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构建师生和谐成长绿色平台[论文]

来源:一二三四网
构建师生和谐成长的绿色平台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学业的沉重压力,生活中的小冲突,常常会导致部分学生闭锁心理严重,心情比较压抑。不少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采用与老师面谈的方式进行交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了解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多年来,为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情感问题,我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借助心理日记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通过心理日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烦恼事,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心理日记成了我与学生的“连心线”,成为我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困难的“好帮手”。可以说,心理日记构筑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也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一、心理日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 1.宣泄烦恼,调节心理的不平衡

心理日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通过在日记中宣泄烦恼、发泄不满和愤怒,能起到转移对抗、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从而有效调整因烦恼、挫折等产生的心理失衡现象,维持心理的平衡。

上学期的某一天,有同学向我报告学生小张星期天打游戏,我严厉地批评了他。当时,他心中很不服气,抵触情绪严重,但碍于我的威严和同学的情面,他敢怒不敢言,后来我了解到是因为打游戏的还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小章没被同学举报、老师批评。但他利用心

理日记的机会,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完全倾泻了出来。读了他的心理日记后我大吃一惊,因为这篇文章字里行间言真意切,生动感人。我立即找他谈话,首先向他道歉,承认自己工作的疏忽;然后表扬了他诚实、敢于揭发不好行为的做法;同时,也客观地说出了他自己存在的问题。小张听后,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上游戏机室了。 2.吐露心声,倾诉内心的情感

小丹是我们班里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在她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她在班里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但是她妈妈好几次跟我说孩子脾气如何如何倔,在家常对妈妈发脾气等等。为此,我多次单独找小丹谈话,希望她能多体谅妈妈的辛苦,但效果甚微。在一次心理日记中,小丹写上了这样一段话:蒋老师,这些天我很开心,因为我有一个新爸爸了,新爸爸对我很好,还有了一个新哥哥,新哥哥常常陪我玩。看了她写的心里话后,我本想在班会课表扬她,后来想到这毕竟是她的隐私,她也许并不想让人知道,于是,我在批语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小丹,看到你这样开心,蒋老师放心了,希望你能懂得妈妈的良苦用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又碰到了小丹的妈妈,她妈妈告诉我这孩子懂事多了,我欣慰这孩子终于能走出缺少父爱的阴影了。

3.心灵独白,学生思想问题的窗口

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在学生身上或多或少有反映,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老师必须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澄清价值。

有一篇心理日记,大意是写自己的爸爸在家搓麻将,经常赢钱,觉得钱得来全不费工夫,也不像学习那样辛苦,所以学生觉得要做一个像他爸爸那样的人。

在这篇心理日记面前,我思考了好一会儿。孩子把他爸爸当作英雄来崇拜,竟然不知道赌博是不正当的行为。他如此幼稚,班级中其他同学又怎样呢?对此,我又随机调查了其他几位同学,觉得有必要进行主题讨论,于是在班队课举行了“我看赌博”的小小讨论会。同学们在讨论中表明了各自的观点、立场。这样个人的思想问题集体讨论,使大家受益,提高了学生识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增强了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 4.自我反思,走出心理的困惑区

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已的情绪感受,提高自己的心理机能,从而帮助自己走出心理的困惑,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一届学生第一次写心理日记让我记忆犹新:内容不是写同学怎样欺负他,就是不想与谁同桌了,要求老师换位子;不是写哪位老师作业多,就是写哪位老师太严厉,看了真叫人心寒。在班队课时间里我特意读了许多同学的心理话,跟他们谈了看心理话后的一些感受,并告诉孩子们: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将会是另一片天空。接下来的心理话中,孩子们的抱怨声少了。

5.增强交流,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让学生写心理日记,使学生拥有一个与自己交流的知心朋友,以

增进心灵的沟通与理解,从而保护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张同学在一次心理话中这样写道:蒋老师,我觉得自己运气真好,遇到了这么好的一个班级。我有时文具忘带了,同学们会争着借给我,我学习中碰到了困难同学们会主动帮助我。有一次,我的语文书落在了家里,我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就在这时候,我的同桌——蒋煜杰关切地问我:“你怎么了?”我垂头丧气地说:“语……语文书忘带了。”蒋煜杰马上把书放在桌子中间,说:“我们一起用吧!”王老师,我觉得在这个班里学习多幸福啊!看了她的心里话,我深受感动,有什么比一个孩子热爱自己的班级更重要呢?

6.拨动心弦,启发学生自我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常在心理日记中展现与人交往的摩擦与误会,宣泄内心的种种不满,我经常会创设一些情境,如辩论、演讲等等,及时引导他们迁移情绪,帮助他们自我完善人格,消除不良心理。

记得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女生在心理日记中问我为什么要夸奖平常有点不拘小节的小赵,我首先在她的日记后面写道:“小赵同学有缺点,犯错误,当然要批评。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呀!我们应该帮助他,使他和我们共同进步。你说好不好?”征得她的同意后,我把日记给小赵看,请他把想法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小赵便以《我不是坏孩子》为题写了一篇心理日记,在日记中列举了他在男同学中助人为乐的表现,以及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姑爷买感冒药

的事实,写出了自己渴望得到理解的心声。我在他的日记后面写道:“老师一直认为你是个好孩子。正确对待善意的批评,豁达大度,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做一个更好的孩子!”通过这件事情的教育,学生懂得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待同学;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要和同学斤斤计较;与同学和睦相处才是最重要的等等。利用心理日记能洞察并化解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小误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会宽容与理解,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增强自我约束,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自我教育。 二、心理日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心理相容,和谐了师生关系

我发现,学生自从写心理日记以后,逐渐养成了用笔和老师交流,用笔向老师敞开心扉的好习惯。由于通过和老师的及时沟通、交换心情,很多师生之间的矛盾和误会也渐渐消除。特别是许多学生学会了换角度想问题等心理方法,试着去理解老师,老师也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使师生之间能够互相认同,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2.专业学习,明确了努力方向

在心理日记中学生能畅所欲言,让我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隐性问题,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有效控制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为解答学生的心理疑虑,科学地进行心理疏导,

我系统学习了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教育方法。通过学习,我转变了陈旧的健康观,使我对心理健康的价值和心理卫生的任务有了更深的了解。结合心理日记撰写的《初中生校园人际冲突的原因及对策》《若干心理效应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教育的有效载体——家访》等文章分别发表于《教育研究与实践》《素质教育论坛》等杂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要有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积极稳定的情绪与情感、完美的性格特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自我反思,改变了角色定位

学生的心理日记使我认识到民主应是班级管理中高扬的旗帜,传统教育下班主任“权威”角色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要求。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不再仅仅是“管理专家”,而且是“关系协调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等等,班主任应从“保姆”“警察”的角色中隐退,努力扮演好新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人生之旅的引领者。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其所有的生命活动实际上是对人生之旅的不懈探索。而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个人品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领。教师又是学生的良师和益友。学生的智力能力、知识水平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心理品质、家庭背景也各自不同,班主任必须以科学的育人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耐心的长期努力。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苦恼,使他们乐意向你倾诉,以达到和学生心灵上的沟通,以便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问题。 总之,心理日记帮助学生树立了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创设了一个绿色平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