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光的折射【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折射现象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呈现形式】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知识结构】 一、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等。 二、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 三、应用 1.凸透镜:(1)凸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光学仪器:(1)照相机;(2)幻灯机;(3)放大镜。 3.凹透镜:(1)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3)近视眼的矫正。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 u>2f 像的性质 正立或倒立 — 位置 实像或虚像 > 应用缩小或放大 同侧或异侧 u=2f f,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7o,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2.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 3. 请你对下列光学仪器归类:a近视眼镜;b老花眼镜 c防盗门上的“猫眼”;d照相机镜头。(1)类: (2)类 。 4. 照相机照相时,如果被照的景物由远变近,应将镜头往 ,使胶片离镜片 些。完成这一动作是调节照相机上的 。 5.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 个 像。 6.投影仪是利用 透镜来成像的,它上面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使 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7.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放置在主光轴上距透镜16cm 处时,光屏上可以得 到一个清晰像的特点是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缩小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 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 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 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 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 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更暗些 9.当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会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那么物体在凸透镜中成虚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去探究。 】 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 -透镜的焦距 14 物体到透像到透镜镜的距离 的距离 20 47 像的正倒 透镜的焦距 16 物体到透像到透镜镜的距离 的距离 20 80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14 30 26 倒立 16 30 34 倒立 )14 14 40 60 22 18 倒立 倒立 16 16 40 60 27 22 倒立 【倒立 11.小明想替爷爷买一副老花镜,约了几位同学到眼镜店去选购。他看中一副样式新颖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眼镜,请你为小明提出一个既不伤害眼镜镜片,又能最简便最快的正确判断的方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光的折射(参考答案)
1.53度 37度 2. 折射 反射 3. 凸透镜:b d 凹透镜:a c 4. 前伸 远 调焦环 5.小于 正立、放大的虚像6.凸,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7..B 9.提示: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