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州市汽车产业“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与面临问题研究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1 6年第1 5卷第1 9期 广州市汽车产业“十二五"时期 发展成就与面临问题研究 口巫细波 【内容摘要】‘‘十二五”期间广州汽车产量和产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保持相对较快发展趋势,汽车产量和产值 分别突破220万辆、3,700亿元规模,作为广州第一支柱工业的地位继续得到巩固。虽然在“十二五”时期广州汽 车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上海、长春、重庆等特大汽车生产城市相比,面临的问题仍然有不少:龙头企业产销规 模偏小、研发投入有待提升、热销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单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缺乏统筹规 划等,在这些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广州汽车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成就;广汽集团;传祺品牌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巫细波(1983~),男,广东五华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汽车产业、空间计量与GIS应用 一、广州汽车产业“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 元增至2015年的994.46亿元,年均增速为8.03%。随着广 汽乘用车第二工厂、北汽(广州)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工厂、广 汽菲克番禺工厂等整车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汽车制造业作为 (一)汽车产销规模突破220万辆,广州成为国内第五个 特大汽车城市。“十二五”时期,为了应对国内汽车市场增长 逐步放缓趋势,广州整车企业逐步加快产品更新和新车型的 导入,力助广州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规模,2015年再次实 现双位数增长,成为国内第五个产量突破200万辆、产值超 3,000亿元规模的特大汽车城市。2015年广州汽车产量达到 220.99万辆,增长12%,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轿 广州第一支柱工业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三)汽车消费和会展日趋繁荣,汽车服务业规模不断扩 大。地处珠三角中心区域的广州是我国最大的商贸城市之 一,汽车商贸业非常活跃,各类汽车专业特色会展业发展日 趋繁荣,与汽车相关的金融保险、汽车Irr、汽车养护、汽车维 修及配件、汽车物流、汽车租赁、汽车会展、汽车文化及汽车 运动等服务业业态非常丰富,汽车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广州 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广州汽车及零配件的 车产量为148.65万辆,同比下降2.8%。广州汽车产量占全 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再次突破9%,达到9.02%,仅次于 2008年的9.4%。“十二五”期间,广州汽车产量年均增速达 到10.13%,明显高于同期全国7.4%的平均水平。作为国内 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城市之一,“十二五”期间广州汽车产量占 全国的比重大约保持在8.2%左右,轿车产量占全国轿车总 产量的比重大约保持在11.8%左右,轿车产量占全国轿车总 产量的比重相对稳定,在国内五大汽车大城市中位居第三, 仅次于上海市和长春市。 批发零售业保持较快发展趋势,已发展成为广州商贸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汽车及零配件批发总额由2011年的1127.75 亿元增至2015年的2507.36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2.11%,占 广州市批发业总额的比重常年保持在6.5%左右,年均增速 明显高于广州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商品分类 销售总额平均增长水平。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作为 国内规模最大的三大汽车展览会之一,到2015年已经连续 举办了13届,对促进广州汽车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 用。广州汽车会展内容经过不断拓展和完善,规模和影响力 不断得到提升,会展面积由2011年的18万平方米增加到 2015年的22万平方米,到会记者人数由2011年的6,539人 增至2015年的8,491人,吸引的观众数量由55.2万人次增 至63.5万人。 (二)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总产值再创历史新 高。多年保持投资两位数增长是广州汽车工业总产值屡创 新高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间,广汽乘用车第一工厂扩 产、北汽乘用车第一工厂、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广汽丰田第三 工厂、广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工厂等整车项目相继建成投 产,在大项目带动下广州汽车制造业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最低增速都在12.9%,最高达到21.6%,明显高于同期广州 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全市共有投资增长水平。广州汽车 制造业投资额由“十二五”初期的78.6亿元增长到2015年 的148.96亿元,年均增速为17.3%,占广州全市固定资产投 资的比例由2.29%提升至2.76%。“十二五”期间,广州汽 车制造业总产值由3066.32亿元提升至3776.79亿元,年均 增速为7.96%。受整车制造业带动,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呈 现较快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产值已由2011年的855.93亿 (四)各大汽车板块建设深入推进,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提 升。自本田汽车入驻广州以来,经过近18年的开发建设。