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体操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徐伟 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摘要:体操由于动作难度较大,对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这也加大了体操训练难度。尤其是少儿体操训练,少儿由于年龄尚小,力量准备活动对有运动要求的学生来说二、体操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准备活动可以帮助人从
静止的状态变得活跃,能够充分调动中体操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枢神经系统以及身体其它器官的功能,结合少儿的身体状况以及负荷情况,保不足,对一些姿势的把握不到位,经常会出现失误的现象,使身体某个部位受到损伤,而体操对专项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少儿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比较辛苦,使得少儿在训练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这都会影响体操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避免少儿体操训练中的损伤现象,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促进体操训练工作顺利开展,对增强少儿身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少儿;体操训练;损伤;处理
体操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体操训练中有很多经典体式,如翻滚、回环、转体等具有一定的难度,每项技术都有其技术特征,但由于少儿还处于一个成长发育阶段,对体操的理解能力较低,在无法掌握动作要领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损伤的情况,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一定的伤害,也会加大少儿对体操学习的恐惧感。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做好体操前的指导工作,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对学生动作要及时的纠正,同时还要检查运动器材是否完好,从而避免运动中损伤事故出现,使学生身心健康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按照教师的指导要领和细节进行练习,练习次数多但动作不标准,动作粗野过于敷衍从而导致运动损伤,还有一些学生没有认识到动作不到位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思想意识不足导致的。教师同样也存在思想意识不足的现象,对于动作不够标准的学生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没有告知学生动作要领,使得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是去单纯的模仿某些动作,这都是导致学生运动受损的重要原因。
(二)准备活动不充分
如果准备活动做得不到位,身体肌肉没有得到真正的舒展,就会导致在活动中出现损伤的情况;此外,准备活动的开展没有与正式活动项目相结合,运动所需要的部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这样的准备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准备活动量时间较长,准备活动强度较大,使得身
体在没有进入到正式活动前就出现了疲劳状态,这就会影响正式教学训练,此时开展高强度运动学生会因体力不支而出现损伤;准备活动违反了循序渐进原则,准备活动也不能过快,也需要一点一点开展,这样才能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否则极易在拉伸的过程中造成肌肉损伤影响后续项目训练。(三)组织方法不当在开展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没
有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也没有为学生进行标准的动作指导,尤其是在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只顾着自己演示而没有注意学生对动作掌握程度,学生动作不标准很容易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损伤的情况;课前没有对训练所要用的器械进行检查,学生防护用具准备不齐全,这都会加大运动损伤的风险。(四)运动负荷过大体操运动是一项高强度运动,运动负荷较大,少儿的身体素质尚未发育完全,教师如果按照正常标准来对学生进
行训练,必然会远超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特别是局部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局部劳损现象,这也是在体操训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五)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学生身体状况不佳,身体力量和协调性就会明显下降,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力会不集中,这个时候就应避免进行高强度训练,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用学生很容易因力量不足而出现损伤。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正常训练,如学生心情不好、练习过于急躁、害怕练习等都会影响正常训练。证训练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对于一些身体平衡性较差的学生要先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今后的训练项目,也能够避免动作不出现损伤的状况。
(二)重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对学生后续正式练习以及减少运动损伤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备活动要尽可能的与正式运动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拉伸学生所要活动的身体部位,准备活动要尽量从基础拉伸开展,然后缓缓过渡到高难度拉伸动作,使身体慢慢适应,这样才能避免关节受损的情况出现。
(三)培养学生骨干加强对学生的
指导教师在进行体操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掌握情况,挑选几名优秀的学生当做自己的“指导教练”,教师要保证他们动作的规范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帮助其他同学规范自己的动作,尤其是在课上人多的时候,教师没有办法进行一一指导,这就需要让外,教师在教动作前应教给学生动作要
领和注意事项,这样学生不会盲从的学习教师的姿态,可以自己检查动作规范与否[1]。
(四)优先提高体操专项身体素质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会决定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体操作为一向高难度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往往很难
适应高强度的运动,因此,教师应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对学生身体的训练,如在训练蹬地翻上技术时,对学生的臂力和腹部的力量要求较高,而多数女生往往没有足够的臂力进行支撑,因此在学习此动作前,教师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必须先练习仰卧举腿、仰卧悬垂屈伸等,增强手臂的支撑力量和腰腹部力量,这样 下转(第9页)
7
“指导教练”代替教师进行指导工作。此运动人体科学
赛过程中需要身体前倾,因此完全通过前脚掌的蹬转来进行,以此下去足底筋膜不断紧张,最后形成足底筋膜炎,继而出现足跟着力处疼痛、跛行等情况。
