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来源:一二三四网
学园I XUEYUAN 2013年第3O期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王冬莉 浙江省缙云县机关幼儿园 【摘 要】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家园共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达到良好家园共育的关键。 而教师如何与家长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幼儿教育看似针对幼儿个体进行,其实,很多时候是面向家庭展 开的。因此,教师与家长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大家要共同活动、相互作用,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 【关键词】幼儿教师 家长 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161--02 在当今的幼儿教育中,家长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教师 面,如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吃饭、穿衣、睡觉等,也同时关 不再是权威者,而是家长与幼儿之间的知识桥梁。因此,要 心孩子学习、兴趣爱好等。所以,在碰到上述问题的时候, 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与家长的沟通中要尊重家长,把相关 她们往往会比较着急,一般情况下都会主动地来找老师咨 知识传授给父母,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在家及在幼儿园时发 询。这时,教师可以直奔主题,告诉她们应该怎么做,如何 生的问题,寻找方法,相互配合,对幼儿的教育保持统一的 安抚幼儿的情绪等。 步调。所以,在与家长互动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沟通的方 2.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 式方法,以及在什么环境下、沟通什么内容等。 现在幼儿园中的孩子,往往是一个孩子身边围着6个大 一沟通对象的情况不同,沟通方式不同 人,很多家庭都是“6+1模式”。所以,教师在面对家长时, 1.针对不同性别的家长进行合理沟通 也就出现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幼儿的父母 众所周知,男性与女性在对待问题时会存在差异。面对 亲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年轻父母的教育观念,他们 同样的问题男性比较理性,而女性往往比较感性。在面对幼 一般更重视孩子与他人在能力上的差别,不想让孩子输在起 儿的教育问题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所以,教师在与男 跑线上,所以要多向家长介绍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兴趣的 性家长沟通时,应该把切入点定位于比较理眭、长远的一些 发展之类的话题。然而,由于父母一辈的家长工作大多较为 观点。如:面对幼儿哭闹不肯上幼儿园的事情,教师可对男 繁忙。教师更多地面对的是隔代的家长。而这一类的家长, 性家长说,应该坚持送孩子来园,这是培养孩子的原则意识。 由于自身小时候一般都经历过苦日子,现在生活条件改善 作为男性家长都很能理解这一点,会更注意对孩子教育问题 了,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孙儿,往往只注重幼儿的 的整体把握。而女性家长往往比较关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 吃、穿和身体状况。对孩子百依百顺,忽略了对幼儿良好习 与时俱进。只有园长改变陈旧理念,才能让教师重视音乐教 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培养。 育。民办园园长应确立教育实施方案,合理安排课程表,给 总之,幼儿教师需要凭满腔热情投入到幼儿园集体教学 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进行音乐活动的安排。定期安排教师进 中的音乐教育中去,去安抚那些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热情 行音乐教育课程调研活动及进修,园内定期举办儿童音乐 和激情去指引孩子发现美。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 会,教师音乐评比等活动,促进教师开展音乐教育的积极性, 律,尊重孩子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全面发展。改变绥 让音乐素质优秀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并选拔出的优秀教 化市音乐教育现状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我们应该在借鉴吸 师去北林区各民办幼儿园进行相互借鉴学习。 收国外的先进理论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善我 第三,教师应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注重音乐教学的方 们不合理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绥化市民办幼儿园音 法,注重音乐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整体 乐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驾驭能力和组织能力。加强幼儿音乐教育的整体研究,并完 参考文献 善幼儿音乐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要遵循儿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 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既要重视幼儿的不同年龄所呈现出的普 教育出版社,2009 遍性,也要注重孩子们的差异性,充分了解尊重幼儿的心理 [2]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 需求及爱好。 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四,家长更应重视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要让幼儿身 [3]许卓娅、孔起英.学前儿童音乐与美术教育[M].苏州: 心全面健康发展,就一定要重视素质教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高,有些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但是绝大多 [4]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数家长仍然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重要I生。