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
浅谈小学生美术活动的组织与特长生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使美术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多彩。美术特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既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适应性、现实性、超前性,还要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特色促全面,教师不但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小学阶段对美术特长生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特能与技巧,教师要尝试使用新的理念来解剖老教材,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学生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对美术特长生的教与学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反思,想与同行们一起交流一下。
一、要把握学科特征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应注意因材施教与把握学科特征两者紧密结合。针对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分别对待,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但必须使人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进步。小学生通过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陶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术学科为特征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个性。在把握学科特征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时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本来生动有趣的美术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这既不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美术欣赏的学科特点。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美术的学科
目标也难以实现,并将导致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自我消化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积极的情绪,特别是愉悦的心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融洽师生情感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趣,设置思维荒漠、留悬念等方法,当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瞬间捕捉到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二、实施目标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技能技巧、而且包含更广泛的美术文化,使得美术教育所具有认识技能、情感创造等价值系统得以回复。我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当前形式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对学生采取分类教学,实现全面发展,避免“一刀切”的认识误区,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平及个体差异性,进行意向选修,分类编班,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潜能倾向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达到学生能接受、教师所期待的目标。
通过研究型学习教学,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探究环境,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及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感觉美术文化的能力和美
术文化感觉能力的涵育,是有助于个体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实施因材施教的法则,关注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业倾向及经验判断进行个别调整。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亲睐。 做好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录和追踪记录,课业考核;等级评定,逐层推进。它不以“分数”和“升学”为唯一目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三、不骄不躁,脚踏实地
俗话说,骄兵必败。虽然我们培养特长生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比赛,但不可否认众多的比赛和展览让他们脱颖而出,难免会自以为真的如何了得,甚至有时非让你三番五次,他才大驾光临。这样的孩子不妨让他受点挫折,对他今后的人生也有好处,要知道许多的少年大家或是神童到长大时因为种种原因,与云云众生相比已无所谓超凡脱俗了。所以,我常对他们说:比赛拿到成绩只能表明你在这次比赛中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全部,你是来学习美术的,并不是来学习如何拿奖的。你们将来走的路还长着呢。在这里我呼吁家长也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期待的心态要健康,不要受“功利主义”的盲目驱使。同时,
既然我们能塑造你这匹千里马,肯定也能培养出第二匹、第三匹,也许一开始没你跑得快,但只要功夫深,铁杵定能磨成针,机会总给予那些不屑努力的孩子,当看着原不如自己的同学一个个跑到自己前面去的时候,那骄傲的孩子肯定会有觉醒的时候,当然凭他的天赋,追上来并不是难事。
如何稳定特长学生的思想情绪,调整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美术特长的转化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选择学美术特长的后进生转化,我抓住时机对学生正确引导,以身作则,言教身传,做学生的楷模,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引路人。
四、提供多种多样艺术实践的机会
艺术是让人欣赏的,付诸公众的。在课堂或画室里学的技能技巧,不能算是特长生实际的有价值的全部艺术素质。特长生应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获得反馈信息,以利自己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辅导教师可利用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如晚会舞台设计制作、画展布置。所以,我在对特长生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人文教育方式,明确的向学生表示,我眼中的他们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优劣之分,让他们享受平等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向他们介绍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名人的成功历程,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懂得“愚公不愚”的道理,进行情感教育,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发自肺腑的感受到“我能”。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校本教学研究”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心”,通
过定期办画展,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优越感和自豪感,让他们对自己的进步自豪,对自己的与众不同自豪,并坚信自己选择的这“一扇有益之门”,从而更全面地发展自己,补充自己的不足,实现自己的价值。 美术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它不仅仅是教孩子学画画,更不是为了比赛拿奖而学的。教育方面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一代人培养的失误。因此,我们必须有正确对待特长生教育的理念。特长生的培育诣在育人,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是为国家培养具有更高艺术境界的现代新人垒筑基石,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地去摸索适合的和有所创新的教学训练的方法。以教师的积极影响和正面引导与孩子的体验性学习相结合,推动其形成对美术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中间踊跃出更多美术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