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科杂志2017年6月 第22卷第6期 1015 大剂量氨溴索在肿瘤术后继发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吴熙 安晓好 田浪 罗普荣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术后患者行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术后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各类 恶性肿瘤术后继发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 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 TNF一 、WBC水平、ANC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影像学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 患者治疗后,CRP、TNF.仅、WBC、AN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在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 天,观察组患者下降水平更明显(P<0.05);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上 更少、影像学消失时间更快、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疗,能提高抗菌药物浓度,提高疗效。 大剂量氨溴索用于肿瘤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 【关键词】大剂量氨溴索;肿瘤术后;继发肺炎 Application of high dose ambroxol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pneumonia WU Xi。AN Xiao—yu,TIAN Lang,LUO Pu—rong.Department Pneumology,Qiannan People’S Hospital,Duyun,Gu ̄hou 55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igh dose ambroxol in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pneumonia in cancer patients after surgery.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various types of malignant tumor secondary to pneumonia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ll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basic therapy,the control roup receigved the conventional dose ambroxol cable therapy,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high—dose ambroxo1. The levels of CRP,TNF一 ,WBC,and ANC were compared,and their antibiotic usage time,radiographic disappear- anc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also record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CRP,TNF—ft.,WBC and ANC were signif- 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which was more obviou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third,fitfh, and seventh days after treatment(P<0.05).The time of antibiotic use,imaging disappear and hospitla stay was shorter in the treatment roup gthan in the control roup(P<0.05).Conclgusion Large dose of ambroxol hydrochlo— ride can improve the concentr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umor associated pneumonia. 【Key words】high dose ambroxol;tumor surgey;srecondary pneumonia 肺部感染常见于腹部手术或恶性肿瘤术后患 者,死亡率较高,肿瘤患者术后恢复尤其是老年患 者,减少其术后肺部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 节…。近年来氨溴索用于患者肺部感染的治疗取 得一定的效果,李滨报道指出 :采用大剂量氨溴 索治疗,可以对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肺损伤起到一定 的疗效,目前已广泛应用。肿瘤患者术后自身免疫 力低下,其肺部感染机率较高 J。本研究在常规抗 选取2011年10月一2014年10月来我科住院 治疗行肿瘤手术,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观 察对象,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 痰、体温变化等。所有患者排除有严重心脑血管疾 病患者,排除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足的患者, 排除精神障碍或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排除 肺结核、肺不张等肺部疾病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 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52— 71)岁,平均年龄(63.8±7.3)岁,主要包括:肺癌术 炎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氨溴索共同治疗肿瘤 术后继发肺部疾病,以观察其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后18例,胃癌术后14例、结肠癌术后10例、宫颈癌 术后5例、直肠癌术后3例。观察组男20例,女30 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4.1±7.8)岁,其 中肺癌术后17例,胃癌术后15例、结肠癌术后8 、临床资料 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7.06.013 作者单位:1.558000贵州都匀,黔南州人民医院呼吸科 2.558000贵州都匀,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例、宫颈癌术后6例、直肠癌术后4例。两组患者在 性别、年龄、肿瘤分类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 O5),具有可比性。 1O16 二、方法 临床肺科杂志2017年6月 第22卷第6期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5、7天CRP 水平的比较 基础治疗均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其中对照组 采用常规剂量氨溴索(用法:30mg/次,静脉注射,每 天2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氨溴索(用 两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范围,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 者均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其中在治疗后第3、5、7 天,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CRP水平明显下降,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法:300mg/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治疗。比较两 组患者治疗前后CRP、TNF一仪、WBC、ANC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影像学消失及住院时间。 三、疗效判断标准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5、7天WBC 及ANC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WBC及ANC水平均高于正常 值范围,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 1.应用常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 者血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d的改变情况。 2.采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中白细 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改变。 3.记录影像学中炎症的消失时间。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建立数据库,计量 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例数(n)表示,比较采用x 检验,以P<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结 一两组患者均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其中在治疗后第 3天、第5天、第7天,观察组患者WBC及ANC水 平降低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5天、 第7天TNF-d水平的比较( ±s) 果 、治疗前、治疗后第3、5、7天TNF.