情况,充分进行准备活动,克服惰性,激活机能,为专项训练做好身体、心理上的准备;其次在身体训练时,应按照教练要求提高对练习动作的精细化控制,注重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的控制能力,同时注重练习部位与呼吸系统的协调;此外教练员与运动员人数的不对等,造成的粗线条管理状态无法避免,运动员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及时与教练员进行沟通,对自己的短板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补课;最后提升对每次训练课结束后的整理活动,只有训练,没有放松,必然降低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运动损伤的风险,整理活动不仅可以减少肌肉的酸痛和僵硬程度,还可以消除疲劳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对于预防损伤有积极意义。
(三)提高专项体能训练的针对性乒乓球项目本身存在单侧发力的特点,身体左右侧肌力存在差异,根据运动员所存在的短板以及专项需求,注重
左右兼顾,协调平衡;此外还要注意身体前后侧肌力的平衡,调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解决上交叉综合征、下交叉综合征等其他问题;最后尤其注意下肢的快速蹬转、核心区的稳定旋转以及上肢的加速与制动。三者的高效结合,提升训练质量和针对性。
三、预防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建议
(一)提高运动员的思想认知
训练活动的主体是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保障团队都是客体,只有从主体上入手才能保障事物从根本上发生质变,要不断引导运动员提高思想认识,这种引导不单是从乒乓球项目提高认知,更是从球员运动生涯长期发展上提高认知,摆脱迷茫坚定初心,为自身的乒乓球生涯发展提升更高的目标;其次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定期定时监测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二)提高运动员对体能训练重视程度无论是准备活动、体能训练还是整理活动,都应该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严格进行。首先改变以往准备活动不重视的
上接(第7页)
参考文献:
[1]华一中,叶鹰.江苏省男队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32(04):92-96.
尚学东,鲁智勇,李伟,张[2]尚清华,乐伟.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05):83-86.
[3]须晓东.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
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5(03):108-110.
[4]廖远朋.乒乓球运动常见损伤的预防及治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6-7.
才能为后续动作打下基础。教师应重视
起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如果一味的追求技术训练,长此以往,必然对学生的身体带来严重损伤,训练要着眼于实际,立足当下学生身体状况和对机能的掌握程度,在身体得到适应后再加强训练强度。
(五)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组织有纪律的带领学生练习,禁止练习过程中学生打闹嬉戏情况出现,体操训练对学生专注度较高,只有集中全部精力才能保证动作的标准,才能减少运动失所带来的损伤,同时,教师也要重视起安全保护工作,极力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对于比较困难的动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让学生能够克服心里的恐惧,这也是减少损伤事故重要内容[2]。
(六)优先解决关键性技术
在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重要技术以及易损环节进行优先解决,如在学习鱼跃前滚翻动作时,要求学生在跳起的过程中,就要做好手的准备动作,便于落下时进行翻滚,此训练中翻过是否成功多取决于手的准备动作是否做好,手支撑的过早或过晚都会导致翻滚过失败,也会造成手臂出现损伤。综上我们总结出此动作的教学步骤为:(1)学会屈臂缓冲;(2)练习翻滚;(3)保证姿势规范;(4)把控腾空高度;(5)保证动作的连贯性,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动作流程,动作顺序也不可以随意调换,学生如果不懂得曲臂缓冲就进行撑地跳的情况下,就会加大手腕、手臂的损伤,还有可能因撑地不稳导致头部先朝地,对学生的身体带来严重伤害。因此,教师应交给学生关键的技术和技巧,将每个动作的要点进行分解,学生在逐一练习后才能进行完整动作的学习,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3]。
(七)注重体操器械维修与调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训练场地以及训练器材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在保证学生防护用具齐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正式的训练。如检查运动场地是否平整,有无碎石、玻璃碴等危险品出现,检查器材的完好性,有无松动、脱落的情况出现,如果发现损坏的器材一定不要使用,及时的更换或维修;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穿着进行检查,穿着舒适的运动装才能更好的去进行训练,不要佩戴金属首饰以及尖锐的物品等;器材练习时要保证手掌干爽、没有异物,这样才能避免脱手情况出现等。此外,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尤其是冬季的时候气温低,学生的身体很难活动开来,教师要多进行跳跃式的热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身体机能,使身体能够快速发热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展开正式训练[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少儿体操训练,要求教师应时刻关注少儿身体素质能力,保证每个动作都能标准的完成,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伤事故。课前做好热身运动,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运动,教师应将复杂动作进行分解,学生按步骤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保证动作标准同时也能减少运动损伤的情况。同时,教师能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对于一些体能较弱的学生要加强引导,时刻关注学生的训练状态,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玲娟.论述幼儿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及运用[J].才智,2019(24):20.[2]陈永青.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3]李航.体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A].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2017年国际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部分)[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中国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2.
[4]孙东山,张京平.体操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12):148-151.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