广 州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已发展成为我国五大特 大汽车城市之一,其中东部、西部、南部板块的汽车均已经发 展成为千亿元汽车产业集群。随着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广汽 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工厂、广汽菲克番禺工厂和北汽(广州)乘 用车新能源工厂建成投产,广汽乘用车第二工厂和广汽丰田 Indtt ̄trial&Science Trih¨ne 201 6年第1 5卷第1 9期 第三工厂开工建设,形成了东部、南部、西部及北部四大汽车 产业板块,整车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吸引了一大批汽车零 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广州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有 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4个、广东名牌3个,近年来在国内 部件企业不断集聚发展,形成了产能达到215.5万辆、产值 达到3,700多亿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五)合资品牌效应不断强化,产销保持两位数增长。经 外新注册商标220余件。“万力”、“福耀”、“安达”、“华劲”、 “巨大”等是广州的知名汽车零部件自主品牌。 (八)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和应用成效突显。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战略性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汽 济新常态下受国内整体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影响,国内汽车市 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同时为消除2012年中日政治事件对广 州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广州整车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不 断加快车型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导入步伐,不断提升和巩固 品牌竞争力,根据J.D Power发布的2015年中国新车质量品 牌排名,广州的合资品牌的新车质量水平均好于全国平均水 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广州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汽 车产业发展潮流,在“十二五”时期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 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一是整车企业积 极投入资金和人才发展新能源汽车。由于外资汽车企业对 新能源汽车产业大部分还处于观望状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 平,其中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均排名前l0,东风日产排名16。 正是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与较高的口碑,广州三大日系整车 企业均实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增长,2015年纷纷实现新突 破,创销量历史新高。其中,东风日产实现销量100.07万辆, 成为广州第一个产销量突破100万辆的整车企业。“十二五” 时期年均增速为6.7%;广汽本田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达 到58.01万辆,“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速为12.5%;广汽丰田 销量首次突破40万辆,达到40.31万辆,“十二五”时期年均 增速同样达到两位数,为10.1%。三大合资整车企业的集体 发力,力助广州产销规模突破220万辆,成为我国第五个特 大汽车城市。 (六)龙头企业坚持多元化发展,不断强化世界500强地 位。“十二五”期间,广汽集团积极改变过于依靠日系合资企 业发展局面,主动与国内外整车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坚持多 元化发展战略,产销规模不断提升,广汽集团的销量由2011 年的74.04万辆增至2015年的129.97万辆,年均增速达到 15.1%,作为国内第六大汽车集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2015年广汽集团以332.374亿美元营业收入在《财富》世界 500强中排位第362位。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广汽集团大 力推进以整车制造为主业、零部件、汽车商贸、汽车金融等相 关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积极地探索汽车新兴产业领域的 布局,形成汽车整车、零部件、研究开发、商贸服务和汽车金 融、保险及股权投资等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目前广汽集团 拥有10多家整车企业,主要有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日 野、广汽乘用车、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广汽吉奥、本田(中 国)、广汽中兴、广汽长丰、广汽客车等。 (七)广汽传祺实现快速崛起,自主品牌成广州汽车新增 长极。为促进广州汽车产业的稳健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在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一直受到广州市政府及龙头企业—— 广汽集团的高度重视,依托全新组建的广汽研究院,在购买 整车和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市场上进行深入二次 开发.逐步形成了广汽传祺独具特色的研发体系,凭借一系 列技术创新,使得发展不到4年时间的广汽传祺实现产销规 模突破1O万辆,2015年更是突破19万辆规模,发展速度明 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和产销规模第一的长城汽车,打造出领 先行业的“传祺速度”。坚持技术创新和研发是广汽传祺崛 起的关键,截至2015年底,广汽研究院累计有效专利申请达 1,802项,其中发明494件,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达27.4%,高 于汽车行业20.6%的平均水平。