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美科学家联合绘就番木瓜基因组草图

来源:一二三四网
・70・ 生物学教学2008年(第33卷)第1I期 = ,: 』 : j冀 j:_ } : 二 j j 三-殳: f基因组研究] 鬻零誊露 黧照攀 鼗 誊 零露露≤我国科学家完成国内首个灭蚊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 = j0 :0蚤 0 :. ]=薯!= ,0 : ):≤ 0 .≥ ’ ≮ 。:= , ≥  [古生物] 据东方网2008年4月15日援引新华网消息,中国科学 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目前宣布,该院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个灭蚊 法国科学家用同步辐射加速器 微生物——“球形芽孢杆菌c3—41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 在不透明琥珀中发现356种远古动物 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防治灭蚊的基础研究。 据2008年5月9 El《新民晚报》报导,法国雷恩大学古 消息说,我国科学家测序的这种灭蚊细菌是由研究所袁 生物学家保罗・塔弗罗,利用欧洲同步辐射加速器,对总重 志明研究小组筛选出来的优良菌株,是专一性感染各种蚊虫 达数公斤的共600多块不透明琥珀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了 的天然病原菌。用它制作的微生物杀虫剂对库蚊、按蚊具有 356种已成为化石的1亿年前的远古小动物,其中包括黄 特异性毒杀作用,对人、畜、禽及水生生物无毒,不污染环境。 蜂、苍蝇、蚂蚁及蜘珠等。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些植物的 自1987年至2006年,在全国l3个省市累计应用150万次, 碎片。 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万元。 报道介绍说,古代原始森林中的一些植物会产生玻璃状 袁志明研究员介绍说,由于球形芽孢杆菌对蛋白质的依 的树脂,以后随地壳变迁及森林沉入水下,为泥土沉积物掩 赖性强,过去该制剂制作成本较高。这次基因组测序表明, 埋,树脂也就慢慢变成化石,现今被称为琥珀。古代北欧大 该细菌与一种海洋芽孢杆菌具有亲缘关系,它之所以不能利 片的地方沉人了海底,这就是世界上的琥珀大多产于波罗的 用糖类物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糖转运系统和糖代谢的关键 海沿岸的原因。琥珀可分为透明琥珀、不透明琥珀以及介于 酶。该成果为降低该类微生物的培养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两者之间的花琥珀。偶尔,一些小动物和植物叶片会进入正 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防治灭蚊的工作。 在凝固的树指中,故现今人们可以在琥珀中发现一些远古生 中美科学家联合绘就番木瓜基因组草图 物的信息。对不透明琥珀中的化石生物的研究比较困难。 塔弗罗新研究的琥珀均来自于法国西南部的夏朗德区, 据新华网2008年4月25日消息,4月24日出版的英国 其中的动物形体都特别小,例如有一个螨类动物体宽只有 《自然》杂志刊登了中美科学家的联合研究报告,这是科学 0.8毫米,一只黄蜂的个头相对较大,但其身长也不过4毫 家迄今破译的第五种被子植物(即开花植物)的基因组序 米左右。这是因为较小的动物容易被树脂包埋住。活的动 列。先前已经破译的是被子植物拟南芥、水稻、白杨和葡萄 物进入树脂后成为琥珀化石后,可以见到它们的腿脚呈挣扎 的基因组。 状;而本来就已死亡的小昆虫进入成为琥珀化石后其脚呈卷 日本科学家破译白蚁肠道内一种共生细菌的基因组 曲状,无挣扎的痕迹。 据新华网2008年4月3日消息,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科 骨骼化石证据表明几万年前洞熊曾与人类争夺洞穴居所 学家4月1日发表新闻公报说,他们破译的基因组属于一种 据2008年5月9日《新民晚报》文章报导,最近在欧洲 白蚁肠道内共生原生动物披发虫体内的细菌,名为RS— 一处山脉中发现的洞熊骨头化石表明.洞熊完全不是先前科 D17,它帮助白蚁分解纤维素。科学家不是采用传统的微生 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温顺,而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甚至还 物培养法,而是用DNA合成法直接将ILS—DI7细菌的基因 会吃人,与人类抢夺洞穴居所。洞熊是一种凶残的史前巨 组扩增到原先的1000万倍,最终测定了其基因组序列。测 兽,体型比现存灰熊还要大1/3,体重可达1吨,不过,它们已 定显示,RS—D17的基因组包括110万个碱基对,小于普通 被人类赶尽杀绝。涧熊的骨骼化石常常发现于欧洲各大洞 细菌。 穴,它们灭绝于约2万年前,当时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为冰 白蚁是破坏木结构房屋的害虫,但近年兴起的用木材生 雪覆盖,气候十分寒冷。 产生物燃料的研究使白蚁分解木材的能力受到关注。白蚁 洞熊的寿命大约为20年,人类的祖先凭智慧将它们逐 体内共生的10余种原生生物和数百种细菌,使白蚁拥有高 出洞穴赶往深山。据考证,欧洲最后的洞熊曾在现今的南斯 效的木材分解能力,同时也能给白蚁补充木材中没有的氮化 拉夫山区遭人类残杀,其尸骨化石上留有人类矛头的清晰痕 合物等必需的营养物质。 迹。在石器时代的一些建筑上,可见到不少洞熊的头盖骨。 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 由于洞熊体形庞大,很可能成为古人看重的猎物目标,一度 络版上刊出。 成为年轻武士与猎手们体验勇敢的牺牲品。在中国著名的 周口店人类遗址,洞熊与其他被狩猎动物的骨骼残骸发现于 美国科学发明新一代快速基因测序技术 当时古人类举行的“篝火晚会”遗迹中。 据东方网2008年4月20日消息,英国《自然》杂志2008 年4月17日公布了美国454生命科学公司牵头开发的这一 DNA测序新技术以及用该技术测序的一幅个人基因组图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