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来源:一二三四网
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民族以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始终在世界发展的洪流中屹立不倒,而爱国始终是民族凝聚力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一个新世纪的中国大学生,理性爱国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由于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冲击,80后,90后一代的大学生获得了比父辈们更丰富多彩的信息来源。但由于国家历史、政治教育与实际脱节,仍然试图以上世纪的简单思维与方式来宣传主流思想,加之受到多样化信息的冲击,这种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对新时代的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反而激发了一些激进、不客观、片面甚至荒谬的思想的萌生。北京大学教授阎学通在《国际关系分析》一书中说到:“在现代媒体发达的时代,人们在互相矛盾的信息和信口开河的评论引导下,依然经常作出错误判断。”[1]这确实是不容小觑的事实,在我的社交圈内,通过隐晦的方式在社交平台上或在日常对话中对执政党不客观的批评甚至污蔑时常出现,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片面的爱国主义观念,这些言论的发表者有爱国之心却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跳出大学生的圈子来说,普通中国民众表达爱国之心的方式依然处于很低的水平。80后90后的父辈们的上一代大都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战争与革命,大都对国家怀着十分忠诚的思想观念,甚至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而父辈们在年轻时期经历了灾荒、文革等等特殊的带有政治色彩的特殊事件,很多人在经历年轻时期的锋芒后不知不觉的形成了消极的政治理念,低调谨慎地对待时事。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甚至包括一些70后由于没有良好的引导,就产生了一些上文所提到的错误观念。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中,这些错误观念产生的恶果开始显现出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在中日钓鱼岛纠纷愈演愈烈的2012年,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很多人走上街头表示要抵制日货,在一些地方,这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变成了另一群无辜中国人的噩梦,他们辛苦赚钱买来的汽车、辛勤打理的店铺仅仅因为是和日本有关系就被打砸,损失惨重,一些人甚至遭到了人身攻击,被打成重伤。这种把所谓的爱国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行为是极其愚蠢的,甚至会导致民族内部矛盾增加,是要坚决反对的。为了反对日本损害自己同胞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怎么能称为爱国呢?而网络上的一些言论也十分幼稚可笑,很多人认为国家不和日本开战夺取钓鱼岛是懦弱的表现,是拿着纳税人的钱不作为。而这些幼稚可笑的言论正是国民政治素质低下的表现。更有甚者,在听到“日本谴责中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用军用雷达锁定日本军舰”这一新闻时,在网上大放厥词,说日本的技术如何先进,可以探测到中国的雷达锁定,大肆显示着自己的无知与幼稚,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实在是国之悲哀。

当我们把目光转回大学生群体,中国的这一代大学生肩负着复兴国家,使国家在新世纪获得长远发展的历史使命。为了国家和自己的进步,我们必须有一颗理性爱国的心。我认为,首先,爱国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探究事件背后的奥秘,有目的地去爱国。以抵制日货为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简单地抵制基本不会产生实质性效果,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如果每个人都不买日本商品,日本经济将会遭遇重创云云”更是为了煽动简单粗暴爱国情绪的虚无飘渺,没有实际行动意义的空谈。我们应当做的,是看到抵制日货背后的主要矛盾:

即为什么日本品牌可以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即使有的,日本的也比中国的好。所以在人们经济实力上升的今天,更好的日本货当然会成为人民选择的对象。那么为什么中国没有呢?这里面存在的复杂历史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以及将来,当我们手持尼康佳能相机拍照片,驾驶丰田尼桑疾驰时,要期待中国将来也会有同样优秀甚至更加优秀的产品,要去研究中国产品与日本产品之间存在的差距,不断改进,取长补短,日积月累,虚心钻研。总有一天,当我们创造出来更好的产品后,市场规律自然会淘汰掉日本产品,让中国创造踏上舞台。当然,尽管现如今国产商品还没有那么优秀,我们依然可以去支持国产,为他们的发展助力。而作为未来各行各业的中坚,我们大学生也应当努力钻研科学知识,早日使中国梦变为现实。

此外,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多读书,从书中汲取智慧,陶冶情操,积累文化素养,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重蹈此前国人盲目爱国的覆辙,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我们的民族才会继续在历史长河中前进,生生不息。

附录:

[1]阎学通,杨原著. 国际关系分析. 第2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第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