广州的自主品牌汽车除了 广汽传祺,还有北汽乘用车和广汽比亚迪。受广州的自主品 牌整车企业的辐射带动,本土的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也开始 Indnstrlal&Science TI-ibane 主要还是自主品牌,目前广州的新能源轿车年产能约3万 辆,新能源客车产能有5,000辆。二是政府积极推广和应用 新能源汽车。自2010年开始,广州市连续六年开展新能源汽 车推广应用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在公交出租、环 卫邮政等领域,共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约1.5万辆,超额完 成2013年广州市向国家承诺的1万辆推广任务,建成各类充 电设施4,000多个,推广应用规模及完成率,均位居推广应用 城市第4位。 二、广州汽车产业发展面临问题 (一)产销和产值规模与特大汽车城市存在明显差距。 受制于品牌单一、自主品牌发展相对滞后、技术研发支撑不 足等因素,广州汽车发展速度明显较慢,虽然广州在汽车产 量和工业总产值规模、龙头汽车企业规模与国内特大汽车的 差距在缩小,但差距仍然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广州汽车产量及工业产值规模与特大汽车城市的差距仍 然明显。对于200万辆规模这个关口,上海早在2012年已经 实现,而重庆市、长春市、北京市等也于2013年突破,但到了 2015年重庆已经突破300万辆规模,而上海也突破250万辆 的产销规模。另一方面,广州汽车工业总产值在“十二五”期 间也没有突破4,000亿元大关,离这一关口还有200多亿元 的差距。而2015年,长春市和上海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 值已突破5,000亿元,分别为5894.2亿元、5168.2亿元,重 庆市达到4708.9亿元,北京市也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 4036.6亿元。因此,不管在产量规模还是产值规模方面,广 州与这些特大汽车城市的差距仍然明显。二是龙头企业产 销规模与一流汽车集团的产销差距有增大趋势。广汽集团 与国内其他汽车集团相比,依然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这种 差距有增大趋势。与国内规模最大的上汽集团相比,广汽集 团2011年的销量与之相差327万辆,而到了2015年这个差 距增加到456.04万辆;即使与排名第五的北汽集团相比,这 种差距也是逐年增大。 (二)汽车研发投入与创新有待提升。根据广州市第三 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3年广州市规模以上 汽车制造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为31.46亿元,R&D经费 投入强度仅为0.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广东省平 均水平;而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深圳市的汽车制造业的 R&D经费为13.38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72%。 从龙头企业研发投人情况看,广州的差距也比较明显。2015 年,广汽集团的研发支出达到19.19亿元,但同期的上汽集团 超过了70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居全球第一的比亚迪,其 2014年的研发支出也达到了36.79亿元。而与国际知名汽 .97. 201 6年第1 5卷第1 9期 车企业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根据普华永道数据整理出汽车 贸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五大板块;…1’指一个发展重点,举全集 团之力发展自主品牌,实现自主品牌事业的跨越式发展;“3” 指全面实现电动化、国际化、网联化三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通过实施这些核心战略目标,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 可持续发展。二是持续开展产业协同化。随着国内汽车产 业的逐渐成熟,汽车产业利润较高的环节逐渐向服务业领域 行业公司研发投入排行榜,2015年大众汽车集团以153亿美 元排名第一,上汽集团也首次进入前二十强。由此可见,要 提高广州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汽车企业必须进一步加 大科研投入力度。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经过“十二 五”时期的推广,广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但 产量规模还偏小,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与深圳等城市相比还比 较缓慢,全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明显缺乏统筹规划。花都、 南沙、增城、番禺等拥有整车企业的区域将发展新能源汽车 转移,需要进一步做强广汽汇理汽车金融、众诚保险、广爱保 险经纪、广汽资本、广汽租赁等高端服务企业,搭建广汽股权 投资、产业基金、证券投资、融资租赁的新平台,丰富完善汽 车产业链,逐步发展壮大新的利润增长极。三是推进新一轮 对外发展战略。广汽传祺自主品牌在国内的发展已经取得 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拓展国际知名 产业的资源偏向于区内企业,由于各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 尽相同,导致各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方向和侧重点不同,新 能源配套设施建设各自为政现象较为明显。此外,广州的新 能源配套设施建设缺乏规划引导,对已建好的充电设施没有 实行统一管理,也没有开发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开发相应 的移动客服端APP。 三、促进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尽管经过“十二五”的快速发展,广州汽车产业取得了显 著进步,但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展望广州 汽车产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汽车产业仍是广州的第一支 柱工业,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内汽 车市场增速将放缓,广州汽车产业在“十三五”时期面临的竞 争将更加激烈。