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镇燃气行业使用场所更多,使用量更大,城镇燃气安全管理点多、面广、风险大特点尤为突出。例如湖北十堰市“6·13”燃气管道爆炸事故后,负面影响恶劣,事故后果严重,这些给行业安全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吸取事故教训,有效推动行业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对城镇燃气行业安全管理的若干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燃气行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引言
当前,燃气能源被广泛地运用到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领域中,为大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为了确保燃气供应安全,提高能源运用效率,有关部门需监督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并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安全隐患,应用国内外常用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指标。
1做好燃气管道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燃气能源是城市能源结构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居民的能源消费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气管道工程基础设施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天然气运输的效率,有必要扩大燃气管道系统的建设规模,选择性地延长单一管道的总长度。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安全保护规划。在发生特殊问题时,首先进行相应处理,在实际施工范围内控制安全事故的影响,减少损失。
2城镇燃气行业存在的普遍安全问题
2.1设备设施老旧已不符合国家现行安全标准
20世纪80、90年代城镇燃气行业高速发展,重要设备设施的投用符合当时国家相关要求。但伴随国家规范标准更新迭代,对标现行安全管理要求,已存在明显差距与不足。例如,很多燃气管道已接近或超过使用年限、架空电线电缆穿越燃气企业生产运行区域、液化气球罐未按照《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SH3136—2003)第7.4要求设置防止液化烃泄漏的注水措施、燃气企业重大危险源储罐区未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2010)第4.2要求设有相对独立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等。其中设备设施老旧问题不少已构成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引其相关部门及企业高度重视,及时协调治理。
2.2维修施工不规范引发安全事故风险大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燃气管道设施点多、线长、面广,施工作业数量急剧增多,交叉作业管控风险持续加大,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体现在:(1)施工管理环节不规范、施工单位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意识不强;(2)施工单位在未与燃气企业沟通、未掌握地下燃气管线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施工作业,给燃气安全运营带来极大安全风险。
3改善的对策措施
3.1加强新技术、新装备更新,淘汰落后工艺设备
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家法治建设突飞猛进,法律法规不断新增,技术规范不断完善,导致越来越多的设备设施与工艺已不符合现行安全技术标准,特别城镇燃气行业尤为突出。城镇燃气企业普遍成立于改革开放初期,三十年的社会发展导致燃气设备设施对标现行规范标准,已呈现明显的差距与不足。如“液化烃球罐未设置防止液化烃泄漏的注水措施”“城镇燃气企业重大危险源储罐区无相对独立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等问题已经构成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笔者建议城镇燃气企业应对标国内外先进,结合智慧燃气建设,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装备更新,加快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病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及工艺。
3.2聚焦主要场景,开展数智化转型
(1)实现燃气智能巡检,智能检测车辆采用可调谐二极管光谱吸收技术沿管线进行侦测,与传统人工携带式检测仪相比,监测精度与效率均大幅提升,可及时、快速消除管网气体泄露的安全隐患。(2)引入智能阴保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管道的阴极保护数据,并传送至智能运营中心进行异常检测,通过示警和发起维修的方式,有效避免因管网锈蚀破坏导致的安全事故。(3)为每台燃气调压柜安装远程智能管道压力采集仪和设备运行监测仪,实时获取管道气体压力数据和调压站的运行数据,利用运营中心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发现异常后立即定位匹配最邻近巡检人员,向其发送工作通知单,最短时间启动抢修。同时,基于连续的监测数据,系统定期生成调压柜安全评估报告,为制定设备维修或更换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四是在燃气阀井中安装管道井气体泄漏检测仪,内置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并采用微控制器技术,实时采集井内氧气浓度、危险气体浓度等数据,一旦超限,智能运营中心将立即调度巡检人员到达场进行维修,有效解决了气体泄漏发现不及时的痛点。五是在人员密集场所内的用户,安装智能可燃气体探测器,当探测到气体浓度超标时,系统通过运营中心远程切断燃气阀门,阻隔气体继续泄漏,并向用户发送告警信息,触发应急处理机制。
3.3对现有安全机制进行补充完善
在对燃气管道工作过程中,应当以管道运行的实际情况作为主要依据,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隐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以便做到对重大安全要点的动态控制。为了有效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相关人员必须根据现行的管理制度不断地进行修改与完善,并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逐渐建立起完整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体系;必须按照现场的作业程序,逐渐完善并执行好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还必须按照岗位责任制,把安全控制的重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燃气现场作业整个过程的有效管理,并对细节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解决。此外,还要要求员工各司其职,并在不断实践中将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法逐步补充到企业现行的管理机制中。与此同时,部门在管理工作中还必须做到职责清晰,这样才能防止在出现重大安全问题之后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保障燃气工作流程的稳定进行。
3.4对于燃气使用者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加强对燃气燃烧器具开关和燃气设施阀门安全操作的专项培训教育,特别应改正为了方便而未及时关闭液化石油气钢瓶瓶阀的不安全动作。此外,不合格燃气燃烧器具和燃气设施科普清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为风险。
3.5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效排查与治理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的有效排查与治理是生产安全之关键,燃气企业要把握安全工作之重点,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通过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来强化企业风险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质量,从而有效规避企业安全责任。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人员安全责任,建立有效奖惩机制,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过程监督检查,达到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燃气企业安全运营。
结束语
城市燃气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燃气安全是民生的基本保障。然而,由于城市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一旦设施发生泄漏,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和窒息等事故。HEINRICH等指出,理论上80%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而城市燃气事故的主要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比86%。因此,为更安全地发展城市燃气行业,评估城市燃气事故的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龙娟,宁忠伟.智慧燃气安全运营一体化平台的构成及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13):70-72.
[2]周凡,于燕平,雷素敏.城镇燃气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研究[J].煤气与热力,2022,42(07):27-30+39.
[3]朱靖.燃气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8):70-71.
[4].保障燃气安全重在防控治[N].中国应急管理报,2022-06-29(006).
[5]徐旦,何为.论城镇燃气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石化技术,2022,29(06):195-1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