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 知识与水平
1、品味诗人求贤若渴的情感。 2、掌握使用典故表达感情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实行点拨。
3、问题引导法: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对文本实行深刻地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时不我待、即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首先问大家一道脑筋急转弯:历史上谁的腿跑得最快?是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曹操生前叱咤风云,死后骂名最多。在三国鼎立 的舞台上,曹操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英雄;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他是一个慷慨激昂的大诗人。今天咱们一起走进曹公的《短歌行》,品味他的忧思情怀和人生壮志。 二、学习目标
1、品味诗人求贤若渴的情感。
2、树立时不我待、即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的人生观。 三、相关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赤壁大战前夕一天夜里,月光皎洁,风平浪静,曹操酒宴众文武,此情此景,曹操来了兴致,拿起长槊,在将士面前慷慨高歌,他所唱的就是这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短歌行》。 四、一读明意
解释加点词句的含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指导学生诵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沉雄豪迈、慷慨激昂)。 五、二读解情
欣赏《曹孟德横槊赋诗》的片段,同时思考:如果要用诗中一个词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大家认为哪个词最恰当? 学生: 忧!
教师:“忧”什么? 请同学们合作探究:结合诗句,解读诗人的“忧思”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小组合作、思考、讨论,明确发言人。尽量不重复前一个小组的结论。回答时要结合诗句,选择最有感触的句子来谈。) 1.第一节诗人流露了人生短暂的忧思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学生完全能够读出曹操忧的是人生短暂。
教师总结: 人生像朝露,太阳一出来就没了。小沈阳说过:“其实人这个生可短暂啦!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怎样解此之忧?“酒”真能解忧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可见,酒即使能解忧,那也是暂时的。看似消极感叹,实则含蓄提醒人们“即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正是因为生命短暂,所以才要更加珍惜,好好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本诗开篇看似消沉,实则意味深长。纵观全诗,感情基调应该是慷慨豪迈的。
2.学生最容易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几句中读出曹操对人才难求的忧思。
教师点拨:曹操在这里引用《诗经·子衿》,这首诗原本是讲姑娘思念心上人。这种情感非常契合诗人对贤才的渴慕,正是那些有才华的人,让他牵肠挂肚,思念到如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表达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巧妙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yi音?” 意思是说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不能给我个音信吗?诗人含蓄地提醒贤才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能够看出,他那“求才”的苦心,真诚、至诚。“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麋鹿找到了艾蒿会相呼相鸣,要是有贤才投奔“我”,“我”一定会鼓瑟吹笙,以嘉宾之礼款待他。可见诗人对人才的尊重和礼遇。曹操此言不虚,他赤脚迎许攸的故事和鼓瑟吹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指导学生诵读这八句,读出诗人对贤才的渴慕、尊重) 3.第三节依然表达的是求贤若渴的厚重忧思。
教师点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我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诗人那胸怀、那气魄、那胆量非常人可比。“明月”难以摘取,意味着贤才遥不可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真诚的忧思和呼唤。“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人求贤不得的忧思连绵不绝、从未停止。“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体现贤才们纷纷投奔自己的情景,诗人和贤能之士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心中重温着往日的情谊,无比的愉悦、惬意。关键词“
枉”字非常重要,同时又表达了对贤才的真挚与尊重。
教师总结:从这两节中我们看出了曹操对于人才的渴慕和对贤才难求的无限感慨和的厚重忧思,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你的理解和朗诵把这种忧思表达出来?(同学有感情朗读)经过刚才 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我们不难体会出诗人那种求贤若渴的厚重忧思。
教师引导:赤壁大战前夕,曹公已有战将上千、谋士过百,帐下人才济济,他为何还热烈地渴求人才?(请下一组同学派代表展示) 4.诗人在第四节中表达了功业未就的忧思。
教师点拨: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里曹操以周公自比,以周公自励,立志“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最终实现一统天下,万民归心的梦想。不过赤壁之战前景未卜、战事难料,诗人功业未就。 至此,我们解读出诗人的忧思情怀:“人生短暂”、“贤才难得(核心)”、“功业未就(根源)”。 六、三读析志
思考:一般来说,忧的情感让人情绪低落,不过同学们在诵读的时候却声音洪亮、情绪昂扬,那么本诗还抒写了曹公心中的什么志向?从哪些诗句能够看出来?
教师明确:“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一群乌鹊向南飞去。它们围绕着大树飞了一圈又一圈,找不到栖身之地。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比喻,乌鹊即乌鸦,此处以“良禽择木而栖”喻 “贤才择主而侍”,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就像绕树飞翔的乌鹊。这话其实是诗人向贤才发出的一个召唤:“大家都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恭候着你们!”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所谓山容万物,海纳百川。这句话等于曹操拍着胸脯向人才保证:“我就是高山我就是大海,请放心我一定不会“才”满为患,快来投奔我吧,让我们一起干大事吧!”可见,诗人的胸襟何等广阔,他渴望广纳人才、多多益善。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霸气,他最终的志向是要建功立业、一统天下、万民归心。
教师总结:这首诗卒章显志。正是有壮志,诗人才会一扫人生短暂、即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正是有壮志,诗人才会抓紧时间招贤纳士及早建功立业;正是有壮志,我们看到了曹公真英雄大豪杰的本色。何以解忧?唯有壮志!同学们,我们也应该向诗人一样珍惜时间、积极进取、胸怀坦荡、树理想、立壮志,
在有生之年做些有价值的事,不白活这个回。正所谓“少年心事当拿云,勇立潮头唱大风”。 七、课堂小结
所谓“诗言志, 歌咏怀”,《短歌行》这首诗心怀天下,唱出了一代政治家的求贤歌;这首诗沉雄豪迈,洋溢着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这首诗回环往复,在古直苍凉中蕴含着激越昂扬。同学们,让我们再次重温曹公那份深沉厚重的忧思,全体起立,背诵《短歌行》。 八、课后作业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周瑜: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三国志(注)》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根据前人的评价,请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篇很多于500字的文章。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此次授课三易其稿,辛苦则是辛苦,但收获却颇丰。首先获得做事应有的积极态度和方法;其次,知道教无止境,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有钻研之精神谦逊之态度;再次,从讲评课中获得如下反思:从教材角度,应把握核心内容,增强对核心问题的深入探讨;从学生角度,增强和学生对话,激发学生实行深入有效思考;从教师方面增强教师上课情绪的调控,使课堂生动活泼;从课堂技巧角度,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握和课堂亮点的突出。
人生短暂
忧
贤才难得
功业未就
附诗中典故: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表达求贤若渴之意。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以鹿鸣起兴,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管子·形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接纳人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