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昊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与 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 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都有密切的关系。 生
物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学将是二十一世纪领先 的科学之一。 一、课程目的
将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
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 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初步具备创 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发展 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 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应当实现以下课程目标,以达到本课程的目的。 1.知识方面
(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生物的新陈代谢、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的应用。
(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态度观念方面
(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自豪
感和社会责任感。
( 3)爱护自然界的生物, 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 3.能力方面
( 1)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技能。
( 2)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 3)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进行 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 4)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
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高中生物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是高中阶段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 教
学内容侧重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包括十个单元, 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 第一
部分是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
本质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关于生物界的发展和生物与环境的内容。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
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志向、 爱好
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 选修课课程内容的安排侧重于体现生物科学技术与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 包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细胞与细胞工程、 遗传与基因工程等基础性内容。
以上选修
课教学内容, 与必修课内容既不重复, 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而且是必要的延伸
和提高。
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都安排了研究性课题, 这些课题要求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
的方式完成,有些课题需要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完成。
研究性课题可以利用课外
时间进行,教师可以利用机动课时安排学生做课题研究报告。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
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以及团结协作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鼓励创新精神,
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
1.高中生物必修课
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规定, 高中生物必修课每周
3 课时,共 105 课时。其中讲课的
参考课时为 70 课时,实验等的参考课时为
15 课时,地方教材和机动 20 课时。
具体教学内容见下表。
高中生物必修课教学内容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单元 知 识 学生试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参考课时
要
点 教学要求 项 目 教学要求
BAA 研
绪论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科学的新进展高中生物课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究性课题 : 调查近期报刊杂志等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
并作交流报告。
独立完成 2:0
生命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的分化和衰老细胞的癌变
I 或II:1
BC 实验 : 生物组
细胞主要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 CBCAA实验 :1. 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
II 8:3
流动的观察。 2.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生物的新陈代谢 酶的发现酶的性质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人和动物体内糖
类的代谢人和动物体内脂质和蛋白质代谢细胞呼吸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ACCBBADCBCB实验 :1.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III 或 III 14:3
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
应用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AACCCA实验 : 植物向性运动的
实验设计和观察。 实习 : 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 (选做)研究性课题 : 设计实
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IIII 教师指导完成
7:1
植物的生殖和发
育 生殖的类型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受精作用
-- 雌雄配子的
融合生物的个体发育 BDCA 6:0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遗传、变异和进化 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人
类遗传病与优生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DCCCCBBBAB实验 :1.DNA 的粗提取与鉴
定。2.
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 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 实习 : 用当地某
种生物作有性杂交实验(选做)。研究型课题
: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参观 : 有条
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 (选做) 。 III 或 IIII
小组合作完成 16:3
生物与环
境 生态因素种群及其数量的变化生物群落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 :
森林、草原、农田、湿地、海洋、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CBBDDC实习 :1.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2.
IIII 9:3
CBC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与生物
圈 生物圈的稳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研究性课题 :1. 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 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
当地农业生产情况, 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 实验:观察 SO2对植物的影响。 小
组合作独立完成 I 5:1
2. 高中生物选修课
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规定,高中生物选修课每周
3 课时,共 66 课时。其中讲课的
26
参考课时为 33 课时,实验等的参考课时为
7 课时,地方教材和机动课时为
课时。具体教学内容见下表。
高中生物选修课教学内容
单元 知 识 学生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参考时间
要
点 教学要求 项 目 教学要求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绪
论 生物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A 1:0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内环境的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血糖的调节体温调
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现代免疫学的应用
( 选学 ) CCBACAA
实验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II 9:2
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 C3 植物和 C4植物光合作用的 C3途径和 C4途径(选学)
生物固氮及其意义生物固氮过程简介 ( 选学 )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BABAA 4:0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细菌的结构和繁殖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微 生物的生长发酵工程简介 BBDCA实验 :1. 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制
备、接种培养等技术)。 2. 自生固氮菌的分离 ( 选做 ) 。 III 7:5
细胞与细胞工程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工程简介酶工程简介
( 选
学 ) CCAA 实习 :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选做)。 I 5:0
遗传与基因工程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应用(选学)基因的结构原核生物基
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工程简介人类基因组研究
BABCAAA
研究性课题 : 收集有关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信息, 并做交流报告。 调查生物工程
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调查报告。
独立完成独立完成 7:0
五、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认真改进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 要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
了解现