这就要求民 出版社,1997 办幼儿园要加大力度去引导家长,使其改变想法,让家长支持 [责任编辑:高照] 一161— 学园I XUEYUAN 惯的培养,久而久之使幼儿形成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等不良 2033年第30期 行为。所以,在与这类家长沟通时,除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 幼儿园日常的生活之外,更多地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心理发 展趋势、社会行为等,让家长形成一些关于孩子全面发展的 教育理念。 3.根据家长对孩子期望的不同而展开沟通 情况。要家长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难免会影响到家长的 时间、精力等。因此,在与家长的沟通上就要多下_『=夫。 除了开家长会以外,很难把家长像幼儿园一样把教师召集 起来开会布置工作,所以教师给家长布置配合任务时要注 意方式方法。可以选择通过短信、QQ群等方式简单明了地 和家长说明需要配合的工作。如果面对的是全体家长的工 作还需要在班级门口张贴相关通知。不管选择何种方式, 教师都要注意语言的简练与委婉,不能让家长感觉这是教 师在逼迫他们完成的任务。 三沟通的环境不同,沟通方法不同 不同的环境给人不同的心境,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也 每一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中的家长所受 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往往不同。因此, 不同的家长会对各个孩子有不同的期望。有的家长望子成 龙、望女成风,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也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平 安成长,学多学少无所谓,对孩子期望过低,甚至是放任不 管。面对期望高的家长时,在沟通上教师应该从孩子的各方 面评价,让家长明白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建议家长从自己孩 子的长处出发,不能要求孩子面面俱到,以免给孩子太多的 压力,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更不可以把大人的愿望强加到 孩子的身上,逼着孩子去完成大人没达到的目标。而面对要 求过低的家长,在沟通时,教师可以更多地向家长反映孩子 的优点,同时,以诚恳的态度指出家长的不足之处,让他们 明白长期以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从而,让家长 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来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二沟通内容不同,沟通方法不同 1.针对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表现时的沟通 在家长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幼儿园情况时,教师一定要注 意自己的说辞,对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要就事论事,切不可对 家长泛泛而谈,让家长感觉作为孩子的老师,一点也不关心 他的孩子,不了解他孩子的情况。也不要一味只说孩子什么 都好,或说孩子什么都不好,而是要明确地告诉家长他的孩 子到底好在哪里,告诉家长一些细致的事情,让家长了解到 点上。在告诉家长孩子的缺点时,要注意措辞,语气要缓和, 用委婉的语句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的不足就可以 了。切忌咄咄逼人,伤到家长的自尊,更不要在其他家长的 面前批评孩子。反映幼儿缺点的同时,还可以向家长提一些 建设性的建议,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他孩子的真切关心。 2.针对孩子在幼儿园出现意外时的沟通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却又是天真 烂漫,正是喜欢疯玩的年纪。所以,在他们玩耍、游戏的过 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意外。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无可 避免地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时教师首先要冷静,对事情过 程要了解清楚,同时要及时把受伤的孩子送到医院,联系家 长共同面对,诚恳表达歉意,勇于承担责任。要把事件的详 细事实告知家长,减少家长的猜测与担心。同时,教师还要 说明在孩子受伤期间会进行特别照顾,如果情况严重,要主 动安抚家长的情绪,理解家长的埋怨,并在后续的过程中积 极关注孩子的最新健康情况。 3.给家长布置配合任务时的沟通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经常会碰到需要家长配合的 一162— 要注意沟通环境的因素。 1.来离幼儿园接送时的沟通 家长来离幼儿园接送孩子,与教师的接触较多,但时间 比较短。因此,这时与家长的沟通以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以 及向家长大致介绍幼儿在幼儿园情况为主,不宜与家长进行 长谈。 2.把家长约来幼儿园时的沟通 这种沟通情境,一般发生在个别幼儿出现某些不良情况 之后,如孩子在幼儿园犯某些小错误(打人、咬人、弄坏别 人东西等)。这时,教师要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场所(如办公 室),避开其他孩子。最好,牵涉到两个孩子的,还要把双方 家长分开交流,等大家都心平气和之后再商量处理方法。 3.到幼儿家中进行家访时的沟通 这种情况下的沟通相对较为轻松,而且沟通的内容也可 以更丰富一些,涉及的面可以更广一些,与家长探讨的问题 也要有一定深度。可以更多地与家长讨论他的孩子,以及一 些相关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等。 四总结 总之,教师要意识到,想要与家长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 通,一定要考虑到沟通的各种要素,如对象、内容、地点的 不同,那么沟通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而且,为了达到更好 地沟通效果,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做到随机应 变。多以自身的实际经验与家长沟通,不可以对自己不清楚 的观点,过多地进行阐述,以免产生错误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骆志琴.理解、沟通、支持——浅谈新时期幼儿园的家 长工作[J].贵州教育(半月刊),2006(2O):17~l8 [2]李飞、杨坤.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策略[J].中国教师,2006 (8) [3]王华武.学会沟通办家长满意的幼儿园[J].云南教育 视界,2006(10):45~46 [4]倪海燕.幼儿园实施有效沟通提升团队效能的几点思考 [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7(12):16~17 [责任编辑:高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