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配网工程
电缆终端头接地及保护管安装
作业指导书
编码:DLFJAZ-05
DLFJAZ-05电缆终端头接地及保护管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次
1适用范围······················································································································································131 2编写依据······················································································································································131 3作业流程图··················································································································································131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131 5作业准备························································································································································13 6作业方法··························································································································································6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914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8 部分:配网工程
1适用范围 1.1电压等级
35kV及以下配网工程。 1.2电气类别
(1)电缆终端头接地安装。
(2)电缆从沟道引上杆、设备,或者室内行人容易接近的地方、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电缆。
2编写依据
表2编写依据
序号 1 2 引用资料名称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5161.5—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DL/T 5161.6—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6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Q/C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HS)》 3 4 5 6
3作业流程图
图3作业流程图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电缆终端头接地及保护管安装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 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按《指南》中与电缆终端头接地及保护管安装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DLFJAZ-05-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146
DLFJAZ-05电缆终端头接地及保护管安装作业指导书
4.3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 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序号 1 危害名称 使用电动砂轮机站位不正确或没有防护装置 风险种类 打击 风险等级 中等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 1.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电动砂轮切割机; 2.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1.严格执行电焊作业规范; 2.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3.潮湿地方应使用绝缘垫; 4.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具 1.加强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的检查,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得混接; 2.电源箱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3.不得采用铜丝代替熔丝使用; 4.开关、插座、设备外壳不得有明显破损以及 设备带电金属不得外露; 5.施工现场临时电源线不得乱拉乱接,必须符 合要求; 6.电焊机电源应加装开关才能接入使用; 7.工作间断时切断电源; 8.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线缆,并做好防破损 措施 1.避开炎热时间段作业; 2.配置太阳伞,配置风扇; 3.及时补充水分; 4.现场配备应急药品 1.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相关规定; 2.现场配备足够、型号合适、合格的消防器材 打地极前,应现场勘探查明地下管线情况,确认打入点 1.打锤人应站在辅助人员侧面,并不得戴手套; 2.打入垂直接地体前要做好锤头紧固措施; 3.打锤正前方不可有人 2 电焊作业没有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具 灼(烫)伤触电 中等风险 3 施工用电不规范 触电 高风险 4 施工区域防暑降温措施不足 现场动火作业没有配置合格的消防器材 未弄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下就打入垂直接地体 中暑 中等风险 5 6 灼(烫)伤窒息 设备破损 中等风险 高风险 7 打入垂直接地体作业人员站位不正确 打击 中等风险 5作业准备
5.1作业前施工条件
表5.1作业前施工条件
序号 1 2 3 4 项目 任务单 图纸 预算材料表 施工方案 内容 根据本单位实际设置内容(包含本项工作) 设备变更单、设计图纸 主、辅材料 施工措施、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级) 确认人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说明 经审批 经审批 经审批 经审批
14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8 部分:配网工程
5 相关证照 确认上一道工序检查合格 根据需要办理涉及进入工作场所的手续、证件 (1)核对图纸,对应的电器设备已就位及安装完毕。 (2)电缆终端已安装完毕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有效 合格
6 5.2人员、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人员、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序号 项目 内容 说明 技术岗位必须持有与作业工种、相应、有效的上岗证,辅助工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安装等专业工作 1 人员配置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足够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明确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安员、安装施工作业人员组织到位 2 施工内容相对应的材料 镀锌角钢、圆铁、接线端子等 (1)规格型号符合设计。 (2)所使用镀锌角钢、圆铁要镀锌(建议采用热镀锌材料) (1)施工器具及仪表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自行决定工具和数量。 (2)压接模要与安装的地线规格相符。施工器具在使用前必须擦干净。 (3)所使用金具符合设计要求。 (4)对安装的电缆保护管规格 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应检查电 缆保护管的质量,有问题必须解 决后才能进行安装 3 施工内容相对应的机械、工器具及仪表 工器具:发电机、施工电源盘、焊机、大锤、铁铲、大钳、压接钳、灭火器、保护管、螺钉、手锤、电钻、切割机、卷尺、电焊机、安全文明施工用具等 4 完成开工程序 工作负责人向项目负责人报开工。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向监理单位开工报审手续 施工准备完成可报开工,当施工准备不足时,上报该项目负责人协调解决
6作业方法 表6作业方法
序号 项目 内容 (1)现场施工负责人向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人员明确 交待本次施工设备状态、作业内容、作业范围、进度要求、特 殊项目施工要求、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危害环境的相应预防控制措施、人员分工,并签署 作业前工作 (班组级)安全技术交底表。 (2)工作负责人负责办理相关的工作许可手续,开工前做 好现场施工防护围蔽警示措施。 (3)现场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人员 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和着装,并带领施工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开始主要作业 说明 1 按安规规定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佩戴有个人照片的作业证(或胸卡证) 2 现场施工负责人发出许可开工命令 现场施工负责人正确、安全地组织作业,现场施工质安员负责现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控 3 作业程序 148
