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第二个次,建设,这个词的存在,是正方的最大有利点。这个词表达了,今天要讨论的是一个手段问题。学风建设取决于什么,联系辩题的现实意义,就是讨论主要靠什么去建设优良学风,建设的手段是什么。好了,如果以上两个词你们说清楚了,观众评委也接受了,那这场比赛基本上很简单了。
比如,反方说,学风本来就是一种学生自我形成的,要建设学风,显然取决于学生自我自我约束。正方可以说:对方辩友说的完全没错,于是对方辩友成功论证了,学风取决于自我约束,可是对方辩友忽略了建设2字。我们要讨论的意义在于怎么建设学风,可您方告诉我,学风取决于自我约束,却不告诉我们怎么去建设,是不是毫无意义?
再比如,反方说:今天,我们希望建设优良的学风,必须要让学生主动自我约束,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才能达到建设学风的效果,如果主要靠制度强制管理,只能把学生逼得做表面文章,无法真正建设起好的学风。正方可以说:对方辩友其实您告诉大家的是什么?是学风建设的目的和目标是学生自我约束,我方完全同意,因为之前我方也说过,要建设起优良的学风,显然是要让学生达到自我约束的状态的,但是今天要讨论的是一种手段问题,是主要靠什么去建设,您方却一直不肯说。
还可以比如,反方说:如果今天学风建设取决于管理制度的话,那学生不想好好学习,想翘课,您方的管理制度只能逼着学生到教室,却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想学习,不能建设起好的学风。只有好好的教育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去上课,这才能建设好学风嘛。正方可以说:对方辩友还是在告诉我们,学风建设的目标是达成学生自我约束的状态。您这番话告诉我们的是,学风建设取决于学校教育,既不是管理制度也不是自我约束,您是想说什么呢?
好吧,这几段左右互博很脑残...不过基本上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观点自己去总结吧,其实这个观点真的很霸道,因为你仔细想想会发现,他们无论怎么说,手段都不是自我约束,因为自我约束它本身就无法作为手段,只是一个目的。
逃课原因之一就是年轻教师上课乏味,过多的依赖于课件,没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这些都是无法建设好良好学风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