仪水平的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5、7天CRP水平的比较(;±s) 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NF一仅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 后TNF一仅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其中在治疗后第 3、5、7天,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仪(TNF一 )水平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5、7天WBC及ANC水平的比较( ±s) 四、两组患者其他方面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 讨 论 抗生素使用时间上更短、影像学上发现阴影的消失 时间更快、而在住院时间上更是缩短到1周左右,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其他情况的比较( ±s,d) 肿瘤患者术后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肺炎发生, 严重者可致死亡,长表现为痰多且排痰费力,渐引发 肺炎、肺不张等肺部疾患 J。而对于肿瘤手术的患 者来说,术后发生肺炎的因素包括:①长期吸烟 史 ],②患者有慢性肺损伤,③术中操作,对肺组 织有牵拉和挤压,可导致肺挫伤 J,④麻醉过程中, 药物刺激及插管损伤,⑤术后患者迷走神经功能亢 进,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量增加 ,⑥术后疼 临床肺科杂志2017年6月 第22卷第6期 1017 痛导致患者不敢用力排痰,进而诱发肺炎 J,⑦肿 瘤患者自身多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接受放化疗 的患者,自身生理屏障遭到侵袭和破坏¨。。。以上诸 多因素均可直接或问接导致患者易感肺部疾病。 对于肿瘤患者,尤其是术后患者,有效的控制患 者肺部感染及相关并发症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 要保证。对于肿瘤患者术后有可能发生肺炎的,可 行如下几点预防措施:①鼓励患者起床、咳嗽、排 痰,可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痰 ,②部分患者可以 给予雾化吸入,帮助排痰 ,③必要时给予氨溴索 治疗。但由于常规剂量氨溴索的使用在临床上并未 体现出显著的疗效,反而是短期使用大剂量氨溴索 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 氨溴索主要功能是溶解粘痰和帮助痰液排出。 氨溴索一方面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分解,一方面 抑制气管、支气管腺体粘蛋白的分泌,两者结合共同 减少痰液的粘性,加之氨溴索通过促进呼吸道上皮 细胞的恢复及纤毛上皮的运动,使痰液不易附着在 气道壁上,痰液更容易被排除。盐酸氨溴索具有保 护肺的作用,作用于呼吸道,改善胆碱一磷脂酰转移 酶活性,减少分解磷脂,有利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 生成,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肺泡萎陷。有报道指 出:大剂量使用盐酸氨溴索作用于肺组织,可充当肺 脂质的抗氧化剂,减轻肺氧化损伤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帮助患者治疗,结果发现: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NF. 、WBC、ANC水平均显 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在治疗后第3天、第 5天、第7天,观察组患者下降水平更明显(P< 0.05);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 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上更少、影像学消失时间更快、住 院时间更短(P<0.05)。结果表明:采用大剂量氨 溴索更能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的治疗时间,减少术 后并发症,预防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可能,同时还有效 降低抗生素使用时间、患者住院时间,证明短期内使 用大剂量氨溴索对此类患者是行之有效,安全可靠 的,患者耐受性、依从性好 。究其原因,大剂量氨 溴索使用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1.大剂量氨溴索与 抗生素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呼吸道多种细胞及肺 组织的活性,这种协同作用使得抗生素的局部浓度 明显升高,有助于增强药物疗效。2.大剂量氨溴索 的抗炎症反应。主要包括:①抑制体内中性粒细胞 反应及激活过程。②降低患者炎症反应。③抑制炎 性细胞聚集。3.大剂量氨溴索能够抗氧化、清除自 由基。有报道证实,氨溴索使用剂量达到50— 100 ̄M时对于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 作用,对超氧化合物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升。4.大 剂量氨溴索的使用也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 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刺激Ⅱ型肺泡上皮,进而生 成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是影响肺泡扩 张和收缩的重要因素,并能避免出现肺不张,还有助 于促进胎儿肺泡发育成熟,此外羊水中增加磷脂浓 度,有助于预防肺透明膜病的发生,促进肺组织损伤 后的进一步恢复。5.有报道:使用大剂量的氨溴索 有助于减少体内尿酸的浓度,对尿酸代谢也有一定 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大剂量氨溴索用于肿瘤相关性肺炎 患者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抗菌药物的浓度,提高药物 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陈应松,陈健雄.不同剂量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 的应用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6,27(16):2691—2693. [2]李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效 果[J].中外医疗,2016,35(19):126—127,132. [3] 郭卫东,付云.大剂量氨溴索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 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7:133—135. [4] 齐凯,熊汉鹏,刘小雄,等.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开胸手术围 术期患者肺保护作用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6,27(18): 2479—2481. [5] 易春霞.氨溴索药理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现状的概述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O):42—44. [6] 万思慧,张文静,陈礼治,等.氨溴索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 效及安全性的直接和间接比较[J].世界临床药物,2015,3: 161—168. [7] 黄耀文,梁博文.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人肺炎的 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4,4(9):103—106. [8] 耿峰,喻莉.大剂量氨溴索治疗严重颅脑外伤所致急性肺损伤 23例[J].医药导报,2014,33(3):334—336. [9] 石红印.高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1): 140—141. [10]李明涛.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J].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56—1658. [11]曹金钟,王静,姚丽花,等.大剂量氨溴索对肺保护作用的国内 研究进展[J].I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1):2060—2063. [12]李由.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分析[J].临 床肺科杂志,2014,19(8):1406—1408. [13]王晓宏,谷平,唐军.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 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O):1860—1863. [14]王兰.大剂量氨溴索在预防及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中的应 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136—137. I收稿日期:2016—10—18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