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坛 构建良性校园文他生态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曾庆桂 在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诸多因素中,校园文化 的影响是深远的。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为教师的专业 成长提供养料和内在动力,而教师的成长状态又会 迅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影响校园文化的发 展,进而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样的良性循环就形成 了校园文化生态的一部分。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 学2004年由铁路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后,着力培育 校园文化,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园文 化氛围,形成了良f生校园文化生态。 一足——这是自己付出之后的收获,这就是做教师的 幸福!幸福更是一种感受,只有以感受幸福的心态 教书育人,才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也才能给学生 及家长更多的幸福。 其次,幸福是一种能力。教师获得职业幸福 感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梳理,从“忙乱”的状态中 解放出来,需要学会做事的智慧,学做自己工作 与生活的管理者。泰戈尔说过:“鸟翼系上了黄金, 鸟就飞不起来了。”同样,当幸福被系上黄金,那 只会使人的心灵沉人深渊。《幸福的方法》一书告 、构建文化核J ,更新教师的幸福观 诫我们:“要记得,追求幸福应该是我们终生的目 标。”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有悖幸福 的因素,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觉地调整,果 断地调整,智慧地调整。“调整”就是获得幸福的 众所周知,一个教师能够出色地履行自己的 职责和义务,不仅取决于他具有的知识和才能, 更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和情感,而教师对 教育事业的态度和情感是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最 重要的因素,是校园文化生态中的一种强大力 量。教师对教育事业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抽象的大道理谁都能说出来,但要深人人心,化 能力。我们要不断地使自己具有这样的能力,与 背离幸福的因素作斗争,沿着幸福的大道修身、 齐家、教书育人。用发现幸福的眼光去工作和生 活,努力克服在工作中出现的职业倦怠,每一个 教师的内心都能唤起职业的幸福感。 在充分认识“幸福”含义的基础上,我校提出要 建设幸福铁路一中,教师自觉把职业幸福和人生幸 作教师内在的生命能量和行动却并不那么简单。 我们引导教师认真阅读《幸福的方法》,并展开讨 论:教师的幸福究竟是什么? 首先,幸福是一种态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 福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多产生正能量,力争把平凡 的工作做到和谐高效。有了这样的文化氛围,教师 是和教师自身的心态及职业追求相关的。《幸福的 方法》指出:“为了能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上得到更 在逐渐地改变对待专业工作的态度。 多的快乐,我们首先得改变我们的观点,改变对工 作的偏见”,“对工作的认可比工作本身重要”。做一 名教师,我们可以找到足够的快乐和幸福感。当看 二、建设文化主阵地,激励主动发展的热情 校园文化需要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 到学生可喜的变化,感受到学生对自己的喜爱、尊 上来创生,并延伸开来。从课堂出发,建设与新型课 重、感激和祝福,教师内心都会有油然而生的满 堂文化相匹配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 作者简介:曾庆桂,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校长 (湖南长沙410001) ,18基础教育参考・2013/12 新思维。 为变革课堂,我们的教师树立了“学校是教研基 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教研员”和“源于教育教 学,用于教育教学,并在提高教育质量上见实效”的 教研理念,投身教学研究和改革,形成四级课题研究 模式,即自主小课题、校级课题、市级课题、省级课 题,由低到高,层层推进。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 己的能力,跟进到相关的课题研究中去,梯级的研究 管理模式适用于不同能力层级的教师,真正让每一 个教师在这种教研文化中提升自己。 自主小课题是这样定位的,以校为本,立足课 堂,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绝不是少数人的事 情,我们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出了“问题既课 题,实践加反思”的科研模式。我们认为,教师的科研 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 育现象的反思能力,教师应成为自己和学生的诊断 者和观察者。为此,我校鼓励教师参与自主小课题的 校本教研活动,全年最多时有1 20多个个人小课题。 学校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管理,方便教师互相交流学 习,这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l生。 学校全面实施新的课堂教学策略一“先学后 教,精讲精练,学案导学,当堂达标”,并=YL=YL实实地 开展好课例研修活动。学校用全校性的公开课引领 高效课堂的研修,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预设情景,推敲细节,创设课例;教研组安排好若干 个课堂观察小组,评课时先由观察小组进行统计分 析,如对教师提问的观察小组会对提问次数、有效提 问、无效提问进行分析,接下来自由发言、辩论。这完 全改变了传统的公开课模式,整个过程参与程度高, 生动活泼,精彩纷呈,亲切实在。 配合“导学案”的实施,各班建立学习合作小组,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学校开设 的选修课和组织的各种学生活动以及推行《学生成 长导师制》,搭建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有机平台, 学生人人有导师,个个受关爱。 我校这种通过从课堂出发,搭建与新型课堂文 化相匹配的研修阵地和平台,逐步形成开放的课程 文化,使教师进发出主动发展的热情。 三、革新管理文化,建立新的考评棚制 学校文化建设,要有相应学校管理制度。一方面 改变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探 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 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校园民主和谐, 有利于激发教职工创造性劳动,有利于青年教师陕 速发展;有利于校园健康向上、情趣盎然、生机勃发。 管理机制民主高效。推行民主管理,学校工作 走向公开、民主、透明。校务公开是学校领导集体 的一种态度、一种诚意。让校务“晒太阳”,不仅可 以“晒”掉“水分”,体现真实,也可以杜绝一些不良 的猜想。凡涉及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招生、 招聘、重大人事调整、内部管理制度以及教职工切 身利益的聘任、奖惩等均实行校务公开,畅通民主 管理渠道,教职工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 监督权得以落实,有助于推进民主管理,对领导干 部的德才素质、工作实绩、行政管理做出全面、客 观、公正的评价。 坚持民主协商制度。学校在重大决策前,均要召 开民主协商会议,征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各 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学校高度重视现代学校制度的 构建,成立了校务委员会,营造了一个宽松、规范、民 主的人文环境,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机制。对 教师工作考查、考核、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必不可 少的环节。考评机制对教师观念行为具有直接导 向、激励、考察、监督作用。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 反思,我校形成了一种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 考评新机制。 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无疑能为教师的专业成 长提供精神依托和动力支持。我们注重综合运用教 师文化、课程文化和管理文化,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 土壤,形成良I生生态,使每一位教职员工置身于良性 的文化氛围中生根发芽,发展专业,健康成长。口 (责任编辑李运河) 基础教育参考・201 3/1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