为了主动适应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促 进汽车产业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提出如 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以自主创新发展为核心驱动力,将自主品牌打造为 新增长极。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 的新趋势,广州汽车产业规模要真正做大做强离不开自主品 牌的发展壮大,因此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十三五”时期必须坚 持自主创新发展。一是要完善研发体系。依托广汽研究院, 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多样化方式增强研发 实力,进一步提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开发、试制、试验等方面 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广汽研究院提出的基于跨平台模块化架 构(CPMA)。二是加强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合作。通 过建立政府批准的“广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高端智力 资源、搭建更高层次的创新平台推进自主研发。积极展开汽 车先进技术的研发、人才、信息交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 汽车产品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三是要加快新产品 的开发。以广汽乘用车、北汽(广州)乘用车、广汽比亚迪新 能源客车等自主品牌企业为核心,顺应国内外汽车市场需 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热销车型。四是围绕自主品牌整车 企业辐射带动零部件产业发展。围绕广汽乘用车、广汽比亚 迪、北汽乘用车等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重点以已有发展基础 的轮胎、汽车音响、汽车玻璃等本土零部件企业为主,鼓励其 加强与整车企业的合资合作。 (二)以构建全产业链为核心战略,做强广州汽车龙头企 业国际知名度。在“十三五”时期,广汽集团要以构建全产业 链为核心战略,做强广州龙头企业国际知名度。一是要全面 推进“1513”战略。其中“1”指一个目标:力争“十三五”期末 形成汽车产能约300万辆、产销汽车约240万辆、营业收入超 4,000亿元的国际化汽车集团;“5”指研发、整车、零部件、商 .0Q. 度,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四是进一步提升整车产销规模。 以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等整车企业为重点,加快车 型更新和新车型的导入,做大13系品牌产销规模;以广汽菲 亚特为重点,在做大菲亚特、Jeep等品牌的基础上,继续寻求 与其他欧美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合作,打造广汽集团的欧美系 品牌阵容;以广汽乘用车和广汽比亚迪为重点,重点推进广 汽集团和比亚迪在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做强自主品牌阵容。 (三)以创新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展步伐。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加速普及期,培育 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成为广州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要以 创新和推广应用为重点,不断加快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步伐。一是要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大项目的引领作用。大 项目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培育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 链的重点。在广州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打 造2,000亿级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应着力推进已 立项新能源汽车产业大项目,增强大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 二是完善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示范 应用。以公交车、出租车及公务执法车市场为重点,继续完 善广州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尤其是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充 电设施及网络平台的建设,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 尤其是要加快广州本地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推广应用,在现有 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广汽传祺、东风13产启辰、广汽比 亚迪、北汽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推广数量。 【参考文献】 [1]刘春辉、潘建亮.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及2016年预 测[J].汽车工业研究,2016 [2]广州市统计局.2015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公报[EB/OL].http://www.gzstats.gov.cn/tjgb/qstjgb/ 201604/P02016O40148460l437996.doe [3]陈建华.2016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 zwgk.gd.gov.cr加07482532/20l6O2/t加16o207—643309.html keywords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 201602/ ̄0160229——1323991.htm1. [5]杨再高等.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M].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Indtmtrial&Science Trihnn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