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阿荣旗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来源:一二三四网
阿荣旗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 + O2(g) == 2CO(g);ΔH = -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 + OHˉ(aq) == H2O(l);ΔH = -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2.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纯碱溶于热水后去污效果增强,说明纯碱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NH3(g) + HCl(g) = NH4Cl(s) 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500℃、30 MPa下,将7 g N2和3 g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D.甲烷的燃烧热(ΔH)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2H2O(g) ΔH=-890.3 kJ·mol-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是碱性氧化物C.Al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D.Al2O3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4. 联苯的结构简式:A.分子中含有 6 个碳碳双键

B.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容易被强氧化剂氧化C.联苯的一硝基取代产物的 3 种D.它和蒽(A. pH=7的溶液

)同属于芳香烃,两者互为同系物

B. c(H+)=1.0×10-7mol·L-1的溶液

D. 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下列有关联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5. 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C. c(H+)=c(OH-)的溶液 A.氢氟酸要保存在塑料瓶中

6.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错误的是:

第 1 页,共 8 页

B.新制的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

C.少量液溴要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中,并在液溴上面加水封D.单质碘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7. 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0.1mol/L醋酸溶液的c(H+)约为1×10-3mol/LB.醋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10mL 1mol/L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8. 实验室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B.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广口试剂瓶中C.过氧化钠要密封保存D.铝片放在不密封的容器里

9.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B.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C.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D.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10.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⑥⑦ B. ②③⑤⑦

第 2 页,共 8 页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2CO(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11.在恒温恒容容器中,不能说明反应:C(s) +CO2(g)A.每消耗1 mol CO2的同时生成2 mol CO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12.下列关于弱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弱电解质需要通电才能发生电离

B.醋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时,不存在CH3COO-+H+

CH3COOH

C.H2SO4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它是弱电解质;NaOH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它是强电解质D.弱电解质溶液中,既有溶质分子,又有溶质电离出来的离子

13.25℃时,用0.1000mol/L的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V0mL的且浓度均为0.1000molL的KCl、KBr及KI溶液,其滴定曲线入下图,(已知25℃时,AgCl、AgBr及AgI溶度积常数依次为l.8×10-10、5.0×10-13、8.3×1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0= 45.00

B.滴定曲线①表示KCl的滴定曲线C.滴定KCl时,可加入少量的KI作指示剂

D.当AgNO3溶液滴定至60.00mL 时,溶液中 c(I-)-)-)

14.某探究小组在某温度下测定溶液的pH时发现:0.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22,则该小组在该温度下测得0.001mol·L-1NaOH溶液的pH应为A.13

B.12

C.11

D.10

B.c(Na+)< c(CN-)

D.c(HCN)+c(CN-)=0.1mol·L-1

15.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HCN)、、

、、

的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第 3 页,共 8 页

C. D.

、、

、、

、、

17. 从化学试剂商店买来的无水乙醇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腐蚀品 B.爆炸品 C.易燃液体

D.剧毒品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需要将其放在煤油中保存B.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

C.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

19.有一包实验室回收的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Cl、CuSO4、FeCl3、FeCl2、Mg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中,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三份,在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③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有白色沉淀。

④第三份溶液中滴加KSCN不显红色,再滴加双氧水,溶液显血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FeCl3

B.固体中一定不含有Na2CO3、一定含有Na2SO4C.固体中一定含有FeCl2,不一定含有NaCl

D.要检验固体中有没有MgCl2,需再取一份溶液,滴加NaOH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MgCl220.已知: H2(g)+I2(g)列判断正确的是( 起始物质的量甲乙

n(H2)/mol0.020.04

n(I2)/mol0.020.04

n(HI)/mol00

2HI(g)△H=-14.9kJ·mol-1。某温度下,在体积均为2.0L的甲、乙两个恒容

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其起始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008mol·L-1。下

