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1-08-16T15:11:38.9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第2期供稿 作者: 邢 梅 朱自姝 孙淑霞[导读] 护理科研是护士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不断发展的需求。邢 梅 朱自姝 孙淑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2-0057-02
【摘要】护理科研是护士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不断发展的需求。然而,由于护士的知识文化层次偏低,缺少自信心,以及思维的局限性,使护士本身的思维处于劣势,加之护理工作的超负荷运转,导致无暇思考问题。护理科研成果较少,层次偏低。对此,要培养护士思维敏的感性,提高护理科研成果的质和量,就要改善护士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健全护理科研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拓宽视野,扩展兴趣,培养思维的多面性。从而使护理科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并获得高水平的护理科研成果。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护理科研是护士高层次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新视野,多层次,具有开拓性的思维活动,也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互利科学不断反战的关键。然而,由于护士的知识文化层次偏低,护理工作的超负荷运转以及护士本身的思维处于劣势,导致护理科研成果较少,层次偏低。 1 影响护理科研的几个问题
1.1缺少信心 主要表现为思想和行动上的胆怯,缺乏自信。有些护士认为科研工作高不可攀,只有医生才能搞科研,护士只是遵医嘱护理病人,不可能搞科研。由于护士把自己的思维禁锢起来,在实践中就无法洞察事物的本质,领悟问题的规律性,也不可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即使刚刚萌发出创新的灵感,也因胆怯而被扼杀,失去了创造的良机。
1.2思维的受限 现在,虽然大多数护士接受的是大专教育,但知识面仍然狭窄,加之错误的认为护理是从属于医疗,因此思维必然受限。再加上班时超负荷工作,夜班轮转又勤,处理工作繁杂琐碎,导致无暇思考问题,下班后又陷入沉重的家务劳动。这样,年复一年都在紧张劳累中度过,兴趣狭窄,视野小,信息量必然减少,从而,影响了思维的广泛性和科研的积极性。
1.3动手不动脑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做医生的嘴,护士的腿。一些护士在从事繁重的护理工作时,脚勤手快,干净利落。但却不愿意用脑思考为题,表现为不愿意动脑筋,思维不敏捷,久而久之,失去思维的敏捷性,使思维长期处于劣势。即使在工作中有关科研的信息频频输入,也不会产生灵感,激发创作,却又抱怨科研无题。由此可见,要想培养护士的思维敏感性,成功地提高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改善护士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健全护理科研管理制度,护士综合素质的再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 2 护理科研成功的要素
2.1 树立信心,追踪思维疑点。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索反射的,有引会发现事物的缺陷和不足,创造性的思维就会应运而生,护理科研自然就有了突破口。如四肢烧伤病人,为减轻末梢膨胀,需抬高患肢,而烧伤病人又不同于骨科等其他科室的病人,烧伤创面应暴露,避免受压。为此我科烧伤病房护士研究出适合烧伤病人的患肢抬高支架。支架为中间空,两侧设有多个吊带,吊带可轮换使用,避免一处长时受压,影响血运,同时患肢下部悬空暴露,达到治疗目的。使护理操作更具有科学性、安全性。由此可见,思维的疑问性,可使护理科研的内容极大丰富。
2.2 勤奋学习,拓宽思路。学习是进行一切研究的基本功,只有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拓宽视野,触类旁通,全面思考问题,同时,在实践中熟练地掌握技术操作,通过勤学苦练,才能从千篇一律的技术操作中领悟出与众不同“灵感”,创造性的思维才有保障。
2.3 针对难点,大胆创新。科研即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基本应具有崭新的内容。既然创新,就不是简单的重复或惯性思维的机械延伸,而必须是知难而上,求异务新。针对护理工作中最困难,最棘手的问题进行剖析、思考,把已收集的材料大胆做全新的组合和重构,就能进入创造性的新领域。
2.4 扩展兴趣,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兴趣广泛,才能思维活跃,才能产生灵感,有了灵感,方能创新。而多向性,就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使思维的自由度大,具有灵活性,敏捷性。现在心理学认为,凡是富有兴趣的东西,特别能引起人的思维。为此,护士首先应有广泛的情趣,才能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从多方位,多层次上思考问题,领悟出新假说、新概念、新方法。可借鉴医疗或其他专业科研经验的成功之外,改变某些护理条件,或把边缘学科的新技术融合到护理科研中,就可使护理科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使科研层次跃入新的领域。
护理科研的创新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通过开展护理科研,可以锻炼护士的科研能力,积极优势思维,从而获得高水平的护理科研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