心目中是清洁环境和生 生存空间,过多地砍伐了森林,猎杀了动物。正因为 态平衡重要还是经济增长重要,政府官员在出售污 如此,人类才陷人生态危机。所以,为走出生态危 染权的时候,会不会贪赃枉法,污染者会不会行贿。 机,人类的物质生产应该遵循生态学规律,遵循科学 而且用这种方法不可能控制污染,原因是它一点也 规律。 不要求人们抑制自己的贪欲,它只要求人们在追求 打破关于市场的神话并不要求废弃市场经济制 财富时必须考虑污染的成本。当将污染成本考虑在 度,而只要求认识到市场的限度,明白市场不是万能 内仍能保证赚钱时,人们就会理直气壮地污染环境。 的。解决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涉及人们偏好的改变, 界定污染权,再由市场确定污染权的市场价格,然后 并非大众都意识到清洁环境的价值,就可通过市场 就把环境保护变成了商业事务,于是只要在人类共 调节而保护好环境。今天,很多人都已意识到清洁 同体内做生意就可以保护好环境了,真是绝顶聪明 环境的价值,但我们的环境并未得到改善,事实上, 的办法。可是环境保护并不只是人类共同体内部的 生态破坏仍在加剧。为什么?因为人们并没有把清 事情,它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事情。自然不可能与 洁环境看得比经济发展更重要。这正像许多人知道 人类做生意。经由“政治途径决定的目标污染水平” 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是要吸烟。我们也不怀疑市场手 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人类若不能抑制自己的物质贪 段在现阶段的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例如,通过立法 欲,而只仗着经济学的聪明去算计物质利益,便只会 规定污染权,然后出售污染权。如果立法者和执法 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 者将清洁环境的价值置于经济增长之上,就会使污 四打破神话走出危机 染权昂贵到购买者无利可图的程度,这时市场才能 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也就是说,单把清洁环 为走出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打破两个神话,一个 境和生态平衡添加到现代人的价值清单中还不够。 是关于科技的神话,一个是关于市场的神话。 须让它们位居价值清单的首位,市场才能为保护环 经过所谓“数字化革命”之后,有些人为关于科 境起到调节作用。但这显然需要立法者、执法者和 技的神话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认为“虚拟实境”技 大众价值观的根本转变:置清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 术为人类欲望的满足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似乎人 价值于经济发展之上。立法者和执法者应该是代表 的一切欲望都可以在“虚拟实境”中得以实现,于是 大多数人的意愿的,可见他们价值观的转变应以大 人们无须再以传统方式在自然实境中实现自己的欲 众价值观的转变为基础。所以,市场手段在环境保 望了。这样既可以让人们的贪欲尽可能膨胀,又不 护中起作用,归根结底依赖于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 必去榨取地球。我们不妨称此为关于“虚拟实境”的 变,依赖于人们对物质贪欲的抑制,它要求人们放弃 神话。这个神话的编造者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 对经济增长的无止境追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人类既然已超越了其它动物,就不可能再回到 价值导向,它以其制度驱使人们永不知足地追求金 动物的生存状态,即不可能再像其它动物那样只是 本能地、被动地适应环境。用现代很流行的话说即 人类必定要发展。但将人类发展理解为经济增长和 科技进步却是现代性的逻辑后承。古代人只把经济 活动看作人的生存的必要活动,而不像现代人把经 济活动当作最重要的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的经济 钱和财富,并以其意识形态诱使人们相信,资本主义 生活方式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今日的经济全球化将 表明资本主义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制度调整和协作规 模的扩大而提高生产力水平。但在今日之世界,发 展生产力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人类已具有极其强 大的物质力量了,最重要的事情是培养正确使用自 己强大力量的智慧和德性,以避免用自己的强大力 理论中,‘经济学’是被冠以‘获取艺术’名称的科学, 它的本质是创造家庭和国家的生存所必需的资料, 量毁灭自己。当然,只要人类文明尚未突破现代性 即满足需求。”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获取艺术”是合 的藩篱,不发达国家就不得不把发展生产力当作头 乎“大自然的本意”的,因为“满足基本需求是有天然 等大事。但对整个人类文明来讲,发展生产力已不 界限的”。还有一种叫做“金钱术”的“获取艺术”,它 是头等大事。资本主义仍把发展生产力当作头等大 是以“无限增加钱财”为目的的。亚里士多德认为 事,恰表明它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人类必须有 “金钱术”是“非天然的”,代表着人的“贪得无厌”,从 一次价值观的根本转变。若没有一次价值观的根本 而该受谴责和批判 J。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代表着一 转变,便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走向更加深重的生 般古希腊人对待财富的观点。西方中世纪人更是把 态危机。因此,人类必须走新的发展道路:必须由追 财富看作累赘,人拥有过多财富就进不了天堂。中 求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的发展转向追求以道德 世纪的神学意识形态过于极端,且具有极大的欺骗 进步和精神成熟为核心目标的发展。 性。但亚里士多德的经济观却是包含朴素真理的经 济观。资本主义不仅抛弃了中世纪的经济思想,而 参考文献: 且抛弃了亚里士多德所表述的极为健全的经济思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 想:经济活动只应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活动,而人 社,2000, 的基本需求有其天然界限。资本主义使一切皆商品 [2][美]丹尼・罗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M].熊贤良,何容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2OOO. 化 J,从而充分凸显了金钱的魔力。于是,经济学成 [3][德]马利昂・格来芬・登霍夫.资本主义文明化?[M].赵强,孙宁 了纯粹的“金钱术”,且成了能解释一切人类行为和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社会现象的“第一社会科学” J。就这样,经济活动 [4]詹姆斯・L・多蒂.资本主义与贪婪[A].[美]詹姆斯・L・多蒂,德威 不再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而从属于其它更高目的的 特・R.李编著.市场经济:大师们的思考[c].林季红等译.南京: ・ 活动,而成了最重要的活动。金钱和财富不再被当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作满足基本需求的手段,而被当作人生意义和价值 [5]rdm Heacox.Visions of a Wild America.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一 graphic Society,.Washingtno,D.C.,1996. 的根本标志。就这样,资本主义激发了人们追求金 [6][英]约翰・沃特金斯.科学与怀疑论[M].邱仁宗,范瑞平译.上 钱和财富的疯狂热情。个人发财致富的能量经理性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化的市场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整合,而形成了巨大的 [7]海因兹・迪德里齐等著.全球资本主义的终结:新的历史蓝图 社会物质生产力。这种物质生产力一方面创造了辉 [M].徐文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煌的物质文明成就,一方面又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 [8][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丁浩金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危机。 [9][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王业宇,陈琪译. 由此看来,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不在它的生产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关系不能保证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而在它文化的 (责任编辑:许小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