A. 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是甲中的2倍 B. 平衡时,甲中混合物的颜色比乙中深

第 4 页,共 8 页

C. 平衡时,甲、乙中热量的变化值相等 D.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2NH3(g) ∆H=-

二、填空题

21.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N2(g)+3H2(g)92.2 kJ·mol-1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①某温度下,若把 10 mol N2 与 30 mol H2置于体积为 10 L 的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 2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K=_______ (可用分数表示)。②对于合成氨反应而言,下列有关图像一定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③在碱性溶液中通过电解法可以实现由 N2 制取 NH3:2N2+6H2O_______________。

4NH3+3O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室温下,若将 0.1 mol·L-1 盐酸滴入 20 mL 0.1 mol·L-1 氨水中,溶液 pH 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NH3·H2O 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②b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③c 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④常温下,若将 amol/LNH3·H2O 与等体积的 bmol/L 的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不考虑氨水和盐酸的挥发),则该温度下 NH3·H2O 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用含 a 和 b 的代数式表示)

22.镍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某矿渣的主要成分是NiFe2O4(铁酸镍)、NiO、FeO、CaO、SiO2等,以下是从该矿渣中回收NiSO4的工艺路线:

(NH4)2SO4矿渣研磨600℃焙烧95℃热水浸泡浸渣浸出液NaF除钙废渣萃取剂无机相萃取有机相(再生后循环利用)…NiSO4第 5 页,共 8 页

已知:(NH4)2SO4在350℃以上会分解生成NH3和H2SO4。NiFe2O4在焙烧过程中生成NiSO4、Fe2(SO4)3。锡(Sn)位于第五周期第ⅣA族。

(1)焙烧前将矿渣与(NH4)2SO4混合研磨,混合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浸泡”过程中Fe2(S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浸渣”的成分除Fe2O3、FeO3生成FeO(OH)(OH)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保证产品纯度,要检测“浸出液”的总铁量:取一定体积的浸出液,用盐酸酸化后,加入SnCl2将Fe3+还原为Fe2+,所需SnCl2的物质的量不少于Fe3+物质的量的________倍;除去过量的SnCl2后,再用酸性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Fe2+,还原产物为Cr3+,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浸出液”中c(Ca2+) = 1.0×10-3mol·L-1,当除钙率达到99%时,溶液中c(F-) = ________ mol·L-

1。[已知

Ksp (CaF2)=4.0×10-11]

(5)本工艺中,萃取剂与溶液的体积比(V0/VA)对溶液中Ni2+、Fe2+的萃取率影响如图所示,V0/VA的最佳取值是________。

23.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第 6 页,共 8 页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____________;

(4)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滴加浓硝酸;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异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CH2=C(CH3)CH=CH2。完成下列填空:

(1)化合物X与异戊二烯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与Br/CCl4反应后得到3-甲基-1,1,2,2-四溴丁烷。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2)异戊二烯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

A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条由异戊二烯制得有机合成中间体(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的合成路线。

第 7 页,共 8 页

阿荣旗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C11A

2A12D

3D13D

4C14C

5C15D

6C16A

7A17C

8B18B

9B19C

10A20D

二、填空题

21.1/12 ac N2+6e-+6H2O= 2NH3+6OH- NH3·H2O(NH4+)>c (H+)>c (OH–) 10-7b/(a-b)

(1)2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2)Fe3++2H2O

FeO(OH)↓+3H+,SiO2、CaSO4;

2Cr3++6Fe3++7H2O;(4)2.0×10-3;(5)0.25。

(3)0.5,Cr2O72-+6Fe2++14H+

NH4++OH– NH4Cl;NH3·H2O c(Cl–) >c

23.Cu + 4H+ + 2NO3-(浓) = Cu2+ + 2NO2↑ + 2H2O 将NO2转化为NO (2分) 3NO2 + H2O = 2HNO3 + NO 3 mol/L稀硝酸 浓硝酸 氢氧化钠溶液 打开弹簧夹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赶走装置中空气(氧气) 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24.

(1)

(2)加成(还原)、氧化、聚合、取代(酯化)、消除反应; (3)(合理即给分)

第 8 页,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