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设计与施工

来源:一二三四网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 的设计与施工 ■余锋 在运用预应力锚固体系加固路基边坡的过程中,工程技 术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预应力锚固体系的锚固效率,以提高 加固后边坡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传统加固边坡所采用的预应 力锚固体系多为拉力型锚索体系,虽然这种预应力锚固体系 工艺相对简单,但由于受其锚固段应力分布不均匀的受力特 性影响,决定了它无法提供大吨位锚固力以及不适应复杂地 层的局限性。而压力分散型锚索体系中,锚索的拉力由多个 承载体承担,在整个锚固体段内避免了粘结摩阻力的严重应 力集中现象。与拉力型锚索相比,它的锚固效果、经济效益 更好,且受力机理合理,故应用范围更广,代表了锚索加固 体系的新发展方向。 1.压力分散型锚索体系的设计 1.1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极限承载力应满足下列三个基本条 件: P A・fptk P A ・fc P 窟D・∑q L 式中:A为钢绞线的截面积(mm ):f 为钢绞线的强 度标准值(MPa)i n为承载体个数: 为水泥浆体截面面积 (mm ); 为水泥浆体抗压强度标;隹值(MPa);qm为第 n载区段上的粘结摩阻强度标准值(MPa):D为锚固段水泥 浆体直径(mm);L 为第n承载区的长度(mm)。 1.2锚固长度的确定 1 2.1预应力锚索一般都采用粘结性锚固体,因此地层与 注浆体的粘结长度按下面公式计算: Lf=k・Pd ・d-fy 式中:L 为地层与注浆体问的锚固粘结长度(m):k为 安全系数; 为锚固设计锚固力(kN):d为锚固段的钻孔 直径(m):f 为地层与注浆体间的粘结强度(kPa)。 岩地层的粘结强度一般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 料时可参照一些经验值取定。英国学者小约翰和Brace经研究 后建议在无剪力试验强度资料或未作现场承载力试验时,取 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1/10,较软弱岩石可取2/10~3/10倍单 轴抗压强度。Koch建议软岩的粘结强度为0.35~0.70MPa, 中硬岩取0.7~1 05MPa,硬岩取1.05~1.4MPa。 1-2I2水泥注浆体与锚索体间的粘结长度按下式计算 Lg=k’Pd/(n‘ 。dg‘ 同样,注浆体与锚索体问的粘结强度宜通过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推荐值或锚杆喷 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的推荐值选用。 1.2-3通过对锚固段粘结长度L和 分别进行计算,实际 锚固长度取两者之间的较大值,按现行规范要求其长度不应 小于3m,也不宜大于1 Om。 1 3承载体的设计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原则就是应使每个承载体 的受力尽可能均匀,而每个承载体上所受的力应与该承载段 处水泥灌浆体表面上的粘结摩阻应力相平衡。因此,一般锚 索承载体的间距为3~4m。对于由1860Mpa级无粘结钢绞线 组成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体系中钢束,应采用挤压套将 钢绞线锁定在承压板上,这样有利于钢绞线强度的发挥,且 制作简单、经济。 2.压力分散锚索的施工方案 经验表明,有许多路堑高边坡虽然设计合理,但由于施 工方法和工艺不当,或者工程措施未能及时实施,导致施工 中边坡失稳破坏造成损失。因此,除开合理设计以外,尚应 该按照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对边坡加固。 实际施工中由于不同作业组交叉施工,协调困难,一般 锚索施工要等到边坡成型后才能进行,而开挖成型的边坡, 常因土体自重及雨水的作用而发生坍塌现象,造成工程经济 上的损失和工期的延误。因此,用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时, 应尽可能做到开挖一级边坡,施工一级。在来不及施工锚索 时,也应做好临时防护设施并及时进行动态变形观测,以减 少不必要的损失。预应力锚索施工关键环节是钻孔、锚筋制 安、锚孔注浆和锚索张拉锁定等工序。 2.1钻孔 首先按设计锚孔位置测量放样,钻机定位,钻 L下倾线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 5。。其钻机导轨倾角误差不超过±1。,方 位误差不超过±2。。在钻进过程中,严禁开水冲钻及冲洗孔 壁,控制好钻进速度,防止钻孔偏斜、扭曲和变径。对钻 压、钻速、地层和地下水情况等及时作好施工记录。 ̄¥TLTL 径、孔深不得小于设计值,并超钻50cm。当钻进达到设计深 度后,不立即停钻,要稳钻3~5min,以防在孔底熄火。钻 杆取出后,应及时用高压风将孔中岩粉及水清除7L ̄I',且及 时安装锚索、注浆,以防坍孔。