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重视通过生物科学事实和科学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研究过程过渡到有关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教学,并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概括
等思维活动,正确理解和把握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实质。
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从问题、图表、数据等情境中分析教
材中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加工、整理、贮存等信息处理的方法,逐步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够对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灵活运用,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适当补充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
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理解科学、技术和
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教学中,同时要注意生物必修课和选修课知识内容的相互联系,
处理好两者之
间的衔接。
(二)增强态度观念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态度观念教育, 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任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
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物
学基础知识, 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 生命运动的多样性、 生物界存在的普遍联系
和协同发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
以及与
学和课题研究活动, 了解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和野生生物资源的状况,
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学生热
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通过介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事例、 指导学生的实验和
研究性课题等,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 初步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科学精
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良好的合作精神、 行为习惯和心理
素质。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通过生物与环境、 人与生物圈等内容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
生态学观点、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伦理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观念态度教育, 要做到潜移默化, 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
忽视德育的倾向, 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空洞说教的倾向。 要坚持教学的科
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促进学生的态度观念与认知能力协调发展。
(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按照教学大
纲的要求,让学生有效、安全地完成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实践活动,掌握
基本的操作技能; 培养观察、实验等获取生物科学知识的能力, 培养收集和处理
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通过基础知识和知识获取过程的教学, 使学生形成比
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等思维能力。
教师在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中, 都要努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
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实验验证等;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
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
识模式,包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通过研究实现知识创新; 或者先在理论上获得
突破,再通过实践探索实现技术创新,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教师要按照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要逐步形成以学生为
主体,以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
为发展学生的创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新能力打下基础。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积极进行启发式、 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鼓励独立
思考和创新精神,激发兴趣,发展特长。
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直观教学;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从终身教育的需要出发, 教师在改进
教学方法的同时, 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现状、 生
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培
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生物科技活动。 例如,设计和进行生物学实
验,建立生物园,进行生物资源调查和生态调查,开展生物小论文、小制作、小
发明等活动。
六、教学评价
(一)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获得学生
学习情况的反馈, 检查教学质量, 并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
学生
可以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助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从成功的
学习中获得激励,促进自己在态度观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教学评价应当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评价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主要从知
识、态度观念和能力三个方面,对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
(三)评价的原则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教学评价应当体现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 应当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有利于学
生的主动发展;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应当根据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评价方
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
(四)评价的方式
教学评价的方式包括通过平时提问、 交谈、实验报告、形成性检测等进行的形成
性评价和期末考试、毕业水平考试(会考)等终结性评价。其中会考应当包括书
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查,其命题范围在生物必修课必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教师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 更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如形成性检测结
果分析。对学生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或小论文作出评价。 观察记录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或课题研究活动的程度、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价等。 在此基
础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当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七、教学设备
(一)教学设备是保证按质按量完成高中生物课教学活动的必要的物质条件。
各
级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为生物课的教学努力创造条件, 配备各项有关
的生物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验室、标本室、实验准备室及其内部必要设备,使
之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建好生物园。
(二)生物课教师和实验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
尽量给学生提供亲自动
手的机会,使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实验等项目都能得到落实, 并且也为
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设备条件。 教师要积极利用计算机、 互联网等信
息技术资源,并且带领学生自制教具,为教学服务。
(三)各校应该制订生物课教学设备管理制度, 以便使教学设备得到合理、 科学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的使用,并且培养学生科学地、 规范地使用教学设备的良好习惯, 形成爱惜教学
设备的好风气。
附录:关于教学要求层次的说明
一、知识方面
从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
将对知识点的教
学要求,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
A、 B、 C、 D 四个层次。
A:知道。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
B:识记。记住所学知识的要点,能够说出它们的大意,能够在有关情境中识别
它们。
C:理解。在“ B”基础上,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够对不同知识采
用适当的形式(文字、图、表)予以表达。
D:应用。在“ C”基础上,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在新的情境中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对有关
的见解、实验方案和结果进行评价。
二、学生实验、实习方面
对学生实验、实习的教学要求,划分为
I 和II 两类。
I :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初步学会有关的操作技能,进一步理解有关的生物学知识。
Ⅱ: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 理解探索性实验的基本过程, 初步学会探索性实
验的一般方法。
三、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方面
对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教学要求,划分为小组合作完成和独立完成两个层次。
优昊教育
优昊教育
小组合作完成:同学间组成研究小组, 共同商定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 分工协作,
共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独立完成:独立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 按照计划和方案独立完成课题研究任
务。
优昊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