DLFJAZ-05电缆终端头接地及保护管安装作业指导书
4 接地装置的敷设 (1)接地体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规定时,不小 于0.6m。采用垂直接地体时,应垂直打入,并与土壤保持良好接 触。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 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3)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 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要求时不小于5m。水平 敷设的接地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体应平直,无明显弯曲。 2)地沟地面应平整,不应有石块或其他影响接地体与土 壤紧密接触的杂物。 3)倾斜地形沿等高线敷设。 (4)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在与公路、 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 管子或角铁等加以保护。 (5)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 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6)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 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时应分层夯实。 (7)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 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5 接地体的连接 (1)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 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49—1990)的有关规定。 (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 符合下列规定。 1)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四面施焊。 2)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3)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 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应在其接触部位 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与 钢管(或角钢)焊接。 (3)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应便于解开测量接地电阻。 (4)接地引下线应紧靠杆身,每隔一定距离与杆身固定一次。 (5)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缆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或者室内及行人容易接近的地方、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的电缆 (1)安装电缆保护管抱箍时,抱箍要牢固,并做到横平竖直于地面。 (2)电缆保护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电缆 保护管安装前应进行疏通和清扫,一般采用铁丝绑上棉纱或 破布穿入管内清除脏污,检查通畅情况,在保护管内光滑畅 通后,将管子两端暂时封堵。户外电缆终端头的电缆保护管 尽可能用开边管。 (3)金属电缆保护管安装后要有良好的接地。 (4)金属电缆保护管的固定不得采用焊接的方法。 (5)电缆保护管安装后管子向上端要用堵泥封堵 6 保护管定位 7 保护管安装 8 保护管与电缆沟槽连接处处理 保护管地下部分与电缆沟槽连接处,要用砖块和水泥沙浆 砌防护墩以防止保护管与电缆沟槽连接处外露的电缆受到外力破坏
14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8 部分:配网工程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质量控制措施
7.1.1现场负责人应根据现场情况安排技术人员负责质量监控。
7.1.2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工程作业流程和质量检验标准;技术岗位人员必须持有与作业相应、有效的上岗证。
7.1.3现场负责人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必须详细介绍本作业质量控制要点、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措施。
7.1.4作业现场必须有经审核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作业人员必须按图施工。
7.1.5施工质量检验一般按以下方式进行。质量检验一般采用三级检验制,施工队(组)对所施工的分项工程应进行100%的质量自检;项目部对所负责施工的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组织质量检查,复检比例不 宜低于50%;公司对单位工程组织检查,抽检比例不宜低于20%。
7.1.6隐蔽工程施工完成以及全部工序作业完成(转序)时,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现场验收。 7.2质量控制点
表7.2质量控制点表单
控制点 W 电缆线路土建工程
控制方式 H ● S
7.3检验标准
质量检验按《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8册:配网工程》中的Q/CSG表
8-7.5要求执行。
150
DLFJAZ-05电缆终端头接地及保护管安装作业指导书
●附件1安全施工作业票
编码:DLFJAZ-05-01/01
工作地点 技术员 现场安全员 现场负责人 工作时间 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 危害名称 风险种类 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 1 使用电动砂轮机站位不正确或没有防护装置 打击 □中等风险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灼(烫)伤、触电 触电 2 电焊作业没有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具 施工用电不规范 施工区域防暑降温措施不足 □中等风险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电动砂轮切割机。 □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严格执行电焊作业规范,潮湿地方应使用绝缘垫。 3 □高风险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中等风险 □加强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的检查,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得混接。 4 中暑 5 现场动火作业没有配置合格的消防器材 灼(烫)伤、窒息 □中等风险 □电源箱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开关,不得采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使用。 □刀闸、插座、设备外壳不得有明显破损以及设备带电金 6 未弄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下就打入垂直接地体 设备破损 □高风险 属不得外露。 □施工现场临时电源线不得乱拉乱接,必须符合要求。 7 打入垂直接地体 作业人员站位不正确 打击 □中等风险 □电焊机电源应加装开关才能接入使用,工作间断时切断电源。 □施工用电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线缆,并做好防破损措施。 □避开炎热时间段作业。 □配置太阳伞、风扇、应急药品和及时补充水分。 □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相关规定。 □现场配备足够、型号合适、合格的消防器材。 □打地极前,应现场勘探查明地下管线情况,确认打入点。 □打锤人应站在辅助人员侧面,并不得戴手套。 □打入垂直接地体前要做好锤头紧固措施。 □打锤正前方严禁有人
15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8 部分:配网工程
安全补充事项/平面布置图 现场接受交底人员签名 备注 说明:(一)本票由现场技术员填写,现场安全员审核,现场负责人签发生效。现场负责人开工前核对风险控制措施 并宣读。(二)工作内容、地点、安全措施不变时本票最长可使用十天,否则应重新办票,用后上交备查;当人员发生变 更时,应在备注栏记录变更情况。对新增人员进行交底,并签名确认。(三)应根据现场条件、范围和环境,补充安全事项或平面布置图。(四)当风险等级与基准风险等级不一致时,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措施。(五)基准风险等级与风险控制措施在开工前现场打“√”。(六)签名不齐全(含代签名的)均作废票处理。
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