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方法
线损率可以说是一项技术性的经济指标,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体现的是供电企业规划与其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业务水平,节能与降损是作为企业建设成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工作中的实践活动。线损率的高与低不仅仅与其计划生产等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有联系,与其日常的一些用电单位相关的工作同样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分析了电力线损产生的原因,提出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方法。
标签:线损管理;营销管理;原因;方法
1电力线损产生的原因
1.1输电线路的损失
许多地区还存在着线路的老化、导线的横截面不规范、线路的长期负荷运行、输电网的布局不规范、线路分布不合理、产生了迂回的供电现象等等,都会造成运行线路的过度损耗,降低经济效益的发展。
1.2计量方面的原因
在电表的维护周期内,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且有效地进行必要的检修工作,另外,一些型号较老,使用时间应该淘汰的电能表,仍然在运行当中,最终造成电能表的计量误差过大;使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实际误差达不到所规定的要求,精确度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在所需的必要设备的安装上也不符合所规定的必要的要求,运行的过程中对设备的管理与定期检查同样地过于放松。
1.3管理原因
(1)档案管理不合理。由于基础的资料管理不规范、图纸上的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图纸上的资料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改进,档案的丢失等问题,都会导致出现问题后不能很好的解决与管理。(2)电力线网的计量误差。在工作中,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的漏抄、漏计、错计、估计等现象严重,抄表、核表、收款的监管不到位。再加上由于电流间的互相感应器不合规格所产生的计量误差,或是二次线的横截面过小而导致的电力线路的降压过大,都会造成电力线损。(3)缺乏电力线损的计算方法。由于线损的计算方法的缺失,会导致线损率过大,在线损后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在明确原因后也没有进行正确的改进与管理,也会导致配电网的线损率升高。
2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降损增效方法
2.1变压器低功率因数的降损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供电企业可以投入一些资金,在变电站及配电线路中增加引进一些新设备。
2.2电能计量流程降损措施
(1)合理选择计量装置。设立专职计量管理员,根据客户的设备容量、负荷性质和变化情况,科学地配置计量装置,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推广应用新型电能表或长寿命电能表,坚决淘汰老型号电能表。(2)计量点选择。用户用电计量点应选在供用电双方的产权分界点处,以便合理分担线损。用电计量装置安装位置与产权分界处不对应时,线路与变压器损耗由产权所有者负担。(3)计量装置的安装应注意正确的接线方式。安装、检修计量设备的人员应确保接线正确,尤其是三相电能表经互感器接入时应注意变比、极性、相别不能接错。此外,要按照有关规程做好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工作。同时,还应组织人力到现场定期巡视检查,确保计量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3配电网规划与电网建设改造
为了配合迎峰度夏和城网的改造计划,某地对其中的一些线路和超负荷配变进行相对的改造,根据电量负荷的变化情况,各单位部门用从供电范围优化、变压器容量优化等及时增加新的电源布点,应该合理选择电源点和变电站的位置,确保其位于负荷的中心,在一些用电负荷较大的地区,可以采用两点布设或者多点布设的方式,降低电力线损,提升线损管理的工作效率。其次,应该调整电网结构,无论是既有线路的改造还是新架设的输配电线路,都必须做好规划设计工作,确保电网结构的合理性,降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最后应该在电网负荷功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减少电网元件电流,降低负载损耗,可以将升压改造与电网改造同时进行,减少电网改造所需的时间,也可以控制电压重复引发的变电容量,在适应增长需求的同时,降低电力線损。
2.4架空线路的降损
架空线路主要指架空明线,架设在地面之上,是用绝缘子将输电导线固定在直立于地面的杆塔上以传输电能的输电线路。架设及维修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但容易受到气象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同时整个输电走廊占用土地面积较多,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电磁干扰。不科学不合理的供电线路的规划导致供电线路过长,所用导线的截面相对较小。新一代的高压配电网增长高压线路,减小低压半径,使变压器处于负荷的中心位置。增加的高压线路有效地降低线损率。在同等负载下,如果高压线路得以增长,可减少有功功率损失,中心位置的变压器也可达到降损的效果。
2.5加强用电检查,及时降损
用电检查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偷窃电的行为以及保证正确的电量计费。因此要定期的组织营业普查和供用电合同的清理,从而降低电损发生的可能性;充分的利用电力营销系统的相关用电数据做好相应的分析,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降损;积极的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来防止偷窃电行为的出现;另外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做到依法进行供电、依法进行用电和依法进行治电的相关措施。
2.6无功补偿管理
一方面要通过严格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办法,用经济杠杆的手段来调控,保证无功补偿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要重视用电需求侧管理,加强供电部门对客户端的无功补偿设备监管力度,在提高设备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重视无功补偿,实现配电网的无功动态优化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对不达标或不执行力率调整电费的用户,需通过宣传、讲解的方式,引起用户重视。建立健全的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档案,加强投运后的巡视检查工作,及时消除电容器运行中的不安全隐患,做到及时更换异常电容器,淘汰超期运行的电容器。
3结语
综上所述,线损管理可反映出供电企业的运行状态,它贯穿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各个环节,是一项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业务流程,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供电企业节能降损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工作,具有技术性强、经济性强、管理性强的特点。因此,需要进一步去总结深化线损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办法,逐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线损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最终提升电力营销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邱桂青.供电所降损的管理措施探讨[J].质量探索.2016(06).
[2]邓应希.论如何提高线损管理的成效[J].电子制作.2014(21).
[3]配电网降损改造方案研究[J].王灿.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