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宁愿做一只飞鸟

来源:一二三四网


在电视上看BBC拍摄的《地球脉动》(Planet Earth), 一些极难拍摄得到的动物生态真实画面, 看得令人感动, 也联想许多. 蓑羽鹤集体飞越喜玛拉雅山, 遇上暴风, 不得不暂时折返, 待暴风过後又继续征途, 终於飞越世界最高山脉. 这种不轻松的飞行, 是每年都来一次的, 就像其他候鸟每年的迁徙飞行一样, 只不过蓑羽鹤面对的环境恶劣得多.

以我们人类的角度来看, 好端端地在一个地方生活惯了, 为什麽要冒风险每年都迁徙呢? 鸟类的迁徙飞行, 都是群体行动, 这个群体数量之大, 有时大得吓人. 30万只花脸鸭, 每年从西伯利亚飞往韩国. 还有更令人感到惊讶的动物迁徙行为: 加拿大北部, 每年有300万只糜鹿, 要走三千多公里迁徙, 去寻找芳草地. 路途遥远吗? 据说大白鲨每年要游差不多5000公里去寻找食物. 算一算这些动物每年以至一生中, 有多少时间花在不停的迁徙中. 相比起动物, 人类一生大致都生活在一个地方, 是不是安稳得多呢? 还是人类根本没有翅膀, 又没有善跑的四条腿, 无能力作那样长途的迁徙? 即使有能力迁徙, 那迁徙又为了什麽? 动物一生中花上经年累月无休止地迁徙, 与其说是习性, 不如直截了当地说是为了生存. 所有动物, 比起人类都简单得多, 似乎它们生命的意义只是生存和繁殖. 不记得有一种叫什麽名字的昆虫, 其生命更短暂和简单到只为繁殖下一代, 成虫一旦交配过後便立即死亡. 北极熊够强壮了吧, 却原来为了生存, 每年有四个月要冬眠. 如果动物懂得思维, 那它们的烦恼也肯定少得多.

生命对於人类, 当然不止求生存那麽简单. 我们的祖先也有因谋生而远走他乡的, 中国人近两个世纪以来, 更从来没停止过移民海外. 不过近年的移民, 肯定不是像我们的祖先那样, 被卖猪仔般贱卖劳动力, 或美其名到金山去掘金了. 许多中国人所向往的热门移民国家, 接受移民的条件都定得颇高, 意味着有能力移民的人大都绝非穷人. 我相信, 移民到外国去的人, 为的是享受更好的生活. 对於在某些方面还享受不到自由的内地人来说, 还包括追求自由. 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部描写中国人移居美国生活的小说, 名叫《自由生活》, 里面有这样一句值得人深思的话: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运用自由,自由对你将毫无意义. ”

人类并非没有像动物那样到处迁徙生活的, 典型的例子, 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 似乎主要是为了放牧的牲畜有足够的食物. 这片草地吃光了, 羊儿没草可吃, 便不得不另觅新的芳草地. 游牧民族其实是被牲畜牵着鼻子走. 如果可以, 我猜牧民未必喜欢没有一个固定的居所, 到处迁徙. 有些歌曲把草原牧民的生活描写得既写意又浪漫, 曾令我十分向往, 渴望有一天到大草原去看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这心愿至今未能达到. 前年到九寨沟旅游, 探访当地藏民时, 才知道高原上有部分藏民仍过着游牧生活, 但他们的游牧生活跟从前有点不一样, 大多在城镇里有个固定的家, 放牧就像渔民出深海捕鱼一样, 放牧一段时间後, 会回到家里休息.

我想, 人类始终喜欢过安稳的生活, 即使现代交通发达, 轻易可以到处去, 有固定的家总比起到处为家好得多. 这不仅仅在心态上, 还因为人越活得久, 身上的负累越多. 动物从小到大, 都是孑然一身的. 你看候鸟每年飞往远方, 何曾带上什麽家当? 动物即使有巢穴, 也不像人类居住的房子那样有许多家当. 去年底搬屋, 便让我深切体会到,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越长, 他的家当便越多. 在这一点上, 我真的羡慕天空中的飞鸟, 除了够自由, 更加够潇洒, 说飞就飞, 什麽也不用带上, 甚至身上没有我们人类那些

累赘的衣服. 当然, 人不比动物, 人类有羞耻之心, 抗冷能力也极差, 才不得不穿上衣服. 可是除了必要如衣服的东西, 人为什麽要拥有那麽多啊? 拥有那麽多的身外物,总有一天不得不舍弃.

如果真有轮回转世, 我宁愿来生做一只飞鸟, 不再有任何身外物的负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