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运宝
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5期
全运宝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的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湖北省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顺应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一、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0年11月20日,*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精准论断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展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
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从2018年的30.2万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31.5万亿美元;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数字经济占比越高。高收入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占全球比重超过75%,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是发展中国家的3倍左右,中、美、日、德、英五国数字经济规模占全球的78.1%。
数字经济地位持续提升。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8年的40.3%增加到2019年的41.5%;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4.2%提升到36.2%。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数字经济占比均在60%以上。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持续增强,在全球各国地位更加重要。
数字经济增速“逆势上扬”。2019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名义增速达到5.4%,高于GDP名义增速3.1个百分点;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名义增速为15.6%,高于GDP名义增速7.85个百分点,领跑全球。另据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化之路》报告预计,2020至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有望突破80万亿元;到2030年,中国数字经济体量将有望突破百万亿元。
二、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数字经济发展正进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四化”协同的发展阶段,其中数字产业化是先导,数字化治理是保障,数据价值化是基础,产业数字化是根本。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产业数字化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主导力量。2019年,全球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达84.3%、占GDP比重达35%;中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达28.8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0.4%、占GDP比重达29%。产业数字化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主导力量。
数字经济加速向三次产业渗透。数字经济加速向各产业渗透,全球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达39.4%、23.5%和7.5%;中国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化渗透率分别为37.8%、19.5%、8.2%。产业数字化应用由单点应用向连续协同演进,数据集成、平台赋能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
三、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湖北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几点建议
当前,全国各地都竞相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培育新动能,广东、江苏等省数字经济规模全国领先,北京、上海等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均在50%以上。湖北数字经济也走在全国前列,规模超1万亿元,占GDP比重在30%以上,数字产业化取得了较好成果,但产业数字化还相对薄弱,存在较大潜力。湖北要全力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支撑。
(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互联网平台
借鉴上海钢联、广东百布网、聚玻网等产业互联网经验,湖北要充分挖掘省内特色优势产业,依托行业领军企业,集聚中小微企业,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打造垂直领域的行业性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数字化产业链,既带动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又有助于该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形成数字化生态优势。
(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工程,依托产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加工、物流售后等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设备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最终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湖北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降门槛、降成本、提效率。
(三)构建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
协同推进供应链要素数据化和数据要素供应链化,支持打造“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链,支持产业以数字供应链打造生态圈。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行业性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联合创新,共享技术、通用性资产、数据、人才、市场、渠道、设施、平台等资源,探索培育传统行业服务型经济。加快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流程重塑、组织结构优化、商业模式变革的有机结合,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
(四)支持荆州先行先试打造制高点
荆州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荆州区已引进北京网库集团,拟投资10亿元建设华中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打造产业互联网孵化基地。其主要思路是挖掘省内30-50个特色优势单品产业,引导特色优势单品产业的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并与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合作,引入国有资本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投资基金,共同搭建特色产业单品产业互联网平台,聚集该产业上下游、产供销关联企业,实现产业链数字化,形成网上产业集群,再融入商业运作模式和金融服务,构建产业数字化生态。建立一个单品产业互联网平台后该单品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在线交易价值都在产业互联网园区实现,30-50个特色优势单品产业互联网可实现交易额300-500亿元,并带动近50亿元的生产型服务收入。华中产业互联网总部项目一期已经在荆州区落地运营,华宇防水、中油科昊、顺辉汽车零部件、吉昌电子、荆湖食品、宇祥禽畜、荆州天竺麻棉、江汉建筑工程机械、骏马纸业、宠之爱等10家行业领军企业已入驻园区共建防水材料、汽车转向部件、石油固压设备、电源适配器、面条、皮蛋、苎麻、起重机、涂布白卡纸、猫砂等单品产业互联网,预计在两年内产生效益。
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荆州先行先试,引导全省特色优势产业领军企业与荆州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合作,并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对荆州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单品产业互联网给予支持,推动荆州加速打造湖北特色单品领域全国平台经济样板、全省产业数字经济样板,为全省各地加速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委副书记、区长)
(责任编辑 黄 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