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践教学考核的评价机制例析

来源:一二三四网
实践教学考核的评价机制例析

《园林制图》作为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园林工程图件的实操能力。学生实操成效的评价与考核,则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心理特征的全面考量,是《园林制图》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效果的重要方面。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高职教学改革、质量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自身的目标性要求。作为课程建设不可分割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实践教学成效评价与考核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在切实体现高职课程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园林工程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构建适应就业导向、利于实践能力增强的,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学考核模式和评价体系。针对上述情况,结合几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在此做几点探讨。

1 以就业为导向,更新考核理念

正确把握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就业率为重要前提。理论教学“必需、够用”,实践教学则必须“适用,熟练”,所以在考核评价时必须注意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1.1 实践性

《园林制图》的课程内容包括:“制图规范、画法几何”及“专业制图”三大部分。如“制图规范”又主要包括制图图式、制图工具的使用、尺规作图和徒手作图等。其中有关图幅、线型、标注、符号和注记等要求相当严苛,在操作过程中又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就只有通过图形绘制这样的具体实践才可以体现出来,而不是几问几答或是背诵默记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1.2 开放性

制图规范是严格的,但表现形式却又是灵活的。对于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立场和考虑角度,或是不同的设计阶段和设计深度,图形的绘制方式又是林林总总的。实际工作中有用平、立、剖、段面图来表现的,有用总平图,分区图来表现的,也有意向图、轴测图和透视效果图来表现的。所以考核和评价过程中就得充分考虑到这些,尽量做到视野开阔,思路开放。

1.3 职业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自己的将来有不同的打算。有人心思细密,可以向施工图设计方向发展;有人大胆前卫,可以向方案图设计方向发展;也有人迁移转化能力强,更适合于识图施工。所以考核评价中就应该遵循职业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特点,并且往往可以和职业技能鉴定结合。

2 以能力为本位,实施发展性评价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能力的锻炼则是一个由弱到强逐步提升的过程,所以就有一个快与慢的问题。考核评价过程中就要看到这一点,可以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考量,进行发展性评价。

2.1 全过程评价,强调考核诊断功能

既然学习是一个过程,培养是一个过程,考核与评价就不能着眼于某一个结果,而应该是一个分阶段的综合考核。在每个阶段老师可以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有时间,有动力去解决、改进。《园林制图》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过程考核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学生在实践任务中的表现、各个项目的完成情况,技能训练中的成果等,给出学生最后总评价,学生认可度高,且能保持旺盛的激情,教学效果良好。

2.2 全方位评价,发挥考核动态调控功能

一方面,每个同学都有闪光的一面,都有被肯定的渴求。一个中肯的评价,一个意外的收获可能都会成为他们积极主动的力量源泉,所以考核时候不要轻易挫伤学生的热情,尽量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园林制图》课程实践考核中,对部分同学尽管成果不突出,但在操作的规范性、协作精神和出勤状况等方面可圈可点,在阶段评价中给予肯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最终达到了促进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目的。

另一方面,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并建立起后续分析制度,能够正确剖析学生重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具有普遍性的失分项和成绩普遍较低的班级进行溯源分析和教学对策调整,可以充分发挥考核的质量调控功能,确保学生对主要能力点的掌握,促进教学相长。

3 实施个性评价 3.1 显示专业特色

园林制图虽然要遵循相应的规范,但也有创作、设计的空间。比如在徒手表现设计方案,展示设计效果的时候,?园林制图显然不同于机械制图和建筑制图的僵硬,可以灵活的多。并且园林制图要表现的花草树木、山石、水体、建筑等要素相当多,各要素画法又不一样,甚至同一要素内又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如何在图纸上很好地掌控图线,协调颜色,统一风格,做到放松自然、流畅美观,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考核的难题。这需要在大到空间布局,小到图线表达把握一个很好的度,也需要我们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3.2 承认个体差异

针对高职生生源素质层次参差不齐的现状,考核中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明确学生的素质优劣及其潜能所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南。实践教学中可以实行差异化评价。如在设定基本能力考核的基础上设计方向侧重图形表现方面的考核,工程方向侧重制图规范和识图的考核,这样有利于学生后续发展和岗位对接。

4 促进教、学、考、评相结合,推动教学良性循环

基于《园林制图》课程实践性强,动手程度高等特点及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故可以安排学生测绘校园前庭的绿化广场,绘制广场的总平面图、植物种植图,测量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绘制它的平、立、剖面及效果图。这样的项目考核,既是现场教学内容,也是综合实践能力考核的实质性内容,强化了专业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突显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教学考核模式的独有特征。

逐步建立课程试题库,推进教、考同步。为了促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以逐步建立实践考核项目库,促进课程乃至专业必需的素质点、能力点和岗位技能点的系统化、数字化,为教、考同步奠定基础。

总之,就业导向、能力主线的《园林制图》实践教学考核模式,具有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有助于积极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