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与资源 LoW CARBo WoRLD 2013,8 配电网技术线损及其降损措施分析 文【摘斌(灵川供电公司,广西桂林市灵J1l县541299)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配电网做为电力系统的纽带,其接受发电厂设备输 出的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按照电压等级分配给各种用户,其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配电网技 术线损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果电力企业未能对线损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将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配 电网系统中造成技术线损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技术线损现象提出一些降损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技术;线损;降损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2066(2013)15—0034—02 引言 我国的电力企业的配电网系统主要是由无功补偿电容、隔 离开关、配电变压器、杆塔、电缆、架空线路以及一些辅助的附 属设施所组成 配电网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指在电力网中为各类 用电客户分配电能的一种运行技术.我国的配电网一般按照电 巨 … 匝 田 回一 回匝固…. I讽瞳中心主站秉螗 l 兰站鏖 一 j 臣 压的等级来划分.其中主要是由200/380V的低压配电网,6— 10kV的中压配电网.和35~110kV的高压配电网所组成的。 l配电网系统的概述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中的配电 网系统已经步入了自动化阶段.其系统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数 *懈 据通信、自动控制、信息管理、数据存储等技术,使配电网系统 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为各类的电用户分配电能_】Jr l l0KV变电站(考箍壹)r__1光日I机I = — f' 。 . — 配电网在分配电能中使用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等,不仅 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有协调操作配电,并进行 实时远方监视 通过自动化配电网技术在我国的大力应用,有 效地提高了我国供电的质量.自动化配电网系统运行如图1 所示 图1配电自动化系统简图 配电网技术线损主要原因的分析 3.1负荷曲线波动幅度过大造成的线损 电力企业中配电网系统在运行时.其负荷曲线形态的系 数会直接影响着技术线损的大小.当负荷曲线形态的系数越 2配电网技术线损带来的危害 虽然我国已经进入到了配电网技术自动化时代.但在配 电网配电运行的过程中,还会因各种原因产生技术线损。配电 网系统技术线损会造成电力企业电能的大量损失.且技术线 小时,其技术线损也便越小;当负荷曲线形态的系数等于l或 者接近于1时.其负荷曲线便会趋于平衡状态.技术线损也就 最小;反之,当负荷曲线形态的系统越大时,其负荷曲线的的 波动幅度也就越大,低谷与高峰之间的相差太大时.其技术线 损也就会越大 损增加时还会产生过高的热量从而使导体温度升高,因此造 成绝缘材料的快速老化,使线路系统绝缘的作用大幅度降低, 从而产生热击现象。温度过高时甚至会造成电网系统的事故, 如配电网在技术线损时其发热作用常常会引起电器的火灾等 故障。另外,电力企业中配电网的技术线损现象若是不能及时 地进行处理的话,长期下去,其因线损原因而损失的电量便会 3.2电压质量的降低造成的线损 保证电压质量的良好做为电力企业向用户提供电力的一 个重要指标.其电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的效益与形 象。其中.电压质量主要是指理想的电压与实际的电压之间的 大量的累积叠加.从而造成电力企业经济的严重损失。 S]. 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不断提高维护水平,才能使阀控蓄电池 [3]DL,r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在事故情况下充分发挥其效能.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 世界, . .蓄电池名词术语[s]. [5]蒋玉萍,倪海东.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失效与阻抗变化分析『J].电源 参考文献 [ 程[S].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 ():22~24. 收稿日期 (): ~ . 一一 一),男,山西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 电网区域控制中心运行管理和研究。 【2]张少立.阀控式蓄电池的使用维护和故障处理fJ].电力系统通信, , 作者简介:戎春园( 从事 LoW CARBON WoRLD 2013,8 电力与资源 偏差,根据电压的质量可以反映出电力企业向用户提供的电 能是否合格12]。如果电力企业所提供的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之 的情况下采用无功功率补偿可有效地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 从而减小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通过对无功功率的补偿使 其尽可能的保持平衡状态,从而也可减少线路电能的损耗.降 间的偏差过大的话,将会造成电压质量的降低,而电网技术线 电压的质量降低的话.其技术线损相对的也会增大。 损的大小与电网运行中电压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若 低技术线损 4.4通过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来降低线损 为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时能够合理经济的分配负荷并降 3.3无功补偿功率不平衡造成的线损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其无功功率的平衡是保证电力系统 低技术线损,应通过各种的检测确定出其变压器最佳的运行 的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有效方法。