若钻进过程中遇有塌孔应立 即停钻,并采用注浆固壁方法处理,24h后重新开钻。 2l2清孔 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高压空气将空中的粉末和水 全部清除出孔。 2.3锚索的制作安装 压力分散型锚索由三个单元锚索组成,每个单元锚索分 别由两根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钢绞线通过 特制的挤压簧和挤压套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载体上。截取钢 绞线总长度比锚索设计长度多出1.5m作张拉工作段,在专用 弯折机上对称弯折钢绞线,放置承载体,用专用打包机将钢 绞线绑扎到承载体上。组装承载体应定位准确,挤压套通过 螺栓在承载体和限位片之间栓接牢固。每个锚孔口位置必须 设置一个架线环间距为1 5m左右,定位准确,绑扎牢固,注 浆管穿索应深入导向帽5~1 Ocm,导向帽点焊、固定于最前 端承载板上,并留有溢浆孔。锚索制作完成并经检验合格 后,即可运至相应孔位进行安装。按照设计倾角和方位平顺 推进,严禁抖动、扭转和串动,防止中途散束和卡阻。 2I4注浆 首先按照经试验合格的注浆材料,以水灰比0.4~0 51;I; 例配制纯水泥浆。浆液要搅拌均匀,浆体强度不低于 40MPa。注浆管捆扎在锚索体中轴部位,注浆管头部距锚索 体末端为5O~100mm。采用孔底返浆法注浆,一般注浆压力 为2.OMPa左右,直至孔口溢出新鲜浆液为止。若发现孔口浆 面回落,要在30min内进行孔底压注补浆2—3次,以确保孔 口浆体充满。 2.5锚索张拉 在注浆体与张拉台座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 即可进行锚索张拉作业,其张拉方法与一般预应力筋张拉基 本相同。张拉设备采用专用设备,并在作业前进行标定,锚 具、夹片等应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台座承压面要平整,锚 具安装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 筋体为同轴一线,确保承载均匀。压力分散型锚索,因各单 元锚索长度不同,要按照设计次序分单元,采用差异分步张 拉。即根据设计荷载和锚索长度计算确定差异荷载,根据计 算的差异荷载分单元张拉。先分步补足差异张拉之第一、二 步级张拉荷载增量,再分五级即设计荷载的25%、5O%、 75%、100%和11O%张拉。在张拉最后一级时,要持荷稳定 1 0~1 5min后方卸荷锁定。若锚索锁定48h内,有明显预应力 损失现象,要及时进行补偿张拉。 2.6封锚 张拉完成后瞄孔注浆,截断钢绞线,浇注 混凝土封锚头。 3.压力分散型锚索的质量检验 对预应力锚索进行质量检验,可获知锚索的受力大小和 状态,以评价已竣工的锚索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条件的安 全系数,因此,这一环节至关重要。 3.1检验方法 试验设备和工作程序与预应力锚索张拉基本相同,但应 注意: 3.1 1分级加荷时,起始荷载宜为锚索设计荷载的30%, 最大检验荷载不能大于锚索承载力标准值的0.8倍。对于压力 分散型锚索,在以设计最大检验张拉荷载计算补足差异伸长 量后,同步张拉至锚索设计荷载的30%作为起始荷载 3.1.2在荷载每增加一级时,均应持荷稳定1 min,并记录 位移读数。最后一级也要维持1 0min,如果在历B-,J1 0m n内位 移超过1 mm,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min,并分别记录各级 位移量。 一 3.2检验标准 判定预应力锚索质量合格应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3_2.1从50%设计荷载至最大检验荷载之间所测量的总位 移量,应当超过该荷载范围内锚索自由段长度的预应力筋理 论弹性伸长量的80%,且小于自由段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 预应力筋理论弹性伸长值; 3.2.2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观测期内锚头位移稳 定,即在历时10min内位移不超过mm,或者2h蠕变量不大 于2mm。 3l3检验结果 按技术规范要求,锚索检验数量不少于每种类型锚索总 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监理根据工程类型随机抽样确定 检验试验锚索。 4.结束语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在同一钻孔内设置多个单元锚固 体,这种锚固方法能使粘结应力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锚固长 度上,故能更有效地利用地层强度,克服拉力型锚索的不 足,并且由于采用无粘结钢绞线组成,它的防腐性能和耐久 性大大优于普通拉力型锚索,因此在边坡加固工程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湖北华祥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