但一些时候.因各种 组合方式以及负荷率。并针对配电网技术线损的问题.在电力 各样的原因而致使无功补偿功率不平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 配电网能耗的增大,并出现电能质量有所下降或是其电压的 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对数据的精确.并结合电力系统运行 的可靠与安全性,还有其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合理的 设备损坏等问题.从而造成了技术线损的增大。 3.4运行方式不合理造成的线损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主要有开环运行与闭环运 行两种的运行方式。而电网闭环运行的时候.因原来的备用线 路中有功率流动,从而会增加功率的损耗:但在电网网开环运 行时,因各种的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如因为各个 变电站的负荷曲线形状有较大的差别时.在开环运行与闲环 运行时的技术线损大小也不一样,若是没有合理地选择电力 系统运行的方式.将有可能因此造成过大的技术线损现象 4配电网技术中降低线损的主要措施 4.1通过调整负荷曲线提高负荷率来降低线损 针对电力系统负荷曲线波动幅度过大而造成技术线损的问 题,应合理地调整其负荷曲线,并避免大容量的设备在负荷的高 峰期用电,通过提高其负荷率,进而有效地降低技术线损日。如为 了避免在电力系统供电量相同的情况下因负荷峰谷大的原因 而产生大量的电能损耗.其配电网应该有效地调整负荷曲线。 并进行均衡供电,通过减少峰谷差以及负荷的波动,使负荷曲 线都能接近于水平的状态,其线路的每日负荷也尽量处于平 衡,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负荷率,并降低配电网的技术线损。 4.2通过提高电压质量减小电流来降低线损 为了有效地降低配电网技术线损。相关的电力企业在电 力运行时应该保证电压的质量.通过对电压质量的提高并减 小电流从而降低其技术线损。 (1)应选择合理的送电半径。如针对一些配电网中存在的 电源布点过少,且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通过改造旧站可是修建新站等方式缩短其供电的半径,并在 配电网中合理的采取布点较密、半径较短等方式来降低技术 线损。 (2)应加大导线的截面。如对运行时间过长,损耗较高、线 径过细的一些线路导线进行及时地更换.通过更换大截面的 导线,从而有效地降低技术线损 。 (3)配电变压器的合理选择。在配电网中,其配电变压器 的损耗会直接影响技术线损的高低。在我国.一部分的配电网 中其造成线损的原因就与配电变压器选择有关,配电变压器 容量的不合适、产品的型号不对以及安装的位置不恰当等均 会造成配电变压器的损耗.从而发生技术线损现象 所以电力 企业相关的电力工作者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配电变压器进 行合理的选型以及调配配电变压器的容量等,从而可以有效 的提高其平均的负荷率并降低技术线损。 4-3通过补偿无功功率使其保持平衡来降低线损 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在负荷的有功功率保持不变 选择是需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进行开环运行还是闭环运行 5健全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线损的管理体系 在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为保证技术线损能有 效的降低,不仅是要通过电对调整负荷曲线、提高电压质量、 补偿无功功率、合理安排运行等方式降低技术线损,其也要通 过对线损管理体系的完善.从而使相关的电力工作人员对出 现的线损现象进行有效的解决与管理.才能更好的降低配电 网技术线损现象四 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电力工作人员要加大对违章用电 现象与窃电现象等的普查工作.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对电用户 加装可以防窃电的电能表等,从而有效的降低技术线损。电力 工作人员也要及时地对配电网系统中破损的瓷瓶等元件进行 及时地更换.并对线路的通道进行规范.避免其线路范围内因 树木原因所造成的阻碍,从而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有效地降 低线损现象。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技术线损现象一直是电力企业所面临 的一重大问题,只有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技术线损才能提高电 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关的电力企业不仅要针对产生技术线 损常见的问题进行改善,也要适当地对技术线损的管理体系 进行完善。通过将技术降损方式与管理方式有力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我国电力企业的技术线损有效地降低,从而达到经济 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国锋.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技术管理措施『J].机电信息,2010,6 (6):48-49. [2】霍健铭.论配电网线损的危害及降损措施I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12,29(1):260. [3】许立新.对10kV配电网线损影响因素及其降损措施的分析『J1.中华 民居,2011,8(8):235~236. [4J纪飞,高勋.农村配电网节能降损方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6(6):652-654. [5】王辉.精益化管理线损的措施及节能效益[J].电力与能源,2012,33 (1):19~21. 收稿日期:2013—7—4 作者简介:文斌(1986一),男,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 事技改项目管理、生产设备管理、配电管理及线损管理工作。